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华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渊源
  • 1篇中国古典
  • 1篇巫舞
  • 1篇舞剧
  • 1篇舞剧创作
  • 1篇历史渊源
  • 1篇庙会
  • 1篇乐舞
  • 1篇冀南
  • 1篇鼓舞
  • 1篇古典
  • 1篇《铜雀伎》

机构

  • 2篇邯郸学院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作者

  • 3篇杨玉华
  • 1篇范文华

传媒

  • 1篇作家
  • 1篇大舞台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铜雀伎》看中国古典舞剧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2009年
以舞剧《铜雀伎》为例,分析中国古典舞剧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一、舞剧题材的恰当选择是舞剧成功的首要条件。二、舞剧编导的知识修养是舞剧成功的保证。三、典型舞段的设计为舞剧的成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四、舞剧的音乐风格为舞剧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证。
杨玉华
关键词:《铜雀伎》
冀南扇鼓舞研究
冀南扇鼓舞,民间称其为“打扇鼓”,属我国太平鼓形式之一,也有称“跳神”、“打善鼓”,还有叫“单鼓舞”、“善鼓舞”、“神鼓舞”等,是赵文化地域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它表演时由所谓的巫婆神汉或者神佛笃信者,使用手中的扇鼓和...
杨玉华
关键词:庙会巫舞
文献传递
略论赵文化乐舞的历史渊源
2010年
就赵文化乐舞的历史渊源来讲,源于周时的"礼乐"文化解体后的"新声",后又由"赵声"发展成熟为"赵讴"。以"赵之声"为代表的赵文化乐舞的艺术范式,是在吸收了赵地慷慨悲歌的民俗特征、民族融合的新鲜血液、商品经济的都市风尚以及晋国优良的乐舞传统之后而形成的。赵文化乐舞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艺术性。
杨玉华范文华
关键词:乐舞历史渊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