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新建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平
  • 1篇血性
  • 1篇血肿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支撑器
  • 1篇术后
  • 1篇损伤术后
  • 1篇他汀
  • 1篇他汀治疗
  • 1篇尼莫地平
  • 1篇缺血性坏死
  • 1篇重型
  • 1篇重型颅脑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一医...

作者

  • 3篇杜东鹏
  • 3篇樊新建
  • 3篇邢娟
  • 3篇潘奇
  • 2篇姜文雄
  • 1篇孟永智
  • 1篇马明

传媒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用伞状记忆合金股骨头支撑器微创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伞状记忆合金股骨头支撑器(以下简称伞状支撑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Ni-Ti合金板制备伞状支撑器,采用pro/mechanica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其力学特征。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10例(18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7例(12髋),女3例(6髋);年龄21~53岁,平均40.6岁。病程1~5年,平均3.3年。Ficat分期:Ⅱ期10髋,Ⅲ期6髋,Ⅳ期2髋。应用微创方法刮除股骨头坏死组织,将伞状支撑器植入坏死塌陷的股骨头内,并植入自体髂骨和人工骨,顶起已塌陷的股骨头。结果 三维有限元分析显示,伞状支撑器最大应力为1 500 MPa,最大位移为1.75 mm。临床应用中1例(1髋)因减压通道位置偏向外侧,支撑器放置于股骨头外,术后6个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余10例(17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随访15~26个月,平均19.7个月。末次随访时,按照百分评价法评定疗效,获优5髋,良9髋,可2髋,差1髋;优良率为82.3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Ficat分期无改变。结论 伞状支撑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彻底清除死骨减压,增加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降低局部应力,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及重建,可获得较好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明确。
杜东鹏邢娟姜文雄潘奇孟永智马明樊新建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微创治疗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al hemorrhage CS-n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系头部外伤后3周以上出现临床症状的血肿,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外周有包膜形成,约占颅内血肿,。醌左右,硬膜下血肿25%。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症状多不典型,无明显特异性,好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出凝血机制异常及脑萎缩等因素.
樊新建杜东鹏姜文雄潘奇栗宝鹏邢娟
关键词: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
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对照组在术后脑梗死出现后常规维持血容量基础上脱水降颅压,尼莫地平、糖皮质激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神经营养、能量支持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23例患者经治疗后19例存活(术后访3~6个月,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重度残疾5例,中残8例,恢复良好7例),死亡3例,死亡率占13.0%;对照组患者中22例患者经治疗后13例存活(术后访3~6个月,按GOS评分重度残疾6例,中残4例,恢复良好3例),死亡9例,死亡率占40.9%,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5,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更有效,更有利于脑组织创伤恢复。
樊新建骆淑娥栗宝鹏潘奇邢娟杜东鹏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梗死尼莫地平阿托伐他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