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庆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急性
  • 2篇蛋白
  • 2篇营养
  • 2篇营养代谢
  • 2篇突变
  • 2篇前白蛋白
  • 2篇卒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老年急性脑梗...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突变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白蛋白
  • 2篇补体
  • 2篇补体C3
  • 1篇蛋白尿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研究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洪庆
  • 4篇蔡海波
  • 3篇金友雨
  • 2篇王焰兵
  • 2篇张力三
  • 1篇胡兴越
  • 1篇江志开
  • 1篇吴锋
  • 1篇臧秋玲
  • 1篇曾爱平
  • 1篇周辰珩
  • 1篇金莹
  • 1篇何旭东
  • 1篇章立
  • 1篇陈寅
  • 1篇冯忠

传媒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代谢的变化及与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发病48 h内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估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入院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检查患者营养相关物理指标包括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和上臂肌围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前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补体C3和皮质醇水平。营养代谢紊乱严重程度用入院第7天与入院第1天营养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值的差值表示。所有患者在病程6个月时进行回访,以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评估卒中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入院后患者的物理指标包括体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和上臂肌围无明显变化。入院第7天患者血清前白蛋白(198.8 mg/L ±20.3 mg/L)和补体C3(0.6 g/L ±0.1 g/L )较入院第1天(分别为286.7 mg/L ±23.8 mg/L和1.0 g/L ±0.1 g/L )明显下降( P <0.05),超敏 C 反应蛋白(24.1 mg/L ±5.2 mg/L)和皮质醇(495.2 nmol/L ±39.5 nmol/L)较入院第1天(分别为5.1 mg/L ±1.2 mg/L和396.4 mol/L ±41.3 mol/L)明显上升( P<0.05)。入院第14天超敏C反应蛋白(13.2 mg/L ±4.5 mg/L)和皮质醇(463.4 nmol/L ±32.1 nmol/L)仍明显高于入院第1天( P<0.05),但较入院第7天有所下降,前白蛋白(259.2 mg/L ±22.8 mg/L)和补体C3(0.8 g/L ±0.2 g/L)与入院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NIHSS分值及改良Rankin评分值均与营养代谢紊乱程度有关( 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存在明显营养代谢紊乱,其严重程度与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均相关。
洪庆张力三陈寅何旭东胡兴越
关键词:卒中C反应蛋白质补体C3前白蛋白
浙江沿海一家系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基因突变检测与临床表现
2009年
目的探讨浙江沿海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基因突变检测与临床表现。方法对该家系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等辅助检查资料分析,并与10名家系中未发病成员及12名非血缘的健康人进行SCA3/MJD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数目比较。结果家系18例患者均为SCA3/MJD型,同时检测出家系中未发病对照组有2例为SCA3/MJD型基因携带者。产物测序结果家系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CAG重复数为14~27次;SCA患者CAG重复数为67~82次;SCA3/MJD携带者CAG重复数为28—45次。在现存三代18例患者中,每代均有患者,男女均受累,起病年龄平均38岁,以行走不稳、动作笨拙和言语含糊为突出表现,MRI检测结果小脑、脑干明显萎缩。结论在我国沿海存在SCA3/MJD家系遗传。临床均以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突出,CAG重复数目检测可为基因诊断和症状前诊断提供依据。
金友雨曾爱平蔡海波吴锋冯忠洪庆章立江志开
关键词:脊髓小脑变性基因三核苷酸重复扩增
老年急性脑梗死与微量蛋白尿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与微量蛋白尿关系。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温岭医院收治的169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05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及微量蛋白尿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提示微量蛋白尿是引起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警惕老年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存在。
金友雨王焰兵蔡海波洪庆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微量蛋白尿老年
营养代谢化学指标在脑卒中的变化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营养代谢化学指标在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纳人80例2013年2-9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8h内住院,其中脑梗死50例,脑出血30例。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 cale。NIHSS)评估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监测营养代谢情况。监测指标主要为超敏C-反应蛋白、补体C3、前白蛋白以及皮质醇。结果脑卒中患者人院后各化学指标出现明显的变化。人院第7天患者前白蛋白和补体C3水平较入院第1天明显下降(P〈0.05),超敏CRP和皮质醇水平明显上升(P〈0.05)。入院第14天,超敏CRP和皮质醇水平仍明显高于人院第1天(P〈0.05),但较人院第7天有所恢复,前白蛋白和补体C3水平与人院第1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疾病进程第30天各指标基本恢复基线水平。NIHSS分值与营养代谢紊乱严重程度相关。脑梗死患者与脑出血患者的各指标曲线无明显差异。结论C-反应蛋白(超敏CRP)、补体C3、前白蛋白和皮质醇水平等化学指标能较好反映脑卒中营养代谢变化。其在脑卒中患者中呈时间依赖性,在发病的急性期变化最为明显,提示在脑卒中急性期存在明显的营养代谢紊乱,并且代谢紊乱与人院卒中严重程度相关。
洪庆张力三
关键词:脑卒中补体C3前白蛋白皮质醇
浙江温岭帕金森病线粒体DNA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温岭散发性帕金森病(PD)线粒体DNA(mtNDA)基因突变与国人散发性PD相关性。方法对88例散发性PD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人的基因位点G1719A、G4580A、C7028T进行扩增,将其异常结果进行基因测序,确定基因突变发生位点。结果在PD患者G1719A附近有4例1711(G→A)1738(A→G),3例1738(A→G),1例1664(G→A)突变;在G4580A附近有1例4476(A→G),1例4638(A→G),1例4651(-→T)突变;在C7028T附近有1例6984(C→T),1例6979(G→C)6984(C→T),3例7083(C→-),4例6963(G→A),1例6910(C→A)突变,共发现11种突变类型,对照组无发现突变位点。结论散发性PD患者存在线粒体基因位点突变,预示线粒体基因突变参与了PD的发病过程。
周辰珩金莹洪庆蔡海波臧秋玲
关键词:帕金森病突变
老年急性脑梗死早期肾功能损害临床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蛋白尿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本院收治的4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2次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微量蛋白尿组患者2周后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提示微量蛋白尿是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应引起重视。
金友雨蔡海波王焰兵洪庆
关键词:早期肾功能损害急性脑梗死严重并发症脑梗死患者肾功能障碍常见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