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鹰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氧同位素
  • 2篇散射计
  • 2篇同位素
  • 2篇环流
  • 1篇散射
  • 1篇散射系数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水团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台湾海峡南部
  • 1篇热带
  • 1篇热带西太平洋
  • 1篇西太平洋
  • 1篇夏季
  • 1篇陆架
  • 1篇南海东北部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 1篇雷达

机构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洪鹰
  • 2篇孙瀛
  • 2篇洪阿实
  • 1篇李立
  • 1篇郑淑卿
  • 1篇王明亮
  • 1篇黄耀生

传媒

  • 3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热带海洋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94年夏季南海东北部海水氧同位素分布特征被引量:3
1997年
南海东北部海区1994年夏季海水氧同位素示踪物分析结果表明:氧同位素δ18O值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区环流的某些特征。δ18O值在垂向上表现出表层低正值,次表层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的特点。δ18O值的断面分布与平面分布为东沙群岛附近流环的存在提供了同位素示踪物证据。此外,对δ18O值与盐度、温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洪阿实洪鹰王庆春柯经堂黄耀生刘燕
关键词:氧同位素环流
岸基C波段和X波段雷达观测海面后向散射系数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给出了1992年4月中旬在浙江宁波北仑港进行的岸基X波段及C波段观测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σ°现场实验的部分结果,并对σ°、入射角θ、风速U及相对方位角X的关系作了讨论。实验表明,当风速在2.2~11.5m/s时,对于HH、VV及HV极化:(1)当20°≤θ<65°时,对于X波段和C波段,σ°和exp(θ/θ。)成正比,且θ。在5°~8°之间;(2)对于X波段,当θ≤65°时。σ°比于Ur,在45°入射角VV极化时,r=1.49;(3)σ°在逆风时接近最大,在侧风时接近最小。
洪鹰孙瀛罗邦煦白桂欣郑淑卿
关键词:海面风场散射计海面雷达观测
散射计风反演算法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由于缺乏散射计的σ°资料及相应的海面风数据,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反演算法及多解消除步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NSCAT散射计的设计参数,采用常用的反演算法进行模拟,约有70%的第一解是真实解。经过平滑处理之后约有95%反演解达到了散射计的设计精度,即风速误差<2m/s或10%(取大者),风向误差<20°。
洪鹰孙瀛
关键词:反演算法数值模拟散射计
台湾海峡南部及附近海域夏季的陆架-陆坡锋被引量:17
1999年
根据1994年8~9月在南海东北部开展的环流调查合作研究的现场 数据,发现并初步讨论了台湾海峡南部及附近海域夏季所存在的陆-陆坡锋的情 况,着重指出夏季的波折锋的结构较冬季更为复杂,其强度和范围也有所增加。
洪鹰李立
关键词:环流台湾海峡水团
热带西太平洋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根据1991年WOCE首航中从热带西太平洋采集的水样的δ18O数据,论述了该海区的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氧同位素的平面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的基本特征,提供了北赤道流和黑潮源地的同位素示踪物证据。此外,还对δ18O值的垂直分布、断面分布,及δ18O值与盐度、温度、溶解氧相互关系等进行初步探讨。
洪阿实王明亮高仁祥洪鹰
关键词:海冰氧同位素西太平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