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迎春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三角形微通道流动冷凝的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了三角形硅微通道中的流动冷凝。通道中的冷凝流型沿程主要有珠状流、环状流、喷射流和弹状-泡状流等。在同一通道中,喷射流位置将随着工质流量的增大而延后;在同入口蒸气雷诺数下,喷射流位置则将随着通道尺度的增大而延后。喷...
- 吴嘉峰陈永平施明恒肖春梅张程宾杨迎春
- 关键词:传热传质强化换热
- 文献传递
- 非圆形微通道热沉的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08年
- 建立了非圆形硅微通道内单相流动和换热过程的三维模型,并分别对三角形、矩形和梯形微通道中流动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截面平均努塞尔数在通道入口处数值最大,然后沿流体流动方向急剧减小,直至流动充分发展时趋于恒定。固体和流体温度沿流动方向近似线性升高。换热面壁温仅沿流动方向升高,在垂直于流动方向,温度则基本保持均衡;雷诺数对微通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存在着较大的影响,雷诺数越大,其对应的努塞尔数也越大。对3种微通道的热经济性分析比较发现,三角形通道的热有效性最高。
- 肖春梅陈永平施明恒杨迎春
- 关键词:微通道数值模拟传热
- 三角形微通道流动冷凝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实验研究了三角形硅微通道中的流动冷凝。通道中的冷凝流型沿程主要有珠状流、环状流、喷射流和弹状-泡状流等。在同一通道中,喷射流位置随着工质流量的增大而延后;在相同蒸气入口雷诺数下,喷射流位置则随着通道尺度的增大而延后。喷射流频率随着蒸气入口雷诺数和冷凝液韦伯数的增大而增大。较小水力直径的三角形通道中的流动冷凝不稳定性较高。冷凝通道的壁面温度呈沿程下降趋势。在同一通道中,流动冷凝的平均冷凝传热系数和平均努塞尔数,皆随着蒸气入口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通道尺度的减小显著强化冷凝传热。
- 吴嘉峰陈永平施明恒肖春梅张程宾杨迎春
- 关键词:流型传热
- 分形树状通道换热器内的流动换热特性被引量:10
- 2010年
- 建立了分形树状通道换热器中层流流动与传热的三维稳态模型,采用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对入口水力直径为4mm的矩形截面树状通道内流动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分叉效应对传热的强化机理和换热器受热面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分叉处形成的二次流能有效地强化换热;与传统的蛇形通道相比,分形树状通道换热器具有温度均匀性好、压降小的明显优势。在相同入口雷诺数时,分形树状通道换热器受热面的最大温差远小于蛇形通道换热器,另外,分形树状通道的层流流动压降较之蛇形流道可减小50%以上。同时,加工了分形树状通道换热器及蛇形通道换热器各一套,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值与模拟值能较好地吻合,证明了所建流动换热三维数值模型正确可信。
- 陈永平杨迎春施明恒吴嘉峰
- 关键词:分形换热器传热
- 恒壁温下梯形硅微通道热沉流动换热特性被引量:7
- 2008年
- 建立了恒壁温条件下微通道中层流流动换热的三维模型,对水力直径分别为108,160和200μm的梯形硅微通道内单相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恒壁温条件下,通道入口段Nu数最大,并沿流程逐渐减小,直至达到充分发展时,Nu数趋于定值;与大管道经典理论不同,充分发展段Nu数随Re数的增加而增加;通道尺度的减小能有效强化换热;恒壁温条件下的平均Nu数总是低于恒热流条件下平均Nu数.同时,对流动阻力损失的研究发现,Poiseuille数与经典值基本吻合.
- 杨迎春陈永平施明恒肖春梅吴嘉峰张程宾
- 关键词:传热数值模拟
- 构形树状小通道热沉的传热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建立了恒受热面温度条件下构形树状小通道热沉中层流流动和换热的三维稳态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给出了热沉的流动压降、温度分布和热有效性,并与蛇形通道热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构形树状结构有效分散了冷却流体,强化了流动换热;与蛇形通道相比,构形树状通道不仅具有压降小的优势,而且其热有效性也远高于蛇形通道。
- 张程宾陈永平杨迎春施明恒
- 关键词:构形热沉传热
- 非圆形微通道热沉的流动换热特性分析
- 本文对非圆形硅微通道内冷却水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用SIMPLE算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控制方程。截面平均努塞尔数沿流体流动方向减小,最大值出现在通道入口处。雷诺数影响流体在微通道的流动特性,雷诺数越大,努...
- 肖春梅陈永平施明恒杨迎春
- 关键词:微通道热沉冷却水流动换热数值模拟SIMPLE算法
- 恒壁温条件下微通道内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 建立了梯形微通道中层流流动的三维稳态模型,采用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场计算方法——SIMPLE算法对当量直径为108μm的梯形硅微通道进行了换热特性研究.硅微通道的热边界条件为恒壁温条件.结果表明,恒壁温条件下微通道的换热...
- 杨迎春陈永平肖春梅吴嘉峰
- 关键词:层流流动流动换热
- 分形树状小通道热沉的热有效性分析
- 建立了分形树状通道换热器中层流流动和换热的三维模型,采用固、液耦合计算方法对恒受热面温度条件下,入口水力直径为4mm的矩形截面树状通道中流动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分形树状通道内的温度分布、流动压降和热有效性,并与...
- 张程宾陈永平杨迎春施明恒
- 关键词:换热器流动换热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