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文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开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高校
  • 3篇共治
  • 2篇道德建设
  • 2篇心理
  • 2篇幸福观
  • 2篇统战
  • 2篇统战工作
  • 2篇子思
  • 2篇现代化视域
  • 2篇廉政
  • 2篇廉政建设
  • 2篇老子
  • 2篇老子思想
  • 2篇公民
  • 2篇公民道德
  • 2篇公民道德建设
  • 2篇高校统战
  • 2篇高校统战工作
  • 1篇带头人
  • 1篇道德经

机构

  • 11篇云南开放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云南广播电视...

作者

  • 14篇欧文辉
  • 1篇李兰芬
  • 1篇姬兴涛
  • 1篇陈进华
  • 1篇徐连江

传媒

  • 3篇云南社会主义...
  • 1篇理论观察
  • 1篇哲学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人才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廉政文化研究
  • 1篇中国扶贫
  • 1篇大学教育
  • 1篇云南开放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驻村知'多''少'
2016年
驻村干部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需要理清一系列基本的思路.总体而言,应做到'四多四少'. 多一些科学调研,少一些走马观花.对村情、民情的把握程度决定脱贫攻坚的基础是否牢固.驻村干部应多做科学调研,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深入研究村情民情,走科学扶贫的道路.
欧文辉
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域被引量:1
2017年
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大学文化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三重价值意蕴。因应治理现代化进程以及开放大学本身发展中的现实境遇,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呈现文化建设主体与文化内核不清、线上文化与线下文化关系不清、文化体系性不强等现实困境。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和方法论启示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应从师生主体的"自学"与"导学"互动的文化建设、线上为主与线上线下互动的文化网络建设、"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的文化协同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探索新的出路。
欧文辉
关键词:文化
完善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及工作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脱贫攻坚人才支撑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如“要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等等.对我国打造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完善扶贫人才工作机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欧文辉
关键词:脱贫攻坚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
“双带头人”的作用发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教师党支部书记是高校教师党支部的“领头羊”,其思想政治、党建能力、奉献精神和教学科研水平,关系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质量。该文在研究“双带头人”作用发挥的时代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深入地探索“双带头人”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及有效路径。
徐连江余灿玲欧文辉张昊晗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企业伦理的转向被引量:7
2014年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赋予了企业伦理新的内涵及其价值向度。传统的企业伦理是一种专注于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管理为核心价值的效率型伦理。这种效率型伦理有效提高了企业利润和财富增长,但也容易遭遇体系固化、社会责任匮乏和可持续发展瓶颈等问题。当国家、社会由管理走向治理时,企业作为驾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体,如何重新认知和定位其主体身份、责任使命与行动规则,以实现企业伦理的“治理”转向,将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语境中企业身份公民性再造的时代新课题。从管理主体走向治理主体、从社会责任走向责任治理、从博弈竞争走向协同共治,其本质上是企业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中重塑角色身份、使命责任和价值归属的一种公民性再造。
陈进华欧文辉
关键词:企业伦理社会责任管理主体
公民道德建设的“治理”转向被引量:6
2014年
道德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彰显国家治理的软实力,其价值还旨归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明建构,意在强调现代国家治理的道德资源、道德能力以及善恶研判的道德标准,进而推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现代化的公民道德不仅需要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体道德修养,还需要通过"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得以实现。"治理"转向的公民道德建设,将通过重塑公民道德的主体身份,培育和拓展公民、社会、国家等公民道德建设多主体的协同关系,发挥其社会治理功能,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组织结构、治理责任及其价值导向系统。
李兰芬欧文辉
关键词: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建设
老子思想对现代幸福观的启示被引量:2
2011年
在我国重要的哲学经典著作《道德经》中,具有丰富的关于幸福观的思想。虽然在《道德经》的全文中没有提出幸福的概念,但其全文的主旨就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关系来展开的,这些关系顺应自然的状态就是幸福的状态。笔者通过对《道德经》的研读,从中发现老子的思想对人们理解和实现幸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欧文辉
关键词:幸福观老子《道德经》经典著作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及其路径创新探析被引量:5
2018年
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目标,不仅在于狭义的国家管理(政府管理)实现其"治理"现代化的转向,还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全社会整体从传统管理走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推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具有教育治理、社会治理、党的治理现代化等三重价值意蕴。因应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管理轻服务而导致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降、重教条轻引导而引发学生的阻抗力增强、管理与教育的脱节以使得管理的教育功能不足等困境,治理现代化助推现代高校学生管理从主体转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网络化治理、"德法协同共治"等路径实现其"治理"转向。
欧文辉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积极心理学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2013年
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探讨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
姬兴涛欧文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政课
协同共治:开放大学治理结构转型路径探析
2017年
开放大学系统的治理结构是其发展的框架性基础和结构性保障,具有体系性、平台性、拓展性、服务性、协同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维系着开放大学持续快速发展。然而开放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体系性弱化、协同性、创新性功能不足、文化认同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基于这样的特征和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方法论启示我们从办学主体下沉、绩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体系性拓展、文化认同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推动开放大学治理结构的转型。
欧文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