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浩明
- 作品数:173 被引量:3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野外简易式跳蚤诱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简易式跳蚤诱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内部设有诱捕组件,诱捕组件包括诱捕槽、放置槽、防护盖、万向管和诱捕灯,诱捕槽和放置槽分别开设在机体内部的两侧,诱捕槽的一侧固定设有防护盖,防护盖的顶...
- 郭文涛加洛冯建萍吴海生吴树声宋成玺张青雯张雪飞何多龙崔百忠田富彰祁芝珍陈芝正倪斌陶元清朱文涛郭鹏曾诚李生庆胡国元周奎章米宝玉熊浩明栗冬梅李寿江石燕赵阳马林德谷昕玥松万方
- 文献传递
- 用SPSS软件计算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_(50))被引量:43
- 2013年
- 目的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方法将鼠疫菌测毒数据输入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用SPSS 21.0进行秩和检验得出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与改良寇氏法计算鼠疫菌LD5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的方法,可同时计算出LD50的95%置信区间(CI)和接种菌量的95%置信区间(CI)。结论 SPSS 21.0软件可用于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直观和方便的特点。
- 熊浩明魏柏青魏荣杰杨宁海祁美英靳娟金泳何建代瑞霞
- 关键词:鼠疫毒力
- 1995-2014年德令哈市鼠疫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德令哈市1995-2014年鼠疫流行势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xcel软件分析1995-2014年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库、鼠疫监测和鼠疫疫源地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14年德令哈市从各种染疫动物及媒介昆虫体内分离鼠疫菌50株,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占36.0%(18/50);其次为斧形盖蚤,占30.0%(15/50)。1996年从藏系绵羊体内分离到1株鼠疫菌。动物鼠疫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6~9月,高峰期为9月。20年间人间鼠疫疫情除1995年发生一起传入性人间鼠疫外,其余年份均未发生人间鼠疫。结论虽然德令哈市鼠疫疫情看似平稳,但仍处于活跃势态,鼠疫疫情仍然严峻,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 金泳杨晓艳何建戴瑞霞赵海红辛有全熊浩明吴海莲李君魏柏青
- 关键词:鼠疫疫源地流行病学
- 莫西沙星治疗豚鼠实验感染鼠疫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豚鼠实验感染鼠疫的疗效。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成人剂量,用动物折算系数法换算成豚鼠每日用药剂量,莫西沙星治疗组10只豚鼠,对照组10只豚鼠。鼠鼷部皮下注射鼠疫菌141株1×10;cfu/ml,于感染后24 h开始皮下注射莫西沙星治疗。实验组动物连续用药9 d,停药后观察9 d,对照组每日进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并观察,不进行治疗。结果莫西沙星治疗组动物经治疗后全部存活,治愈率为100%,治疗组动物在停药后继续医学观察9 d处死解剖,鼠疫细菌学培养阴性;对照组动物分别于感染后3~7 d死亡,死亡率为100%,解剖后各脏器均分离到鼠疫菌,为特异性死亡。结论莫西沙星可用于鼠疫的治疗和预防。
- 杨晓艳何建辛有全张琪李胜靳娟杨建国熊浩明辛文媛代瑞霞
- 关键词:鼠疫莫西沙星疗效耐药性
- 青海高原鼠疫菌DFR分型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青海高原鼠疫菌DFR分型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对分离到的青海省839株鼠疫菌,根据鼠疫菌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分型,使用23个DFR和PMT1(质粒验证引物)的扩增引物,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并运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鼠疫菌基因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 839株青海省鼠疫菌共包括11个基因型,即1b、5、7、8、10、14、21、30、32、44、36,其中32、44、36型为新基因型,青海高原以5型和8型为主,祁连山南麓和青海湖环湖地区的菌株绝大多数属于基因型8型,占56.14%(471/839);位于青南高原的菌株,其基因型主要为5型,占23.12%(194/839)。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基因组型全部为14型,占1.19%(10/839)。结论在青海省分离的鼠疫菌中,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基因型以5型和8型为主,青海田鼠疫源地鼠疫菌以基因型14型为主。
- 杨晓艳魏柏青辛有全靳娟何建熊浩明魏荣杰祁美英李存香金泳代瑞霞
- 关键词:鼠疫菌GIS疫源地
- 兴海县2011—2015鼠疫防控工作浅析
- 2017年
- 为掌握兴海县动物鼠疫流行态势,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2011—2015年兴海县鼠疫鼠疫疫源地监测与灭獭工作数据,鼠疫细菌学检测和鼠疫血清学检测数据。结果表明:2011—2015年,兴海县鼠疫监测总面积86500hm^2,平均旱獭密度0.014匹/hm^2,低于鼠疫疫源地稳定控制标准(0.1匹/hm^2);用细菌学方法检测动物脏器1596份,其中,旱獭脏器1308份(自毙旱獭脏器13份),检查媒介177只,均未分离到鼠疫菌;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动物血清1515份,鼠疫F1抗体阳性血清1份。兴海县仍存在鼠疫流行和远距离传播的风险,应持续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强化疫源地灭獭工作。
- 项周杰代瑞霞冯建萍杨建国魏荣杰张爱萍孔繁贞熊浩明魏柏青
- 关键词:鼠疫疫情控制
- 青海省海南州1958—2021年人间鼠疫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针对鼠疫防控出现的新特点,分析青海省海南州1958—2021年人间鼠疫流行状况,为制定更科学的鼠疫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库中海南州的病例资料,应用Excel 2010与Arc-Map 10.2软件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州人间鼠疫疫情的年际变化与流行趋势、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鼠疫病例分型和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州在1958—2021年共发生人间鼠疫35起,报告病例127例(男性99例,女性28例),死亡39例,病死率为30.71%(39/127);民族以藏族居多,占总病例数的62.99%(80/127);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5.83%(109/127);18~38岁青壮年最多。人间鼠疫在7~10月多发,其中7月为高发月份;海南州以共和县人间鼠疫最为严重,64年间共发生人间鼠疫30起92例;首发病例主要由剥(食)旱獭感染引起(23起),其次为剥狐狸皮(4起);病型以肺鼠疫为主,为100例(原发性93例,继发性7例);鼠疫病例在确诊早期死亡例数较多(在确诊后1~6d内死亡病例数占死亡病例总数的84.20%)。结论青海省海南州人间鼠疫疫情仍严峻,应在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和社会新形势的同时,综合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有效防控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 蒋可熊浩明田富彰张爱萍杨建国李伟刘中凯魏有文徐守彪米宝玉
- 关键词:人间鼠疫疾病分布
- 兴海县鼠疫病原学分析及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兴海县鼠疫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意义,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6-2009年兴海县自动物及人间分离的鼠疫菌进行糖(醇)类酵解、毒力测定、质粒检查、基因型等实验,对该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对15株鼠疫菌的糖(醇)类酵解试验观察,除自五趾跳鼠分离的菌株鼠李糖为阳性外,其余14株均为青藏高原型;被试菌株均能产生鼠疫菌荚膜抗原(F1)及鼠疫杆菌素I(Pst I);毒力抗原因子(VW)阳性的菌株占80.00%(12/15);色素沉着因子(Pgm)阳性的菌株占93.33%(14/15);质粒检查除五趾跳鼠分离的菌株为6×10^6、29.19×10^6、65×10^6,1962年人尸分离的鼠疫菌带有6×10^6、27.04×10^6、65×10^6质粒外,其余菌株均为6×10^6,45×10^6,52×10^6;基因型除五趾跳鼠和1962年人尸上分离的菌株为21型外,其余均为8型;毒力检测结果显示所测菌株80.00%为强毒株。结论兴海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仍处于动物鼠疫流行的活跃期,应加强鼠疫监测和预警,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
- 冯建萍祁美英魏柏青熊浩明金星金泳杨晓艳靳娟辛有全唐新元王梅戴瑞霞
- 关键词:鼠疫病原学流行病学
- 一种鼠疫菌显色分离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鼠疫菌显色分离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基础成分中加入蒸馏水,调节其pH值,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步骤S2:待步骤S1中的产物冷却至55℃时,加入抑菌成分,配置成指示性显色培养基。本申请的...
- 谢辉田富彰张雪飞李君马龙熊浩明祁芝珍冯建萍杨晓艳赵海红游培松
- 文献传递
- 一种旱獭信息采集系统
- 本发明涉及鼠疫监测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獭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地图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编辑模块、位置服务模块、数据传输和分析模块。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纸质+GPS的作业方式,减轻了调查人员的作业负担,有效提...
- 吴海生吴海莲张青雯祝茂良张雪飞陈洪舰欧尔格力李红英米宝玉周奎章李存香杨晓艳辛有全熊浩明祁芝珍戴瑞霞赵海红柏吉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