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虹艺 作品数:24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一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讨论 目的 根据泛耐药铜绿假单胞感染临床实例,探讨符合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可行之策.方法 本文拟通过一例铜绿假单胞菌病例分析,从抗菌药物作用特点、病原体及疾病特性三个方面因素来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策略,并结合文献资料分... 吴丽宁 梁虹艺 吴新荣静脉滴注加替沙星566例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静脉滴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9月发生的566例静脉滴注加替沙星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6例ADR报告中,年龄16~89岁,平均年龄37.51岁。男247例,女319例,男女比例1∶1.29,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ADR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34.04%)、胃肠道症状(21.13%)以及静脉给药局部症状(17.14%)。结论我院注射用加替沙星存在超适应证、滴注速度偏快等现象,绝大多数ADR可通过合理用药予以避免,应加大对注射用加替沙星合理用药的干预力度。 梁虹艺 袁进关键词:加替沙星 静脉滴注 注射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及临床用药评价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从药品不良反应(ADR)角度对注射用加替沙星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9年6月-2010年9月注射用加替沙星发生的566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6例患者中,男性247例,女性319例,ADR以皮肤、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其发生率分别为48.94%、48.41%、27.39%,有93.64%发生在用药1h内,83.22%的患者在1h内ADR症状得到缓解;84.63%超适应证用药,3.71%给药剂量与频次与说明书完全相符,9例存在用药禁忌。结论医院注射用加替沙星存在超适应证、滴注速度偏快等现象,绝大多数ADR可通过合理用药予以避免,今后应加大对注射用加替沙星合理用药干预力度。 袁进 梁虹艺 季波关键词:加替沙星 静脉滴注 适应证 罗沙替丁醋酸酯在ICU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探讨罗沙替丁醋酸酯在ICU中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入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ICU科30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罗沙替丁醋酸酯组103例、PPIs组10... 梁虹艺 王林文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 应激性溃疡 文献传递 AECOPD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分析 江佳峪 梁虹艺 季波临床药师参与1例双碳青霉烯联合治疗泛耐药肺克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泛耐药肺克的耐药机制及其引起血流感染的治疗措施。方法临床药师通过1例入住ICU且只对多粘菌素敏感的泛耐药肺克血流感染患者,根据其基础状态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使用双碳青霉烯疗法治疗后,患者病情平稳,转出ICU。结论双碳青霉烯治疗泛耐药肺克血流感染是作为无药可用情况下的挽救治疗方案,其有效性还需要大样本的实例来验证。 梁虹艺 董艳敏 袁进双碳青酶烯抗菌药物治疗极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机制 目的 介绍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极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机制。方法 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极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机制进行综述。结果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双碳青霉烯类联用治疗极端耐药的鲍曼不... 许夏燕 梁虹艺 吴新荣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效学研究新进展 目的: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DNA 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近年来,其开发的品种越来越多,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笔者通过检索、查阅国内... 季波 梁虹艺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 文献传递 1例特利加压素引起四肢末梢发绀的药学监护与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引起患者四肢末梢发绀的药物因素,探讨药学监护的重要性.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使用特利加压素后出现四肢末梢发绀情况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为医师提供相关药物治疗与不良反应信息,监护患者用药过程.结果 临床药师根据患... 余应嘉 梁虹艺 吴新荣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效学研究新进展 目的: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DNA 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近年来,其开发的品种越来越多,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笔者通过检索、查阅国内... 季波 梁虹艺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