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
-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鸽LHβ基因mRNA时空性表达水平分析
- 2013年
- (目的)研究鸽促黄体素β(luteinizing hormoneβ,LHβ)基因在公、母鸽不同生理时期不同组织和时期的表达差异,为分析鸽就巢泌乳行为中LH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鸡、鸭、鹅、鹌鹑、火鸡等禽类的LH mRNA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提取鸽不同时期的脑、肝脏和肾脏组织总RNA,通过RT-PCR方法合成cDNA第一条链,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LH基因的时空性表达差异进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公、母鸽LH mRNA表达量在脑组织中与青年期相比,就巢期和哺育第1 d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哺育第10 d都极显著增加(P<0.01);在肝脏中,就巢期LH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青年期的表达量(P<0.05),哺育期显著低于青年期的表达量(P<0.05);在肾脏中,就巢期公鸽LH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上调趋势,而母鸽发生下调。(结论)通过对鸽不同生理时期三种组织LH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时空性检测,初步推断LH对鸽就巢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鸽就巢泌乳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 孙皓然李璇梁艳高鹏飞
- 关键词:LHΒ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 猪苓亲缘关系分析及活性物质对番茄花叶病毒病作用效果
- 猪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索不同产地野生猪苓的亲缘性关系,不同培养方式扩大培养猪苓菌丝,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中多糖、蛋白质和麦角甾醇的含量,以及用上述不同处理组针对番茄花叶病毒病的诱抗和防...
- 梁艳
- 关键词:猪苓
- 异丁酸对犊牛瘤胃及小肠黏膜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补充异丁酸对断奶前后犊牛瘤胃及小肠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40.0±0.2)kg、发育正常、30日龄的中国荷斯坦公犊牛36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异丁酸3、6和9 g/d。分别于45、60(断奶)、90日龄每组屠宰3头并采集瘤胃及小肠黏膜组织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受体(INSR)、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1(HMGCS1)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犊牛体重和GHR、INSR、HMGCS1 mRNA的表达量均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而出现显著增长(P<0.05),而SGLT1mRNA的表达量在断奶前后随着日龄的增长先下降后增长,变化显著(P<0.05)。45和60日龄时,犊牛体重在9 g/d异丁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6 g/d异丁酸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日龄6和9 g/d异丁酸组瘤胃和小肠各部位GHR、INSR、HMGCS1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这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异丁酸对45日龄和90日龄犊牛小肠各部位SGLT1 mRNA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60日龄6和9 g/d异丁酸组十二指肠SGLT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 g/d异丁酸组(P<0.05),9 g/d异丁酸组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和回肠SGLT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6 g/d异丁酸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饲粮中补充异丁酸能够促进犊牛生长和瘤胃及小肠黏膜的发育,本试验条件下其适宜添加量为6 g/d。
- 梁艳刘强王聪张延利裴彩霞王永新郭刚霍文婕张拴林石彩叶刘建新
- 关键词:异丁酸犊牛小肠黏膜基因表达
- 猪苓代谢产物防治番茄花叶病毒病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研究猪苓不同代谢产物对番茄花叶病毒病的防控作用,以从猪苓菌核中提取的麦角甾醇、蛋白、多糖为材料,以对室内盆栽番茄进行常规喷雾处理的方式开展番茄花叶病毒病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猪苓代谢产物中,多糖对番茄花叶病毒病的防效最佳,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3.34%和52.09%,由诱抗产生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由此证实猪苓多糖具有作为新型诱抗剂预防番茄花叶病毒病的开发潜力。
- 畅引东梁艳张萌张萌董海龙张作刚王建明
- 关键词:猪苓代谢产物多糖防效
- 拉沙里菌素对肉牛日粮养分消化代谢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 2014年
- 本试验旨在评价拉沙里菌素对西门塔尔牛日粮养分消化代谢和甲烷排放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近似的西门塔尔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300 mg/d拉沙里菌素。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3头牛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拉沙里菌素200 mg/d和300 mg/d时,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日粮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采食氮、可消化氮、沉积氮、瘤胃内丙酸和尿嘌呤衍生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d组和300 mg/d组饲料转化效率、瘤胃内乙酸含量、氨态氮浓度以及甲烷产量、粪氮和尿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日粮添加拉沙里菌素能改善瘤胃发酵和氮的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减少甲烷排放,其适宜添加量为200 mg/d。
- 梁艳王聪刘强张拴林白元生师周戈高书文
- 关键词:拉沙里菌素瘤胃发酵氮平衡甲烷排放
- 孝义市核桃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 孝义种植核桃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晚清时就已进入国际市场,是汾州核桃的主产地。孝义核桃品质优良,产量也曾跃居中国榜首,被誉为“全国核桃之乡”。近年来,孝义市依托核桃种植的传统优势,大力实施“核桃富民”战略,按照全产业链...
- 梁艳
- 关键词:核桃产业化
- 文献传递
- 不同蛋白质日粮补充叶酸对牛瘤胃发酵和消化代谢的影响
- 为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补充过瘤胃叶酸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消化代谢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4头8月龄,体重为140 ± 25 kg金色阿奎丹阉牛,并安有永久性的瘤胃瘘管,采取4 × 4拉丁方设计,在标准蛋白日粮(SP...
- 梁艳
- 关键词:日粮蛋白水平叶酸瘤胃发酵消化代谢血液指标
- 奶牛过瘤胃叶酸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过瘤胃叶酸添加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叶酸860~90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50、偏苯三酸酐15、无水醋酸钠15、硬脂酸镁40~60、37%的盐酸15、冰醋酸15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首...
- 王聪刘强马乐梁艳郭刚霍文婕张栓林裴彩霞
- 文献传递
- 鸽LH β基因mRNA时空性表达水平分析
- 2014年
- (目的)研究鸽促黄体素B(Iuteinizing hormoneβ,LHβ)基因在公、母鸽不同生理时期不同组织和时期的表达差异,为分析鸽就巢泌乳行为中LH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鸡、鸭、鹅、鹌鹑、火鸡等禽类的LHmRNA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提取鸽不同时期的脑、肝脏和肾脏组织总RNA,通过RT-PCR方法合成cDNA第一条链,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LH基因的时空性表达差异进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公、母鸽LHmRNA表达量在脑组织中与青年期相比,就巢期和哺育第1d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哺育第lOd都极显著增加(P〈0.01);在肝脏中,就巢期LH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青年期的表达量(P〈0.05),哺育期显著低于青年期的表达量(P〈0.05);在肾脏中,就巢期公鸽LH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上调趋势,而母鸽发生下调。(结论)通过对鸽不同生理时期三种组织LH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时空性检测,初步推断LH对鸽就巢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鸽就巢泌乳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 孙皓然李璇梁艳
- 关键词:MRNA表达水平时空性Β基因LHRT-PCR方法
- 贝莱斯芽胞杆菌LQ-3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及根际定殖能力
- 2024年
- 小麦纹枯病(wheat sharp eyespot)主要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目前,利用生防细菌防治小麦纹枯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研究最多的一类生防细菌为芽胞杆菌。为明确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Q-3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及其在小麦根部定殖能力,本研究利用LQ-3发酵液灌根处理小麦苗,调查统计LQ-3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同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LQ-3(pGFP78)灌根处理小麦根部,并结合抗生素平板回收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方法,探明LQ-3在小麦根部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LQ-3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为57.49%,与化学药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的防效(59.95%)相当。LQ-3(pGFP78)的生长趋势与野生型LQ-3相比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且仍具有游动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LQ-3(pGFP78)发酵液初始浓度为2.3×10^(8) cfu·mL^(-1),灌根处理5 d后,其在小麦根部的定殖量已达到9.63×10^(6)cfu·g^(-1),25 d后,定殖量仍有1.33×10^(6)cfu·g^(-1),表明LQ-3在小麦根部具有较好的定殖能力。
- 李蓉洪赫姜文筱王艳斌张红娟赵芳刘杰辉张泽梁艳王春静谢咸升
-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定殖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