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敏
-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膜技术纯化黑豆皮花色苷的研究
- 2011年
- 为了提高黑豆皮花色苷色素的纯度,本文以平均透水通量和花色苷含量为指标,对膜的型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膜纯化技术纯化黑豆皮花色苷效果明显,且平均透水通量和花色苷含量与膜型号显著相关,最佳用膜为N100-GM-DL,其平均透水通量分别为186.2、109.6、36.9 kg/hm2,花色苷含量分别为0.52、.8、3.5 mg/L。
- 杨小剑沈瑞敏王旭
- 关键词:黑豆花色苷纯化
- 膜技术耦合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京尼平苷
- 本文对京尼平苷的检测、提取、分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分离膜选择、工作特性、清洗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对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及吸附和洗脱条件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1.建立了京尼平苷的HPLC检测方法,确定了以色谱级京...
- 沈瑞敏
- 关键词:京尼平苷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HPLC检测
- 文献传递
- 复合型米糠脂肪替代品的制备工艺及性质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米糠为原料,研究一种复合型米糠脂肪替代品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料比为15∶1、功率400 W、超声处理时间20 min、50℃下搅拌提取时间30 min、高温淀粉酶用量4.8 U/g、95℃下糊化米糠淀粉时间30 min。喷雾干燥后的得率为35%。同时考察了三种不同DE值的脂肪替代品的性质。综合比较可知,DE值为2.45的样品在吸湿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及起泡性等方面表现出更优性质,是一种较理想的脂肪替代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吉义平沈瑞敏雷霖
- 关键词:米糠麦芽糊精可溶性蛋白
- 膜分离技术在麻黄碱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膜分离技术对麻黄碱提取液进行除杂、浓缩,以降低苛化工段NaOH和二甲苯用量,并减少废水产生量。确定一级膜最佳型号为微滤膜Ⅰ,麻黄碱透过率高达98.56%、杂质截留率达27.95%;二级膜最佳型号为纳滤膜Ⅱ,麻黄碱截留率高达100%、滤液可直接回用提取工序;经两级膜处理后提取液体积减少到原来的9.2%,废水量减少85%。
- 沈瑞敏胡兵张莹夏炎陈莹万端极
-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麻黄碱除杂
-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食品产业应用型人才——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9
- 2015年
- 按照国家本科教育的学业内容和标准规定,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和当地现实条件,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及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旨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该专业发展注入活力。
- 张家年范露邱朝坤吉义平丁彩梅沈瑞敏
-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 HPLC法同时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甲基麻黄碱的含量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甲基麻黄碱三种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MS-Ⅱ4.6mm×250m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利用紫外检测器,确定最佳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及盐酸甲基麻黄碱的线性范围均为50~2.5μg.mL-1,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4.51%、95.36%和92.73%。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实现了3种组分的快速同时测定,为有效控制提取物的质量奠定方法学基础。
- 陈莹夏炎韩骁张莹沈瑞敏万端极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紫外
- 微生物发酵麻黄草提取麻黄碱的优化工艺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微生物发酵麻黄草提取麻黄碱,对麻黄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菌丝体接种量10%,料液比1∶1.5,发酵时间20 h,发酵温度38℃。麻黄草发酵后在常压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0)下,麻黄碱的平均提取率为0.9%,较传统高温高压提取工艺提高了25.8%。表明微生物发酵麻黄草可以提高麻黄碱提取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 张莹沈瑞敏夏炎陈莹刘志昌万端极
- 关键词:麻黄草微生物发酵麻黄碱
- 不同分离膜在茶多酚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本文以茶多酚为对象,研究了5μm微滤膜的除杂效果,PP-100超滤膜的澄清效果,NF-500纳滤膜与反渗透膜的浓缩效果并进行比较;考察了各种分离膜的基本操作性能及清洗方法。结果表明:微滤膜除杂效果不明显;超滤膜澄清效果显著;反渗透浓缩对茶多酚的截留率较纳滤浓缩高10%左右,但对其品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 孙艳娟毛志方沈瑞敏黄皓
- 关键词:茶多酚膜技术
- 膜分离技术处理茶叶废水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后所产生的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难以直接用生化法处理。首先采用超滤技术对茶叶废水进行浓缩,以除去胶体等大分子物质,滤液再经反渗透处理可除去小分子溶质。分别考察了操作时间以及膜污染清洗对超滤膜和反渗透膜水通量的影响,并对各阶段浓缩液及滤液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超滤及反渗透处理后,废水的COD由54642.32mg/L降到了96.80mg/L,COD去除率为99.82%,处理后的水质可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到茶叶提取工序,浓缩液可分别制成茶多糖及茶饮料产品,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 孙艳娟杜锐沈瑞敏万端极
- 关键词:超滤反渗透茶多酚废水COD
- 添加剂对酒石酸盐镀铜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研究了一种无氰碱性镀铜工艺。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配方中三乙醇胺(4mL/L)、硝酸铵(1.5g/L)、亚胺类物质hg01(1mL/L)和吡啶类物质hg02(0.5g/L)等4种添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三乙醇胺能改善低电流密度处镀层质量;硝酸铵与铜离子结合能在较宽电流密度范围内参与阴极还原反应,有效抑制析氢反应;hg01优先吸附在阴极高电流密度处与铜离子产生强配合作用,能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有利于产生细微晶粒;hg02能在电极表面吸附,增大了铜沉积过程的极化作用,有效改善了中电流密度区镀层的整平性和脆性。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该铜镀层表现出(111)晶面的择优取向。该工艺具有良好的镀液及镀层性能,镀层厚度中等,适合用于铁基片上打底。
- 占稳胡立新沈瑞敏程骄欧阳贵陈雪梅
- 关键词:镀铜添加剂循环伏安法表面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