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峰
- 作品数:101 被引量:4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 CT增强扫描在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亓卿燕武志峰赵晓军郝新忠
- 关键词:肾积水腹膜后纤维化X线计算机
-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CT表现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分析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探讨螺旋CT检查程序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总结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检查的扫描及后处理过程和影像特征。结果 9例输尿管癌均经SCT平扫、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多平面与三维重建,病灶得到清晰显示,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结论 完善有序的SCT检查方法应该包括检查前的准备、扫描后的后处理,这对输尿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武志峰张跃珍李睿李健丁
- 关键词:原发性输尿管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螺旋CT表现螺旋CT检查检查程序检查前
- 螺旋CT与常规CT在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比较螺旋CT与常规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敏感性,并选择最优化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14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龄为32~87岁,平均67岁),其中,61例用螺旋CT检查,82例用常规CT检查。结果:螺旋CT与常规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08%(58/61)和92.68%(76/82),P<0.05;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80%(56/61)和75.60%(62/82)。螺旋CT显示梗阻部位的正确率随扫描期的不同而异,平扫为62.30%,动脉期为63.33%,而静脉期则高达93.55%,P<0.05。结论: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CT。当使用螺旋CT检查该病时,选择静脉期5mm薄扫可获得最佳效果。
- 李健丁武志峰张跃珍李睿
- 关键词:螺旋CT常规CT胆道梗阻黄疸
- 两种口服造影剂在CT小肠造影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对比两种口服造影剂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方法 44例临床患者(40~60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法(碘伏醇水溶液)和改良法(甘露醇+碘伏醇水溶液)进行多层螺旋CT全腹扫描。按影像学解剖将小肠分为6段(1段为十二指肠,2段为空肠近端,3段为空肠远端,4、5、6段为回肠),用双盲法对两组图像中小肠肠腔充盈度进行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法对2、3、4段小肠肠腔充盈度均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5、6段小肠肠腔充盈度,两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法对空肠及回肠上端肠腔充盈效果优于常规法,口服造影剂改良法的研究对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有一定意义。
- 邢晓晖武志峰鄂林宁
- 关键词:造影剂小肠造影
- 双源CT细胞外体积分数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双延迟期细胞外体积分数(fECV)评估肝硬化及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61例肝硬化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者。均接受双源CT扫描,注射碘对比剂后约25 s和60 s扫描获得动、静脉期图像,延迟期图像分别于动脉期扫描后间隔3 min和5 min采集。评估2种时间段采集的延迟期图像上肝脏标准化碘浓度和肝细胞外体积分数与Child-Pugh分期之间的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做内镜检查38例,分析fECV与内镜下EV的相关性,并进行高危静脉曲张组和非高危组的比较。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肝硬化组在DECT增强延迟3 min和5 min扫描得到的fECV分数准确性相近(P=0.083)。两期fECV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均呈正相关(r_(s)=0.432,P=0.001 vs r_(s)=0.416,P=0.001),其r_(s)高于肝标准化碘浓度与肝功能分级所得的相关系数。肝硬化组平均fE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与Child-Pugh分期之间、Child-Pugh A与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in-fECV的AUC最高(AUC=0.938),fECV对肝硬化的诊断能力高于标准化浓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CV与EV分级呈弱正相关(r_(s)=0.365,P=0.024 vs r_(s)=0.345,P=0.034)。两期相下EV0级、EV1级与EV2级fECV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不同期相下高危静脉曲张组和非高危组的fE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vs P=0.003)。两期fECV排除高危静脉曲张的AUC分别为0.775和0.769。结论:双源CT 3 min和5 min平衡相测定的fECV对预测肝硬化的准确性相似。fECV分数可为肝硬化严重程度和食管静脉曲张评估提供重要信息,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 刘桐池鄂林宁武志峰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螺旋计算机
- CT纹理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肺癌是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肺癌常规诊断、分期,治疗计划,术后监测和反应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常规方式提供了肺癌表型的重要信息,但大量的遗传和预后信息仍然未被揭示。而CT纹理分析的发展为肺部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提供了多个参数信息,有助于量化肺恶性肿瘤影像学评估中的大量变量,弥补了传统CT量化评估方面的不足。
- 张娜武志峰
- 关键词:纹理分析肺结节良恶性肺癌患者CT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定量分析功能在颈部恶性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颈部淋巴瘤患者(40个淋巴结)及20例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0个淋巴结)双能量CT资料,通过后处理得到动静脉期碘分布图,利用能量成像定量分析功能测量病变淋巴结的能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在碘分布图上动脉期CT值(CTA)分别为(33.75±11.08)HU和(13.53±10.33)HU,静脉期CT值(CTV)分别为(42.09±9.68)HU和(20.35±12.57)HU,动脉期碘浓度(ICAP)分别为(1.98±0.77)mg/mL和(0.60±0.49)mg/mL,静脉期碘浓度(ICVP)分别为(2.38±0.66)mg/mL和(1.02±0.37)mg/mL,动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NICAP)分别为(0.19±0.32)和(0.07±0.78),静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NICVP)分别为(0.38±0.56)和(0.20±0.16),六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中的碘分布图及碘物质定量分析技术对颈部两种性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王荣华武志峰鄂林宁吴山
- 关键词: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双能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CT表现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方法18例经手术或活组织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包括17例腺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CT增强扫描显示,所有患者颈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其强化程度与正常血管及甲状腺相接近。其中,8例伴有淋巴结内细颗粒状钙化。转移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VI和VII区,其次为II、III、IV区。结论增强CT上所显示的明显均匀强化和部分伴有淋巴结内钙化是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意义特征。
- 申艳光武志峰李健丁张华乔英张瑞平
-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
- Seldinger技术在囊肿硬化及脓肿抽吸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武志峰张跃珍李健丁
- 关键词:SELDINGER技术创伤CT扫描
- 未行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毒症肺CT分级与血肌酐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未行肾替代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毒症肺(UL)CT分级与血肌酐(SCr)水平的关系。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5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于CT检查前后3天内测定SCr。按CT征象及肺部病变范围积分分别进行分级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SCr。结果按CT征象分为0~4级,共5组,各组间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肺部病变范围积分亦分为0~4级,共5组,各组间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L的严重程度与肾功能下降程度有关。
- 彭泰松许志高武志峰南喜文
- 关键词:尿毒症血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