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忠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莞市虎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靶控静脉注射曲马多合剂控制颅脑损伤躁动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控制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有效药物和最佳方法。方法 首先静脉缓慢注入负荷量 :曲马多5 0mg ,咪唑安定 5mg ,氟哌利多 2 5mg。接续曲马多 16mg/kg、咪唑安定 0 4mg/kg、氟哌利多 0 15mg/kg、1%普鲁卡因加至 10 0ml ,用一次性使用镇痛泵 ,2ml/h持续静脉输注 ,5 0h为一个单元。本组 2例用 2个单元 ,3例用 3个单元 ,4例追加负荷量 5次。结果 Ⅰ~Ⅱ级躁动完全控制 ;Ⅲ级躁动基本控制 ;Ⅳ级躁动大部分控制 ;用药过程中 ,患者安静 ,血压、心率、呼吸平稳 ,有 2 3例自然清醒。无副作用 ,无恶心、呕吐。促进清醒缩短病程。结论 采用一次性使用镇痛泵持续输注曲马多合剂 ,用药均衡 ,血药浓度衡定 ,镇痛、镇静完善 ,控制躁动确切 ,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患者清醒过程 ,是比较理想的控制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治疗方法 ,效果确切。
- 周连银梁振忠郭祚国韦世阳袁东彬
- 关键词:颅脑损伤躁动
- 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镇静镇痛研究
- <正>躁动不安在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中是很常见的症状,躁动可引起严重的意外伤害等并发症。常用的处理措施是约束带捆绑或哌替啶、吩噻嗪类药物如冬眠I等方法。但捆绑引起患者抵抗争扎躁动升级,颅内压升高;冬眠可有心血管、呼吸系统...
- 郭祚国韦世阳周连银吴广球梁振忠袁东彬黎岳强
- 文献传递
- 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镇静镇痛研究被引量:2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控制躁动的药物和方法。方法首先对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分型及原因分析,再静脉注射负荷量曲马多1mg/kg,氟哌利多0.05mg/kg,咪唑安定0.1mg/kg。续接镇痛泵内配制的曲马多合剂曲马多15mg/kg、氟哌利多0.15mg/kg、咪唑安定0.4mg/kg,10g/L普鲁卡因加至100ml,一个镇痛泵可持续静脉输注50h(1.5~2.5ml/h),本组用药时间为40~160h。结果71例躁动患者,Ⅰ、Ⅱ级43例躁动完全控制,患者安静;Ⅲ级19例(其中8例追加了负荷量)躁动基本控制;Ⅳ级1例控制,8例减为Ⅱ级(需追加负荷量)。躁动控制良好63例(89%),较好8例(11%),有效率100%。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平稳,不影响脑氧输送,有利于降低颅内压。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原因为疼痛刺激及急性精神障碍。用镇痛泵持续静脉输注曲马多合剂,血药浓度恒定;患者安静,效果确切;不影响清醒过程,无不良反应;且管理方使,节省人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镇静方法。
- 郭祚国韦世阳周连银吴广球梁振忠袁东彬黎岳强
- 关键词:脑损伤躁动镇痛曲马多氟哌利多躁动原因镇静镇痛
- 开颅血肿清除术前不用阿托品的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气管插管全麻前不用阿托品的可行性。方法 80例无颅底、鼻面部损伤 ,口腔无血液浅昏迷 ,GCS评分为 7~ 8分 ,ASA为Ⅱ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术前用阿托品组 (用药组n=4 0 ) ,术前不用阿托品组 (对照组n =4 0 )。分别记录术前 (即气管插管前 )和术后吸引口腔分泌物量和粘稠度。结果 两组术前口腔分泌物量和粘稠度没有明显区别 (P >0 0 5 ) ,而术后用药组的口腔分泌物量和粘稠度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0 5 )。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术 ,术前不用阿托品口腔、气道分泌物量和粘稠度不增加 ,呼吸道通畅 ,易吸痰 ,呼吸道感染减少 。
- 周连银梁振忠郭祚国袁东彬
- 关键词:术前阿托品开颅血肿清除术药组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