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虎
- 作品数:30 被引量: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七种金属基底上类金刚石膜的过渡层制备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为了解决类金刚石(DLC)膜在金属基底上附着力低的困难,本研究分别利用了两种厚度不同的Ti/TiCx/DLC过渡层和一种Ti/TiNy/TiNyCx/DLC过渡层在7种金属基底上(W18Cr4V、Cr12、GCr15、TC4、40Cr、9Cr18、1Cr18Ni9Ti)制备了DLC薄膜。利用Si(100)基底镀膜前后的形变,计算的薄膜应力高达3.9 GPa,这种应力在过渡层中部分释放而制备了较厚(0.9μm)DLC膜。薄膜的附着力通过拉拔试验发现,选择合适的过渡层,薄膜的附着力有很大的提高,拉拔中只有胶被拉开。纳米硬度计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的硬度都在5000 Hv左右,不随基底材料改变。往复式摩擦试验结果显示,稳定后的摩擦系数在0.1附近。通过Raman谱发现,所有基底上薄膜的谱图一致,这说明薄膜的结构不受基底影响。
- 赵栋才任妮马占吉肖更竭武生虎
- 关键词:类金刚石膜附着力
- 碳/环氧复合材料表面镀Al膜的原子氧试验研究
- 为了提高碳/环氧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及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本文应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碳/环氧复合材料表面沉积了Al膜,研究了地面模拟空间原子氧环境对碳/环氧复合材料表面镀Al前后的腐蚀、质损及Al膜的附着力、导电性的影响。通...
- 任屏源任妮马占吉肖更竭武生虎
- 关键词:电弧离子镀原子氧
- 文献传递
- 一种滚珠表面镀膜的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表面镀膜的装置。本发明采用将上转盘通过限位孔与固定架固定,而下转盘与旋转轴相连的方式,即下转盘转动,上转盘固定不动,使得滚珠的各表面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不一样,进而导致滚珠的自转,使得直线传播的膜...
- 赵栋才肖更竭马占吉武生虎任妮
- 一种滚珠表面镀膜的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表面镀膜的装置。本发明采用将上转盘通过限位孔与固定架固定,而下转盘与旋转轴相连的方式,即下转盘转动,上转盘固定不动,使得滚珠的各表面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不一样,进而导致滚珠的自转,使得直线传播的膜...
- 赵栋才肖更竭马占吉武生虎任妮
- 文献传递
- 利用离子源掺铁制备多层类金刚石膜被引量:1
- 2008年
- 对离子源进行合理设计,使离子源中的Ar离子溅射产生Fe离子,利用裹挟Fe离子的Ar离子在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进行间歇性注入掺杂,制备多层类金刚石薄膜。这种多层类金刚石薄膜和单层类金刚石薄膜相比,应力从4.5 GPa降至3.9 GPa,摩擦系数从0.14降至0.1附近,同时保持硬度值不变。
- 马占吉赵栋才肖更竭任妮武生虎
- 关键词:类金刚石膜掺铁多层膜力学性能
- 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间隔相对设置有阳极环与阴极环,在所述壳体上还固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阳极环与所述阴极环表面均为圆锥面,所述阴极环包括外阴极环与内阴极环,所述外阴极环与所述内阴极...
- 肖更竭周晖赵栋才马占吉武生虎郑军徐嶺茂桑瑞鹏
- 文献传递
- 掺硅类金刚石膜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8
- 2008年
- 用脉冲电弧离子镀技术,通过调整掺硅石墨靶和纯石墨靶的数量,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硅含量的类金刚石薄膜样品.研究发现:当硅含量达6.7at.%时,类金刚石薄膜的应力从4.5GPa降低到3.1GPa,薄膜的硬度还保持在3600Hv,和没有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的硬度相比,基本保持不变;当硅含量小于6.7at.%时薄膜的摩擦系数相对于未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也保持不变,为0.15.当薄膜中硅含量继续增加时,薄膜中C—Si键的含量增多,导致薄膜硬度和应力都有较大幅度地减小、摩擦系数增大、磨损性能也变差了.
- 赵栋才任妮马占吉邱家稳肖更竭武生虎
- 关键词:类金刚石膜应力力学性能
- 超轻反射镜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反射镜坯体成型:采用热压固化法成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射镜坯体;⑵、反射镜坯体抛光:采用机械抛光技术对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射镜坯体表面进行抛光处理;⑶、反射膜沉...
- 马占吉武生虎肖更竭牟先凯
- 文献传递
- 一种热电防护一体化薄膜结构
- 本发明属于卫星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电防护一体化薄膜结构。所述薄膜由依次位于天线基底上的过渡层、导电层、热控层和防护层组成,过渡层的材料为Cr或Ti;导电层的材料为Au、Ag、Cu或Al;热控层的材料为氧化硅或氧化铝;...
- 周晖赵栋才郑军李学磊马占吉武生虎
- 文献传递
- 卫星用高能激光防护技术发展现状
- 2024年
- 高能激光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卫星在轨安全的威胁。介绍了高能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武器对卫星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对卫星太阳电池阵、相机、星敏感器等光学系统以及热控多层、复合材料推进剂储箱等非光学关键结构防护特点,总结分析了线性光学防护薄膜、非线性光学防护薄膜、相变材料、机械快门、高损伤阈值薄膜和防护罩等各种高能激光防护技术的主要原理、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
- 曹生珠何延春王健成功马东锋左华平王虎武生虎李毅
- 关键词:卫星非线性光学损伤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