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轩
- 作品数:122 被引量:1,202H指数:19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坡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过程的研究被引量:90
- 1991年
- 本文采用人工降雨室内试验,研究了坡地土壤侵蚀与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养分的流失过程。坡度、雨强对其流失过程的影响;比较分析了裸露坡地及沙网覆盖两种处理的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过程。结果表明:随坡度,雨强增大,养分流失量也增加;试验小区覆盖纱网消除雨滴动能后,土壤养分流失量比裸露坡地减少60%左右;养分流失量与土壤流失量呈正相关,多数泥沙样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高于土壤中养分含量,尤以有效磷更为显著。
- 白红英唐克丽陈文亮查轩史瑞云
- 关键词:土壤侵蚀养分流失人工降雨
- 1980-2009年闽东南地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揭示闽东南地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异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及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闽东南地区1980—2009年26个雨量站的逐日降雨数据,运用福建省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结果]闽东南地区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集中于5—8月,呈现双峰式分布;降雨侵蚀力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1982年年降雨侵蚀力(R值)低至253.82(MJ·mm)/(hm2·h),2006年R值高达725.39(MJ·mm)/(hm2·h),极值比为2.86;30a内的闽东南地区的降雨侵蚀力并未出现明显的突变现象。[结论]研究区内降雨侵蚀力R值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上呈现沿海向内陆增加,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
- 崔晓燕查轩黄少燕
-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
- 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治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1
- 2008年
- 崩岗在我国南方红壤区中广泛分布,它破坏土地资源,恶化生态环境,是我国南方红壤区侵蚀最严重、危害最大的土壤侵蚀方式之一.加快对崩岗侵蚀治理的研究也就成为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中的重中之重.文章拟从崩岗侵蚀类型和侵蚀发展过程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出崩岗侵蚀治理的模式,旨为我国南方红壤区崩岗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李旭义查轩刘先尧
- 近30年闽北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闽北地区1980~2009年1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性分析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近30年来闽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闽北地区近30年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其中2~4月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减小趋势,6、8、12月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降水量突变发生时间在1988年、2007年。(2)春季小雨、中雨、大雨和夏季小雨、中雨以及秋季小雨等级降水量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而夏季暴雨有明显增大趋势。闽北地区四季降水总时间和四季小雨以及春季、夏季中雨等级降水天数均出现明显减小趋势,而夏季暴雨天数呈现明显增加趋势。(3)空间上,闽北地区多年降水量及降水天数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各等级降水量及降水天数高值区位于该地区东北部的七步、寿宁、柘荣、光泽、浦城等地,低值区位于闽北地区东南部的洋中坂等地。
- 刘川查轩黄少燕陈世发康佩佩白永会戴金梅王丽园
- 关键词:降水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法
- 秸秆覆盖红壤径流养分流失效益及径流剪切力研究
- 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覆盖红壤侵蚀效益及其动力因素.模拟降雨强度2.0mm/min,坡度20°,径流小区(长1.5米,宽0.5米,深0.3米)条件下,供试土壤为赤红壤,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减沙效益达到69....
- 白永会查轩戴金梅王丽园刘川
- 关键词:秸秆覆盖氮磷流失人工降雨
- 山西省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研究
- 2009年
- 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收集资料、室内分析的方法,重点对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来源及危害进行了阐述.水土流失、农业生产、采矿、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城市地表径流等使得水环境的储水空间减少、水体物理型污染严重、水库富营养化、威胁人体健康,给建筑物及财产带来直接损失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措施,主要是加强"源"的控制和"汇"的截留.
- 石香琼查轩
- 关键词: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污染控制
- 不同植被种植模式对红壤坡面侵蚀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天然降雨试验,研究南方典型花岗岩红壤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及不同植被种植模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定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拦沙蓄水效益,并建立了天然降雨试验下土壤侵蚀模型。结果表明:(1)相同降雨条件下,不同植被种植模式土壤侵蚀量的大小关系为:全裸露>条带播草>全覆盖>条沟播草;(2)当平均雨强为0.3mm/min时,全覆盖种植模式优于条沟播草种植模式;当平均雨强为0.6mm/min时,条沟播草种植模式的蓄水能力更显著;(3)土壤侵蚀量的粒径大小主要集中于<0.25mm,是形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不同植被种植模式各个粒径泥沙含量集中在<0.25mm,泥沙颗粒量大小总量的变化规律为:裸露模式>全覆盖种植模式>条带种植模式>条沟种植模式。通过对比得出条沟播草种植模式的拦沙蓄水效果最佳,以期为南方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参考。
- 康佩佩查轩刘家明陈世发王庚
- 关键词:土壤侵蚀天然降雨植被覆盖度
- 基于GIS的重要水源地东圳库区土壤侵蚀与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19
- 2007年
- 以重要水源地东圳库区的法国SPOT-5影像图和土壤侵蚀强度图为源数据,运用GIS的信息管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以土地利用景观为研究对象,提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信息,选取景观格局分析指标,对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化研究,寻求一定的规律,探讨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库区景观类型和生态系统分布不均;随着侵蚀级别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减小,优势明显,均匀度降低;库区的园地和耕地景观破碎程度较大,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 查轩张萍
- 关键词:GIS土壤侵蚀
- 福建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其生物安全问题被引量:17
- 2003年
- 对福建植物生物多样性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面进行了评价 ,分析了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福建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物安全问题。研究表明 ,福建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植物种类丰富 ,热带和亚热带的科属种类多、起源古老 ,中国特有成分比例较高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较为丰富等特点。影响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物安全问题包括阔叶林面积不断减少 ,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下降 ;濒危野生植物比重增大 ,名木古树破坏严重 ;外来物种入侵呈加重趋势。
- 黄义雄查轩
- 关键词:生物安全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南方丘陵山区县生态恢复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生态足迹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它定量地衡量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方法,以水土流失严重的福建安溪县为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以安溪县2006年的统计资料分析和计算显示,安溪县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39 hm2和0.37 hm2,生态赤字达0.03 hm2,其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并对此提出生态恢复对策.
- 陈世发查轩陈小英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