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力
作品数:
17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市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龚立
武汉市儿童医院
皮名安
武汉市儿童医院
王涛
武汉市儿童医院
谢艳丽
武汉市儿童医院
童峰
武汉市儿童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6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7篇
医药卫生
主题
8篇
先天
8篇
先天性
6篇
动脉
6篇
婴幼
6篇
婴幼儿
6篇
先天性心脏
6篇
先天性心脏病
5篇
手术
5篇
主动脉
4篇
动脉弓
4篇
心脏
4篇
术后
4篇
主动脉弓
3篇
心脏病
3篇
婴儿
3篇
婴幼儿先天性...
3篇
手术治疗
3篇
缩窄
3篇
主动脉缩窄
3篇
畸形
机构
17篇
武汉市儿童医...
作者
17篇
汪力
15篇
龚立
15篇
皮名安
12篇
王涛
6篇
谢艳丽
5篇
童峰
4篇
舒龙
3篇
陈义初
3篇
祁海杰
1篇
郑楠楠
1篇
赵亚平
1篇
姚文艳
1篇
孙东明
1篇
林红
1篇
李弢
1篇
王旭
1篇
栾江威
1篇
张兴华
1篇
丁娟娟
1篇
尹薇
传媒
7篇
中华小儿外科...
4篇
中华实用儿科...
2篇
实用儿科临床...
1篇
中华急诊医学...
1篇
华中医学杂志
1篇
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1篇
2018
4篇
2014
3篇
2013
5篇
2012
1篇
2011
1篇
2010
1篇
2009
1篇
2007
共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变迁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调查武汉市儿童医院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武汉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婴幼儿先天心脏病术后并发呼吸机相关相关性肺炎病例,对此类患儿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VITEK2Jr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细菌类别,纸片扩散(K2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0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检出16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9株(前两位是肺炎克雷伯杆菌18.75%,鲍曼氏不动杆菌12.5%);革兰氏阳性球菌6株(链球菌18.75%为主),真菌1株。2011年检出32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24株(前三位是鲍曼氏不动杆菌31.25%,肺炎克雷伯杆菌25%,铜绿假单胞菌6.25%),革兰氏阳性球菌8株(肠球菌12.5%,链球菌6.25%)。2012年检出42株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3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33.33%,鲍曼氏不动杆菌26.19%,铜绿假单胞菌21.42%),革兰氏阳性球菌4株(肠球菌4.76%为主)。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但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最高,对头孢哌N/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自2012年起仅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彬他唑巴坦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多以肠球菌及链球菌为主,葡萄球菌逐年减少,但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优势病原菌为革兰氏氏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且耐药性呈增加趋势,临床应依据细菌病原学及耐药性资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汪力
谢艳丽
龚立
皮名安
王涛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婴幼儿血管环的早期诊治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血管环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16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个月至3.2岁,平均(2.2±1.7)岁。术前均行64排CT胸部大血管及气管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双主动脉弓3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韧带和左迷走锁骨下动脉7例;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无名动脉干1例,左位主动脉弓伴右迷走锁骨下动脉2例;肺动脉吊带3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鸣、呼吸窘迫、吞咽困难及呕吐。手术13例,3例肺动脉吊带患儿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余患儿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加行主动脉悬吊术。结果所有患儿均生存,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1例出现乳糜胸,1例出现左侧声带麻痹。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所有患儿术后2周消化道症状消失,6例患儿术后3个月仍有喘鸣,反复呼吸道感染,2例患儿术后6个月仍有喘鸣,慢性咳嗽。术后1年,仅有1例患儿仍有喘鸣,但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减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对反复出现肺炎、呼吸困难、不明原因喘鸣、吞咽困难等婴幼儿,应高度警惕有无血管环的可能,尽早行CT检查明确诊断,如不合并有其他畸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龚立
皮名安
郑楠楠
姚文艳
王涛
汪力
关键词:
血管环
先天性
主动脉弓
婴儿
肛门闭锁伴主动脉弓中断的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2014年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是一组由染色体22q11.2微缺失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为1/4000。临床表现多为颜面畸形、心脏圆锥隔畸形、胸腺发育不良、唇腭裂、低钙血症及精神行为异常等。
龚立
皮名安
王涛
汪力
陈义初
谢艳丽
关键词:
主动脉弓中断
肛门闭锁
胸腺发育不良
精神行为异常
颜面畸形
奥曲肽在婴幼儿心胸手术后乳糜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婴幼儿心胸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心胸手术后并发乳糜胸15例临床资料,15例分为对照组(9例)和奥曲肽组(6例),两组病例的年龄、体重、术后发生乳糜胸时间等一般资料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糜胸的诊断标准一致。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治疗中乳糜胸引流量的变化、治愈时间等数据。两组的数据用均数及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胸引流量在治疗后72h[(214.4±130.2)ml/d]、1周[(155.5±86.7)ml/d]较治疗前[(256.6±125.2)ml/d]明显减少(t=5.041,4.623;P=0.001,0.002)。对照组胸引流量治疗后2周[(142.3±120.3)ml/d]、3周[(139.4±113.4)ml/d]较治疗前无明显减少(t=2.099,1.745;P=0.069,0.119)。对照组有3例保守治疗无效,其中2例手术治疗,1例死亡。奥曲肽组6例保守治疗成功。胸引流量在治疗后72hi〈88.3±22.2)ml/d]、1周[(51.2±16.7)ml/d]、2周[(19.3±6.05)ml/d]较治疗前明显减少(t=5.227,5.549,6.638;P=0.003,0.003,0.002)。两组胸引流量在治疗72h、1周、2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3,2.900,2.412;P=0.029,0.012,0.031)。两组保守治愈病例术后痊愈时间[对照组(32.8±0.75)d;奥曲肽组(25.2±1.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2;P=0.028)。结论奥曲肽的使用能明显促进婴幼儿术后乳糜胸恢复,应积极使用。
汪力
皮名安
龚立
王涛
关键词:
奥曲肽
乳糜胸
婴幼儿
氨甲环酸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乌司他丁二种药物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心肺转流(CPB)中,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用药组(A组),乌司他丁+氨甲环酸用药组(B组)和对照组(C组)。于肝素化前、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和术后24h分别测定血小板数量与聚集功能、D-二聚体,记录各组术后6h、24h纵隔心包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结果肝素化前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三组无显著差异;CPB停机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活化凝血时间恢复正常校正值时血小板计数C组为(98.0±37.51)×10^9/L,明显低于B组(164.8±42.17)×10^9/L和A组(148.7±46.33)×10^9/L,A、B组转流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C组停机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转流前。三组患儿D二聚体值肝素化前各组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时间段,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6h内出血量分别为(4.6±2.2)ml/kg、(3.9±1.9)ml/kg,比C组(6.5±3.1)ml/kg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输血量(17±10.5)ml/kg显著少于C组(28±16.7)ml/kg。结论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氨甲环酸,抗纤溶作用和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明显,其与乌司他丁协同作用不明显;两药合用可减少术后的引流量、全血及成分血的输入量。
童峰
龚立
汪力
皮名安
舒龙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氨甲环酸
血液凝固障碍
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和/或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并心内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和/或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合并心内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47例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合并心内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为(14.5±5.9)d ,年龄范围为12~28 d;体重为(4.3±2.8)kg ,体重范围为2.6~6.5 kg。主动脉缩窄并心内畸形18例,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合并心内畸形29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42例,合并复杂心内畸形5例(主动脉瓣二瓣化2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Taussig-Bing畸形1例)。15例行扩大端-端吻合术,32例行端-侧吻合术,术中酌情采取自体心包补片、牛心包补片扩大吻合口。结果早期术中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无法脱体外循环,术后死亡3例,1例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床边开胸抢救无效死亡,1例长期呼吸机辅助无法脱呼吸机,最终严重感染导致死亡,1例术后反复气促,呛咳,CT提示左主支气管塌陷,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例术后出现声嘶,随访3个月后基本恢复。42例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3例患儿出现吻合口缩窄,1例上下肢压差〉45 mmHg,术后8个月再次手术矫治,另2例随访中。 结论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应早期诊断,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同时积极手术治疗,术中酌情采取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或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扩大端-端吻合术和/或端-侧吻合术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陈义初
祁海杰
谢艳丽
汪力
龚立
皮名安
关键词:
婴儿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弓发育不良
婴幼儿血管环合并先天性气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环合并先天性气管狭窄的手术方式,以降低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cT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明确诊断的血管环患儿53例,年龄5.0d~2.5岁,中位年龄12.5个月,包括肺动脉吊带,双主动脉弓,右弓合并异常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压迫等。其中12例(男8例,女4例)伴气管狭窄症状。患儿均行手术治疗,8例死亡,出院病例随访3~5年,间隔时间6个月。结果53例患儿分为2组。41例(男25例,女16例)无气管狭窄的患儿行血管环矫治,3例死亡,病死率为7.3%。12例(男8例,女4例)血管环合并气管狭窄患儿,其中7例行选择性血管环矫治,2例死亡;5例行血管环矫治+气管狭窄修补,3例死亡,病死率为41.7%。41例无气管狭窄的病例中,7例有心内畸形,2例死亡。12例合并气管狭窄的患儿,3例存在心内畸形,2例死亡;5例行心脏及气管联合手术,3例死亡,7例行选择性血管环修补,2例死亡。结论血管环合并气管狭窄的患儿,并不均需要同时矫治血管环及气管狭窄。气管狭窄、合并心内畸形均增加了血管环患儿的手术风险,对此类患儿需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王涛
谢艳丽
汪力
龚立
皮名安
关键词:
血管环
先天性气管狭窄
个体化
婴幼儿
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体外管理策略
2009年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COA)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体外循环下采用胸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COA及合并的其它心内畸形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儿中1例单纯COA,23例同时合并其它心内畸形。除1例为分期手术外,其他23例均采取体外循环下深低温方法一期矫治。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死于主动脉插管意外。术后发生短暂肝肾功能障碍3例,短暂高血压2例。所有病例术后无肾功能不全或截瘫等严重的体外循环并发症。结论采用深低温转流技术对矫治COA和合并畸形是安全有效的。
汪力
舒龙
皮名安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心肺转流术
封闭负压引流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伤口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胸部正中切口是心脏外科常规切口,伤口感染是切口术后并发症之一,虽然伤口感染可以通过开放引流、调整抗生素、清创缝合及橡皮片引流等方法最终使患者痊愈,但治疗时间长、花费偏高,且其中部分病例存在感染扩散导致深部感染从而引起严重并发症,我院自2007年对于26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伤口感染患儿采取早期实施清创缝合结合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措施,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汪力
皮名安
龚立
王涛
关键词:
术后伤口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
胸部正中切口
常规切口
腹膜透析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体外循环以及围手术期监护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向婴儿、新生儿方向发展,并逐渐向未成熟儿、低体重儿甚至极低体重儿方向延伸,以前认为在婴幼儿期无法行手术治疗复杂畸形的先天性心脏...
龚立
舒龙
林红
皮名安
王涛
童峰
汪力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