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燕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献血
  • 2篇献血反应
  • 1篇血量
  • 1篇实名
  • 1篇实名制
  • 1篇献血次数
  • 1篇献血量
  • 1篇歇斯底里
  • 1篇护理
  • 1篇干预
  • 1篇干预研究

机构

  • 3篇福建省血液中...

作者

  • 3篇林燕
  • 1篇陈建彬
  • 1篇林建霞
  • 1篇陈国龙
  • 1篇张爱钦
  • 1篇赖东生

传媒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对献血紧张诱发歇斯底里的护理1例被引量:7
2004年
林燕林鸣
关键词:献血反应歇斯底里护理
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分析比较被引量:35
2005年
目的了解和认识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3年1月~12月在本中心无偿献血的33651人,对献血量及献血次数的不同分类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献2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483人(2.21%),再次献血者19人(0.08%);献4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245人(2.26%),再次献血者15人(0.14%);献200ml与400ml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24,P>0.05),两组内献血数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χ2=0.762,P<0.05). 结论 200ml与400ml献血量与献血反应无明显关系,但献血次数对献血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张爱钦林燕陈建彬
关键词:献血量献血次数献血反应
实名制对短间隔献血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避免短间隔献血,保证献血者健康和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探讨实名制对短间隔献血的干预效果。[方法]设定以实名制献血为核心的干预措施,2006年开始实施干预,随访24个月,调查2005至2007年间短间隔献血者基本情况,设计调查表调查短间隔献血发生原因,分析短间隔献血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短间隔献血发生率女性(0.77‰)和20~24岁组(0.99‰)较多;短间隔献血者和非短间隔献血者血液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6.3%与94.8%,两者类似。发生短间隔献血的主要原因为时间记错(27.9%)、认为无所谓(13.9%)、不完全了解间隔期要求(15.2%)、减肥(10.9%)和确认血型(6.3%)。短间隔献血发生率从2006年3月国家实行实名制献血前的1.28‰降为实行后的0.11‰。[结论]实名制献血;一个地区设置一个献供血机构;实现献血信息的共享和在线更新;加强宣传,扫除知识盲点;严格现场健康咨询,规范献血过程沟通;严格执行血液采集规程等综合干预是避免短间隔献血的有效措施。
陈国龙林建霞赖东生林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