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顺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眼科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2021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学习眼科白内障课程的58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混合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9名。混合教学组采用以翻转课堂为主联合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等混合教学法展开眼科理论课教学,传统教学组则沿用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分别记录两组学生的课后测试成绩、课堂活跃度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混合教学组的课后测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混合教学组的课堂活跃度明显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以翻转课堂为主联合应用PBL教学法、CBL教学法等混合教学法可提高学生成绩、课堂活跃度及教学满意度,适合在高校眼科教学改革中进行应用。
- 刘矫连左慧懿梁永顺曾静
- 关键词:PBLCBL混合教学模式眼科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 是由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并可以发生于血管病变之前,主要是视网膜的神经元功能障碍,且对应的屏障破坏。本文对这种并发症的机制和治疗进展做了阐明,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衷昕刘矫连梁永顺杨勇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眼科临床见习课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2年
- 眼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临床见习课内容繁多,课时少,还要掌握眼科特殊检查仪器的使用,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传统的基于讲授的教学法较为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较短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是临床带教老师面临的挑战。文章探讨了一些眼科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改革方法,如将传统的基于讲授的教学法转变为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基于团队的教学法、基于病例的教学法、案例式立体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伴随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如慕课、微信、雨课堂、虚拟仿真实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
- 梁永顺
- 关键词:眼科临床见习课教学改革眼科教学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伴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1眼的临床资料,21眼同时行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的情况。结果:术后51眼中视力提高30眼(58.82%),术中Ⅰ期植入人工晶体的21眼中,视力提高14眼(66.67%)。术中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水肿1眼(1.96%);医源性裂孔2眼(3.92%);眼底出血1眼(1.96%);后囊膜破裂1眼(1.96%)。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24眼(47.06%),前房闪辉18眼(35.29%),瞳孔区渗出膜4眼(7.84%),瞳孔区虹膜后粘连4眼(7.84%),一过性眼压升高7眼(13.73%),前房积血5眼(9.80%),继发性青光眼3眼(5.88%)等。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影响术后视力改善的主要因素为眼底视网膜病变和眼外伤的严重程度,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手术医生娴熟的技术。
- 梁永顺刘金华
-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伴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伴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1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21眼...
- 梁永顺
-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单一注射器气液交换法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再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单一注射器气液交换法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再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取坐位或俯卧位,以单一注射器行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晶状体、眼底和眼压等情况。结果2例(6.67%)因术后第2次出血需再次行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0±0.34)logMAR(术后)vs(1.47±0.52)logMAR(术前);t=8.267,P=0.001]。30例患者术后14 d均可以清楚观察眼底,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其中气体吸收后仍需使用降眼压药者2例。结论应用单一注射器行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安全、有效。
- 衷昕刘矫连梁永顺杨勇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