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仁伟

作品数:42 被引量:49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地震
  • 14篇裂带
  • 13篇断裂带
  • 8篇发震
  • 7篇断层
  • 6篇东昆仑
  • 5篇地表破裂
  • 5篇第四纪
  • 5篇东段
  • 5篇东昆仑断裂
  • 4篇东昆仑断裂带
  • 4篇震源
  • 4篇晚第四纪
  • 4篇发震构造
  • 3篇地貌
  • 3篇地震地表破裂
  • 3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危险
  • 3篇形变
  • 3篇强震

机构

  • 39篇中国地震局地...
  • 10篇中国地震局
  • 4篇青海省地震局
  • 4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甘肃省地质调...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42篇熊仁伟
  • 22篇杨攀新
  • 19篇胡朝忠
  • 11篇任金卫
  • 9篇陈长云
  • 9篇付俊东
  • 8篇刘琦
  • 7篇张军龙
  • 7篇冯蔚
  • 6篇苏鹏
  • 5篇田勤俭
  • 5篇李小强
  • 5篇梁朋
  • 4篇李文巧
  • 4篇邵志刚
  • 4篇李智敏
  • 3篇王林
  • 3篇李长军
  • 3篇徐岳仁
  • 3篇陈丹

传媒

  • 13篇地震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第四纪研究
  • 3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地震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9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昆仑断裂东端塔藏断裂压剪活动与高原隆升作用讨论被引量:17
2017年
塔藏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端,横贯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原内部和边缘,因属于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运移的东北侧边界带,其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和滑动速率对认识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模式极端重要。本文综合SPOT、中巴资源卫星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利用冲沟、山脊、断错河流阶地、断层槽谷、反向坎等地震地貌的识别,开展详细的断错地层、地貌研究和系列年代学样品采集测试,对塔藏断裂的精细几何展布、晚第四纪活动性质、滑动速率进行详细分析。塔藏断裂自西向东可分为青藏高原内部的罗叉段、青藏高原边缘的东北村段和马家磨段,各段走向依次为113°、142°、130°,逐渐向南偏转,晚第四纪的活动表现为分段性和多期性。罗叉段全新世以左旋剪切走滑为主兼挤压活动,左旋走滑速率为2.43~2.89mm/a左右,最新地表断错事件发生在0.66±0.04ka BP以来,断层面表现出走滑断层的近垂直和张裂并发育充填楔的典型特征,塔藏断裂为东昆仑断裂系东延的主要断裂之一;马家磨段也为全新世活动断层,距今9.0±0.8ka的地层被断错,而且断层面北倾达58°。因此,对比分析塔藏断裂各段活动特征可见,西部以水平剪切运动为主,而东部走滑运动分量逐渐变弱,断面北倾、北盘上升导致的垂向分量逐渐变大。东昆仑断裂带及塔藏断裂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向东规则减小,并转化为横向逆冲作用和高原隆升,符合"叠瓦状逆冲转换—有限挤出模型"的特征。
胡朝忠任金卫杨攀新熊仁伟陈长云付俊东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带滑动速率
安丘—莒县断裂小店—大店段断层活动证据及断层泥分布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郯庐断裂带最新活动的断层分布于潍坊至嘉山一带,而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的重要活动断裂之一。基于地质考察、高密度电法探测和钻孔联合剖面,对安丘—莒县断裂小店—大店段断层活动证据及断层泥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地质考察发现紫红色砂砾岩逆冲到全新世耕植土上方,两者之间发育断层泥带,断层泥内含少量角砾岩,为全新世活动逆断层。高密度电法探测结果表明断层通过位置电阻率差异明显。钻孔联合剖面揭露的地层:全新世耕植土、全风化砂质泥岩、强风化砂质泥岩、碎裂岩、断层泥带及中风化砂质泥岩。钻孔K1和K2揭露深灰色断层泥带,倾向西,倾角约为74°,厚度约为13.9m,与南侧出露的断层泥带产状相协调。工作区范围内,发育多处褶皱、破碎带和断层泥带,断层表现为全新世逆断层性质。
付俊东王志才熊仁伟王雷张广成夏暖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断层泥高密度电法钻孔联合剖面
2014年2月12日于田M_S7.3地震前后的微震活动集中区及对地震危险区的可能指示被引量:2
2015年
2001年以来,在巴颜喀喇地块周缘相继发生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2年芦山7.0级地震等。对比分析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相同时间长度内,与其地球动力学上相关区域的地震应变释放强度变化特征,发现该地震发生之后,龙门山地区、巴塘地区、温泉盆地西侧南北向谷地的地震应变释放明显增强,第一个地区发生了汶川地震,第二个地区与玉树地震的发生相关,说明巴颜喀喇地块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上发生地震破裂后,其南侧的物质向东南运移,将构造变形集中在龙门山构造带上,并在其上发生破裂。该震例说明基于地震地质背景分析、找出的地球动力学上相关联的地震活动增强区域是中长期破坏性地震的易发区。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后,阿尔金断裂带东部与祁连山构造带交汇地区的地震频度和地震应变释放明显增强,该区域的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胡朝忠陈丹杨攀新熊仁伟李长军
关键词:地震危险区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震构造浅析被引量:2
2024年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受青藏高原向NE向扩展挤压作用的影响,区域发育两组较为典型的断裂构造:NWW向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是活动块体运动边界,另一组NNW向右旋走滑断裂则发育在块体内部构成次级块体边界。此次积石山6.2级地震就发生在NWW向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裂带和NNW向日月山右旋走滑断裂带之间的大型挤压阶区内,初步判定其发震构造为以逆冲作用为主的拉脊山断裂带东南段的积石山东缘断裂。余震展布范围严格限制在黄河以南的积石山东麓大河家第三系盆地内,根据黄河以北拉脊山和以南的积石山山脊线及坡折带存在较大不连续性,且沿黄河南岸发育较明显的断层三角面等构造地貌特征,推测沿黄河发育有一条调节区内挤压变形差异的横向断裂。断裂切断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东南段,使积石山东缘断裂成为一个长度不足40 km的独立活动段,判定原震区近期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杨攀新熊仁伟胡朝忠高原
关键词:发震构造青藏高原东北缘
六盘山东西两侧第四纪以来构造差异隆升速率递变性被引量:10
2015年
河流阶地作为第四纪以来较新的沉积地貌单元,在研究区域构造隆升和区域断裂活动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前人对六盘山东西两侧黄河、渭河及泾河地区阶地研究成果,借用古地磁及。14C等方法测定阶地形成年龄和实测阶地拔河高度已有数据,引进构造差异隆升速率(△Ur)参数来反映区域构造隆升强弱。通过对兰州黄河阶地、陇西渭河阶地与泾河阶地的构造差异隆升速率对比研究表明,第四纪以来,兰州黄河阶地与泾河阶地4个期次平均构造差异隆升速率(△UT)分别为76.87mm/ka、42.88mm/ka、421.06mm/ka和1050mm/ka;平均值为397.70mm/ka;陇西渭河阶地与泾河阶地3个期次内(△UT)分别为177.37mm/ka、171.83mm/ka和168.27mm/ka;平均值为172.49mm/ka。说明六盘山西侧总体活动性要强于六盘山东侧,同时六盘山构造带北段较南段活动性强,并有逐渐增强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六盘山西侧区域系列NWW、NNW活动构造发育对应力的转换和吸收占据重要位置,而六盘山东侧依附于较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对区域应力的转换和吸收不明显。
李小强任金卫杨攀新熊仁伟胡朝忠苏鹏李长军
关键词:河流阶地第四纪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M_(W)7.8帕扎尔哲克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分析
2023年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连续发生2次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系统解译了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地表破裂空间分布,结合野外科考验证、基于立体像对生成的高分辨率数字地表模型及余震精定位数据,对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进行分析。该次地震地表破裂主要沿先前断层迹线发育,总长度约为320 km。地表破裂位置地貌特征、野外典型位置调查结果及余震精定位结果均显示该次地震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局部伴有小规模垂向运动。最大左旋位移位于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帕扎尔哲克段,蒂尔克奥卢以南地表破裂逐渐不连续,左旋位错不明显。
梁朋田勤俭徐岳仁周晓成熊仁伟李文巧
关键词:地表破裂
云南龙蟠—乔后断裂剑川段古地震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详细的野外考察,发现龙蟠—乔后断裂带剑川段晚第四纪以来长期活动,横跨断裂的水系左旋断错量可分为40m、140m、550m、1040m四个等级。经详细考察后选择后菁拉分盆地开挖探槽。探槽揭示了两次M>6.5古地震事件:一次发生在10010±40a B.P.之前;另一次发生在6130±40aB.P.和6320±40aB.P.之间。结合前人研究,分析得出剑川盆地全新世以来发生了3次M>6.5的地震,发生时间分别为1751年、6230±130aB.P.和10737±468aB.P.,其重复间隔约为5300a。由于1751年剑川6级地震相对于前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偏小,而且其离逝时间较前一次要明显长一些,故本段的地震危险性仍值得关注。
汤勇胡朝忠田勤俭王林杨攀新熊仁伟
关键词:古地震复发间隔
江苏省泗阳浅层沉积结构的微动H/V谱比法探测被引量:2
2022年
江苏省泗阳地处郯庐地震带内,存在一定的地震灾害风险。地震场地放大效应是加重地震灾害的重要因素,与浅层结构密切相关。文中基于217个微动观测的H/V谱比法结果,研究江苏省泗阳县城的地震场地效应和浅层沉积结构。H/V峰值频率分布结果表明,泗阳研究区地震场地的共振频率介于0.6~1.8Hz之间,有明显的起伏变化;对应的浅层沉积厚度为30~200m,整体上表现为中部浅、向东西两侧逐渐加深的特征,其中中部城区浅层沉积厚度为30~70m,东南角最厚;浅层沉积在NNE走向有显著的深浅交替条带,与海泗断裂带的位置和走向基本一致。与区内2条浅层反射地震勘探剖面进行对比发现,微动方法获得的基岩起伏形态较为可靠。通过微动H/V谱比法得到的沉积结构和场地响应特征,能够为泗阳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小区划提供有益参考。
彭菲王伟君熊仁伟吕晓健闫坤孙鑫喆耿爽寇华东
嘉黎断裂带中段流域地貌形态指数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2024年
本文以嘉黎断裂带中段(尼屋乡—古乡段)为研究对象,利用3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提取435条支流流域标准化陡峭指数(ks)、 43条支流河谷宽高比指数(VF)、 55个流域面积-高程积分指数(HI)、 10条支流河道纵剖面和裂点。依据不同河段的河流标准化陡峭指数和沿河道纵向剖面的一系列裂点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划分出流域上游、下游南侧与下游北侧三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上游ks值与HI值均低于下游,而VF值高于下游。这些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尼屋乡—古乡段下游区域构造抬升活动强烈,而上游区域抬升则相对较弱。尼屋乡—古乡段下游选取南北两侧各5条支流分析,遥感解译结果显示断裂大致沿河谷南侧展布,多与南侧一级支流低海拔裂点发育位置相当。结合野外断裂剖面调查和测年结果分析,认为断裂中段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或晚更新世晚期,除右旋走滑活动外,还伴有显著的逆冲挤压性质,其原因是断裂中段位于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正北侧,推测断裂除羌塘块体向东运移影响外,逆冲作用是受构造节持续向北推挤作用的结果。
黄峰熊仁伟林敬东赵峥杨攀新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
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5.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浅析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在分析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5.7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特征、震害分布基础上,结合区域第四纪地层分布成因特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对三维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断层地貌解译分析,认为此次5.7级地震是北西向永宁断裂正断为主活动的结果。该断裂在影像上线性延伸,断层崖发育,其晚第四纪活动性对建立区域新构造变形模式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胡朝忠杨攀新熊仁伟
关键词:地震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震害分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