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娓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非疾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调查引起本地区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探索应对措施,有效地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减少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三峡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的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例,研究住院患儿的病因构成、日龄、家庭环境及文化程度、院外治疗等情况,分析重庆市新生儿患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非疾病危险因素,以提出该地区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就诊时间、喂养情况、监护人文化、分娩方式、院外治疗情况、出生医院级别、同胎中有高胆红素血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显示,出生医院级别、分娩方式、监护人文化程度、就诊时间、同胎中有高胆红素血症5个指标为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导致新生儿极重度胆红素血症的疾病危险因素,如感染、窒息等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就诊时间、喂养情况、监护人文化等非疾病相关因素却有显著差异,故非疾病因素在导致新生儿极重度黄疸中占据重要地位,需引起高度重视。
- 段娓蒲永莉谭艳鸣王姝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新生儿低血糖61例分析
- 2005年
- 段娓张小蓉
-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期低血糖症对症治疗无症状
- 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2011年至2012年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诊断为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奥美拉唑0.8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治疗组予奥美拉唑2 mg/kg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24 h。结果:两组止血效果比较,显效率治疗组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44.4%,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所需止血时间分别为(1.05±0.05)d和(2.08±0.9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液pH由用药前的(2.19±0.06)上升为用药后4 h的(5.08±0.22);用药后呼吸、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用药前后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肝脏酶学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亦未见增加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结论: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是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高效、安全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段娓谭艳鸣彭周杰
- 关键词:小剂量奥美拉唑新生儿应激性溃疡
- 门诊儿童3124例血铅水平调查
- 2009年
- 段娓何叶
- 关键词:血铅浓度高血铅儿童
-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管理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呼吸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按入院时间编号,奇数设为治疗组,偶数设为安慰剂组。治疗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 CPAP进行早期呼吸支持,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及n CPAP治疗。对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呼吸暂停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率、撤机时间、住院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暂停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使用率、撤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 CPAP应用于VLBW早期呼吸支持,不仅能缩短VLBW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减少呼吸机使用率及使用时间,还能减少BPD发生率,能更好提高VLBW生存质量。
- 谭艳鸣饶钒易明段娓王姝
-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俯卧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研究俯卧位对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需要CPAP辅助通气的中度呼吸窘迫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取俯卧位,对照组取仰卧位,每组患儿按治疗不同时间分为0、1、6、24h4个时段,监测各时段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吸入氧浓度(FiO2)和氧合指数(O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aCO2、FiO2、RR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OI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吸暂停及胃潴留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塞意外脱落及鼻黏膜糜烂的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能有效治疗早产儿中度呼吸窘迫,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更有利于氧合,并可减少呼吸暂停及胃潴留的发生率。
- 段娓易明贾佳
- 关键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俯卧位
-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寻求对颅内出血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发生颅内出血和未发生颅内出血的病例进行20个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部分影响颅内出血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726例进入项目组的早产儿中,共有264例早产儿出现颅内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开展综合主动转运模式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保护因素;本研究发现是否基层医院转运成为独立存在的危险因素。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14例早产儿中共有142例发生颅内出血,其中有88例为348例基层医院中转运,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25.29%,与本院转运的366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14.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于2012年1月开始建立完善新生儿转运网络,实施综合主动转运模式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 012例早产儿中共有122例发生颅内出血,其中有75例为490例基层医院中转运,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15.31%,与本院转运的522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开展综合主动转运模式前、后基层医院转运早产儿中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区域性新生儿三级网络转运系统,采取综合主动型转运模式,可有效降低区域内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 易明饶钒谭艳鸣段娓张晓红
- 关键词:颅内出血转运早产儿
- 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PPHN患儿115例,其中2008-2010年入院的未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48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入院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6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 O2)、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收缩压(SPAP)、氧合指数(OI)等变化,观察前列地尔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6%,高于对照组的60.4%(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4 h、48 h)Pa O2、OI均升高,SPAP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PPHN,能提高Pa O2、OI水平,降低肺动脉压力,疗效肯定。
- 刘渝易明段娓
- 关键词:前列地尔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
-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应用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观察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呼吸支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胎龄28~32周,按无创呼吸支持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CPAP组)]和观察组(即NHFOV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联合CPAP辅助通气,观察组予常规治疗联合NHFOV,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共78例,NHFOV组38例,CPAP组40例。2组疗效比较: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PAP组比较,NHFOV组无创通气失败情况(4例比13例)、无创通气时间[(7.60±1.68)d比(10.75±2.38)d]、氧暴露时间[(12.34±2.66)d比(17.20±4.36)d]、呼吸暂停次数[(1.68±1.57)次/d比(4.80±2.60)次/d]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NHFOV组腹胀发生率较CPAP组降低[13例(34.2%)比25例(62.5%)],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时间明显延迟[(12.65±2.33)d比(7.87±2.70)d],但分泌物黏稠度低[稀薄31例(81.6%)比22例(55.0%);黏稠7例(18.4%)比18例(45.0%)],所致气道梗阻发生少[2例(5.2%)比15例(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鼻损伤发生较少(1例比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OV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应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有望用于治疗有频繁呼吸暂停、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且易梗阻的患儿。
- 杨丽易明彭周杰段娓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多沙普仑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多沙普仑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纳洛酮,治疗组32例在应用纳洛酮的基础上加用多沙普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沙普仑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纳洛酮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姜建渝易明段娓
- 关键词: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