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P53
  • 1篇异型增生
  • 1篇增生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食道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肿瘤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学
  • 1篇贲门肿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核
  • 1篇细胞核抗原

机构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毕伟
  • 2篇安伟德
  • 2篇吴功侃
  • 2篇胡祥
  • 2篇刘革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2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发胃癌胃切除范围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明确多发胃癌的合理胃切除范围。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多发早期胃癌及背景黏膜上分布的异型增生病变的分布状态、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和癌抑制基因产物变异型P53蛋白的阳性率。结果分化型多发早期胃癌与其背景黏膜上的异型增生病变的分布一致,异型增生病变的PCNA阳性细胞率(30.3%)显著高于正常黏膜及肠上皮化生黏膜(7.8%,21.0%),且高度异型增生病变的PCNA阳性细胞率(38.9%)与癌(44.1%)相近。与此同时,变异型P53蛋白在异型增生病变中被发现,并随其异型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分化型多发胃癌及具有高度癌变潜能的异型增生病变主要分布于幽门腺、中间带领域。因此,多发胃癌切除时应将幽门腺领域、中间带领域一并切除。
胡祥毕伟安伟德刘革吴功侃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质P53胃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
胃癌多阶段发生与异型增生关联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胡祥刘革毕伟安伟德吴功侃
关键词:胃癌异型增生
食道、胃接合部癌淋巴流向与淋巴转移的临床、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食道、胃接合部的淋巴流向和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手术中合理的清扫范围。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77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淋巴结的不同清扫范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的...
毕伟
关键词:贲门肿瘤淋巴转移淋巴结切除术淋巴流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