杨海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散发性克雅病五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人类海绵状脑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系因脑组织内异常蛋白粒子(PrPsc)沉积所致。散发性CJD为最常见类型,约占85%。现回顾性分析了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6至2007年收治的5例散发性CJD,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王冯滨欧强杨海英励峰
- 关键词:克雅病脑组织内公共卫生
- 乙肝病人血浆中触珠蛋白和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触珠蛋白(HP)和补体B因子(CFB)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乙肝病人和正常健康者血浆HP和CFB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以下简称慢重乙肝组)血浆HP和CF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慢乙肝和慢重乙肝组两组之间血浆HP和CFB表达水平比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PTA值、血浆HP和CF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乙肝病人血浆HP和CF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血浆HP和CFB水平的检测对评估乙肝病人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王冯滨杨海英欧强
- 关键词:乙型肝炎触珠蛋白预后
- 3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腹部超声特点及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孕妇腹部超声特点。材料和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31例AFLP患者病史、腹部超声及血清总胆红素黄疸资料。结果:根据其肝超声三种表现分为三组,第一组脂肪肝组11例、第二组肝质地密集组15例、第三组肝质地无改变组5例;产前的三组患者分别为9/19例、9/19例、1/19例,产后的三组患者分别为2/12例、6/12例、4/12例,产前、产后比较,其第一、第三组病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超声表现与黄疸情况无关,无轻度黄疸,重度、中度黄疸无显著差异。伴随腹部其他脏器受损,胆囊改变发生率最高,最常见的胆囊改变为胆囊壁水肿伴无胆汁或胆汁充盈差;有胰腺肿大伴胰周积液者2例提示病情危重,均为产前,其中1例死于该病的稀有并发症呼吸衰竭;产后脾肿大、胸腹腔积液较产前多。结论:AFLP腹部超声有其特点,可为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帮助。
- 曹梦云施裕新李桂明蒋佩茹李超群杨海英
- 关键词:妊娠脂肪肝超声检查
- 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触珠蛋白和补体B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王冯滨杨海英欧强
-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触珠蛋白患者血浆B因子补体差异蛋白质组学
-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研究
-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化革命的浪潮已向我们席卷而来。通过综合运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WSN)技术、纳米技术(N...
- 杨海英
- 关键词:物联网实验室智能化实时化
- 文献传递
- 98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前,我国手足口病患儿有增多流行趋势。为了解该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其暴发流行及病情恶化,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收治的98例住院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发病患儿多数为1~5岁(80.61%)的农村或郊区儿童。散居儿童(72例,73.47%)多于群居儿童(26例,26.53%)。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98例患儿均有皮疹,其中88例(89.80%)患儿发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无明显变化或升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报告,肠道病毒71型(EV71)或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阳性共78例,其中EV7174例。对于本病,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效果好,患儿均在1周左右治愈,但是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出现病程延长或各种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故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隔离治疗和疫点处理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杨海英王冯滨王江蓉胡芸文宋志刚何静田棣欧强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克雅病一例
- 2010年
-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痴呆伴行动迟缓3个月余,昏迷1周于2008年7月10日入院治疗。患者2008年4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记忆力下降,进行性加重,伴行动迟缓,步态不稳,对答迟钝,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偶有发热,体温38.5℃,多次就诊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行头颅CT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双宜平,华佗再生丸”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痴呆进行性加重,近1周进入昏迷状态,大小便失禁。患者既往无心脑血管疾病史。
- 欧强陈武杨海英
- 关键词:克雅病进行性痴呆头颅CT检查昏迷状态记忆力下降脑脊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