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玉
- 作品数:83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送气快照成像光路的电动磁力传输机构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气快照成像光路的电动磁力传输机构,包括磁力传输机构、电动传输机构和透镜组系统。使用时,当电动传输机构中的步进电机(11)运转,带动螺旋丝杠(13)旋转,配套的螺旋丝杠螺母(12)带动磁力传输机构中的外磁...
- 洪文玉程均
- 文献传递
- HL-1装置刮离层的金属杂质分布
- 1991年
- HL-1装置运行期间,石墨收集探针收集了刮离层中的金属杂质沉积;利用俄歇电子谱仪(AES)和X射线光电子谱仪(XPS)分析了探针表面层的金属杂质组份分布及深度分布。给出了HL-1装置放电期间刮离层中总的金属重杂质流通量为5.3×10^(13)cm^(-2)·s^(-1)。
- 洪文玉关红宇
- 关键词:托卡马克金属
- HL-2A装置的ECRH实验和偏滤器特性被引量:7
- 2007年
- 用HL-2A装置下偏滤器靶板上的14组嵌入式静电三探针阵列和外偏滤器室的电动扫描四探针组,测量了同一环向截面的内外中性化板上的电子温度、密度、悬浮电位及其分布,以及电子回旋加热(ECRH)实验期间的等离子体行为。研究了偏滤器中等离子体参数的分布及非对称性以及等离子体的形成、物理特性和改善粒子的约束特性。
- 洪文玉严龙文钱俊赵开君程均罗萃文徐征宇
- 关键词:偏滤器
- 托卡马克装置强场侧扫描探针系统
- 本发明属于托卡马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托卡马克装置强场侧扫描探针系统。解决托卡马克装置强场侧边缘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问题。轴通过轴承、轴承套装配到固定支架上,线圈及线圈框架和探针固定架连接管分别装配到轴上,线圈及线...
- 洪文玉严龙文
- 文献传递
- HL-1M装置上低混杂波电流驱动实验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本文介绍了在HL-1M装置上进行的低混杂波电流驱动(LHCD)实验研究。在LHCD期间粒子约束明显改善,用LHCD实现了对MHD扰动的完全抑制,电流驱动效率随等离子体电流增大而增加。在高密度条件下,发现了低混杂波对离子的大幅度加热。实验发现,约束的改善总是伴随着等离子体极向旋转的增加和边沿等离子体的饱和离子流的降低以及扰动的抑制。分析表明,粒子约束改善的机理与LHCD期间的径向电场再分布有关。
- 刘永李晓东饶军薛思文宣伟民袁勇洪文玉
- 关键词:低混杂波电流驱动托卡马克
- HL-2A装置带状流和湍流模数分布及其探针系统
- 2009年
- 利用往返式朗缪尔探针组在HL-2A装置等离子体边缘首次同时观测到明显的低频(f=0~5kHz)和测地声模(f=16kHz)带状流的极向和环向对称性(m^0,n^0),径向结构及其传播特征。并同时推算出流的径向波矢(Kr-LF=0.6 cm-1,Kr-GAM=2cm-1)。双谱分析的结果表明低频和测地声模带状流的形成可能都是由于高频湍流和这种流之间的非线性三波耦合引起的。初步研究了电子回旋加热功率和边界安全因子引起带状流幅度的变化。此外,也观测了带状流幅度在径向方向的改变。
- 洪文玉赵开君严龙文董家齐程均钱俊
- HL-1M装置第一壁的硅化和锂涂覆被引量:3
- 1998年
- 用SiH4与He混合气体辉光放电和真空室原位蒸锂并借助He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对HL-1M装置的内壁,分别进行硅化和锂涂覆。这些处理进一步降低了硼化后装置的杂质和辐射功率损失,对氢有强抽气效应和低再循环特性,为多发弹丸注入、低混杂波电流驱动和长脉冲放电等物理实验取得重大成果提供了重要条件。
- 张年满王恩耀王明旭洪文玉崔成河王志文严东海
- 关键词:硅化等离子体杂质托卡马克
- HL-2A装置的边缘参数测量被引量:4
- 2005年
- HL-2A装置中平面边缘的等离子体特性通过磁力传动的马赫/雷诺协强/朗缪尔10探针组进行了研究。10探针组安装在可径向向里和向外移动,并可绕轴旋转360o的传动杆上,用于测量主等离子体边缘的温度、密度、悬浮电位、空间电位、径向和极向电场、湍流的雷诺协强、径向和极向等离子体流速及其径向分布。HL-2A装置的实验结果表明,边缘等离子体扰动诱发的雷诺协强产生了边缘极向流;雷诺协强的径向梯度驱动带状流抑制了湍流输运。
- 洪文玉严龙文王恩耀潘宇东钱俊李伟崔正英罗萃文
- 关键词:HL-2A装置
- HL-1M装置等离子体转动的数值研究
- 1998年
- 根据标准新经典理论及其推广的等离子体转动理论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ROTATECODE。在HL-1M托卡马克常规运行参数下,数值研究了主离子与杂质离子的环向转动速度和极向转动速度。在边缘区,计算结果与Mach探针的实验测量结果合理地相符。这些工作对实验方案的选定和测量数据的分析有参考和启发作用。
- 彭利林严龙文张锦华洪文玉
- 关键词:新经典理论托卡马克
- 聚变等离子体加料的新方法: 超声束流注入被引量:5
- 1998年
- 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是一种新的托卡马克加料方式,其性能介于喷气和弹丸注入之间。氢分子束的速度可超过500m·s-1,注入深度10cm以上。dne/dt=2.9×1020m-3s-1。最高电子密度达到ne=8×1019m-3,而杂质浓度相对下降。电子密度峰化因子Qn上升至1.65。能量约束可在长时间(t=350-400ms)内获得改善,电子温度呈中空分布。与常规喷气加料相比,能量约束时间增加10%-30%。
- 姚良骅唐年益丁玄同董贾福李可华施明亮傅荟文洪文玉崔正英刘德权冉利波王恩耀
- 关键词:超声分子束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