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文 作品数:6 被引量:29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探析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 被引量:18 2013年 本文通过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的分析,探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发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教师面临教育困境——建构或调用已有实践性知识——以行动应对困境(试误)——强化实践性知识模块或重新建构实践性知识模块以至成功解决问题;第二种方式是观察其他教师的成功授课——探究其成功背后的实践原则和意象——经由反思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这两种方式的发现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林一钢 潘国文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师教育 教师意象在实习前后的变化——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对师范生进行个案研究,本研究认为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前与实习中具有不同的教师意象。文章重点探究了试讲环境和实习场景分别于实习前后对师范生教师意象形成的影响,在揭示师范生教师意象变化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的改进对策。 潘国文 罗丹关键词:师范生 教育实习 实践性知识 理论与实践的激荡——师范生在实习场景中何以趋向保守 被引量:2 2012年 艾尔贝兹(Elbaz,1981)认为教师以独特的方式拥有一种特别的知识,她把这种知识称为"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它是依据实际情境为导向的知识,具有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是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知识。[1]Elbaz把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从抽象到具体分为意象(image)、实践原则(practical principle)、实践规则(rule of practice)三个不同层次。这个结构成为了后续许多学者研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参照框架,本文亦基于Elbaz的分析框架,采用了个案研究的策略。 潘国文关键词:师范生 实践性知识 实习场 实习生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基于实习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重要阶段。文章选取了教育实习这一关键场景中的个案进行研究,以叙事的方式分析了其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研究发现,师范生教学意象的形成主要源于家庭生活经历、中学受教经历、大学师范教育及自我反思和对理想教学的期待,而并非产生于教育实习中;教学情境的不同导致了教学方法的转变。研究建议,要重视师范生生活史中教育知识、信念的揭示;个体经验透过自我反思有助于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潘国文关键词:师范生 实践性知识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个案研究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生成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随着教师研究转向对教师决策与教师思维的关注,教师个体理论研究的兴起,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认识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 潘国文关键词:师范生 教育实习 实践性知识 文献传递 实习生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实习生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实习生进入实习场景前就形成了稳固的教学意象,并在实习中得以保持;实习生于实习前后具有不同的实践原则与实践规则。影响实习生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因素有生活经验、实践体验、受教经历、师范教育、学生特质、实习场景、教学反思等。研究建议,重视实习生生活史中实践性知识的揭示;营造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提高实习生在现实压力之下根据先进教育理念来发展实践性知识;加强实习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以发展实践性知识。 潘国文关键词:实习生 教师实践性知识 影响因素 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