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怡汀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寓言
  • 1篇同盟
  • 1篇青年
  • 1篇狂飙社
  • 1篇互动
  • 1篇创造社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柳怡汀

传媒

  • 1篇华文文学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920年代中后期的“青年同盟”——以狂飙社与创造社小伙计的互动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1920年代中后期的文坛,后五四青年("青年")与五四一代("老人")的代际冲突不断凸显,与此同时"青年"之间在文学场域中的互动也日益频繁。1926年末至1927年,狂飙社与创造社小伙计组成临时的"青年同盟"共同反对"老人"。面对革命大潮和外界压力,青年文人意识到作为"新人"能在同龄人群体中获得身份确认和归属感。但从各自建"群"动机及两个社团青年对于"群"及"阶级"的认知来考察,均能发现本质差异。在自立与反叛、阶级意识与文学追求之间的抉择,使得他们对"个"与"群"的力量悬殊有了各自新的衡量。这个"青年同盟"也随即迅速分化。
柳怡汀
关键词:狂飙社创造社
再读《迷园》:个体生存困局的寓言
2015年
本文以李昂作品中不断触及的"个体生存困局"问题为关注点,并以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迷园》为中心,从小说的时间、空间叙述以及主要意象"菡园"的塑造入手,分析"个体生存困局"突出表现为的"自我"与"时代"的矛盾辩证关系:以个人化历史重建对抗大历史强势认同,以人物的宣泄放纵来挣脱幽闭空间的束缚,"菡园"由私人家宅沦为公共花园所揭示的"自我"对抗"时代"的失败。借此考察李昂小说中,在"时代"的重压下每一个追求精神独立的"自我"建构身份认同的艰难过程。
柳怡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