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庆亮

作品数:57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潍坊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4篇成像
  • 20篇磁共振
  • 18篇前列腺
  • 18篇肿瘤
  • 16篇磁共振成像
  • 14篇腺肿瘤
  • 14篇扩散
  • 14篇表观
  • 12篇腺癌
  • 10篇乳腺
  • 10篇表观扩散系数
  • 9篇细胞
  • 9篇加权成像
  • 8篇前列腺癌
  • 7篇增生
  • 7篇直方图
  • 7篇前列腺增生
  • 7篇前列腺肿瘤
  • 7篇弥散
  • 6篇良性前列腺增...

机构

  • 49篇潍坊市中医院
  • 2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2篇潍坊医学院
  • 9篇潍坊市人民医...
  • 4篇山东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烟台经济技术...
  • 1篇潍坊市第二人...

作者

  • 55篇牛庆亮
  • 20篇王滨
  • 19篇王锡臻
  • 16篇刘金刚
  • 12篇杜汉旺
  • 10篇李芹
  • 6篇朱亚宁
  • 5篇李明志
  • 5篇田培刚
  • 4篇卢洪凯
  • 3篇董光
  • 3篇刘作勤
  • 3篇张强
  • 3篇沈蓁
  • 3篇姜小梅
  • 2篇赵坤媛
  • 2篇冯坤
  • 2篇陈华成
  • 2篇刘强
  • 2篇高刚

传媒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强化特征及前列腺不同组织灌注指标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GE Echo-speed1.5T超导成像设备,联合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和直肠内表面线圈,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进行灌注成像。通过GE高级工作站4.2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感兴趣区的灌注相关指标:负增强积分、增强平均时间、达峰值时间、信号降低最大斜率及血流速度,用闭孔内肌作为灌注指标的内参照,计算不同感兴趣区的相对灌注指标。结果前列腺癌信号-时间曲线为快速出现的信号降低倒置峰。前列腺癌(PCa)、前列腺增生(BPH)及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Z)的相对负增强积分(rNEI)、增强平均时间(rMTE)、达峰值时间(rTTM)、信号降低最大斜率(rMSD)及血流速度(rBF)的平均数值分别为6.44、0.71、0.68、1.93、8.17;3.01、0.82、0.83、1.33、3.64;1.29、0.95、0.94、0.64、1.43。前列腺癌的rNEI、rMSD和rBF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的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P<0.05)。前列腺癌的rMTE、rTTM低于前列腺增生的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有效反映出前列腺不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差异,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王锡臻王滨刘金刚牛庆亮张强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灌注成像
良性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正常外周带结构差异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病理证实的25例BPH患者,DTI成像采用SIEMENSSonata1.5T超导成像仪和腹部相控阵线圈,应用Leonardo工作站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记录BPH和正常外周带(PZ)的FA值和平均ADC值,绘制相应参数图和纤维示踪图像。对比不同感兴趣区的成像指标的差异。结果正常外周带和BPH的FA值分别为0.16±0.03和0.23±0.04(P<0.05),平均ADC值分别为(1.85±0.34)×10-3mm2/s和(1.37±0.27)×10-3mm2/s(P<0.05)。PZ区和BPH区的纤维方向、形态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DTI能评估BPH和PZ的结构差异,可作为BPH术前评估的影像学手段。
王锡臻牛庆亮沈蓁刘金刚李海庆王滨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成像扩散
前列腺疾病CT多期强化特征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在BPH和PCa中MVD、微血管的相关指标及PCNA和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5例BPH和27例PCa患者术前均行MSCT扫描,绘制BPH和PCa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曲线升段的斜率(S);所有标本行CD34、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时间-密度曲线分为3种类型,3种曲线在两组病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和PCa组织中MVD分别为11.00±4.14和32.11±13.19,BPH微血管平均直径等指标比PCa的相应指标要大,P<0.01。PCNA在PCa中的表达高于在BPH中的表达,P<0.01。斜率(S)与MVD有相关性,P<0.01;在PCa中,斜率(S)与PCa的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PCNA的表达仅与PCa的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能够显示BPH、PCa的血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增生及癌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以及推测其生物学行为。
刘金刚王滨牛庆亮王锡臻卢洪凯董光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增殖细胞核抗原
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区分肿块型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区分肿块型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癌患者59例,其中Luminal型31例,三阴性15例,HER-2过表达型13例。所有患者在穿刺活检或手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扫描。测量并记录ADC直方图参数,包括偏度、峰度、标准差、ADC_(mean)、ADC_(min)、ADC_(max)及多个百分比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各ADC直方图参数进行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判断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Luminal型、三阴性、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偏度分别为0.625±0.703、0.516±0.595、0.024±0.650,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偏度与Luminal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uminal型、三阴性、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_(95%)值分别为1.058±0.396、1.106±0.316、1.386±0.307,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_(95%)值与Luminal型、三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44)。偏度鉴别HER-2过表达型与Luminal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39;ADC_(95%)值鉴别HER-2过表达型与Luminal型、三阴性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720、0.744。结论 ADC直方图参数有助于区分肿块型乳腺癌分子亚型,对反映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肿瘤异质性有一定价值。
吴莎莎于晓军李芹陈永升牛庆亮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分子亚型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CT多期强化特征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MVD、微血管相关指标及bFGF在BPH和PCa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和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5例BPH和27例PCa患者术前均行MSCT扫描,绘制BPH和PCa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曲线升段的斜率(S);所有标本行CD34、bFGF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时间-密度曲线分三种类型,在两组病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和PCa组织中MVD分别为11.00±4.14和32.11±13.19,BPH微血管平均直径等指标比PCa的相应指标要大(P<0.01)。bFGF在PCa中的表达高于在BPH中的表达(P<0.01)。斜率(S)与MVD、bFGF及MVD与bFGF有相关性(P<0.05);在前列腺癌中,斜率(S)与PCa的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MVD与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bFGF及MVD在PCa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BPH中的表达。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能够显示BPH、PCa的血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增生及癌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的生成。
刘金刚王滨牛庆亮王锡臻卢洪凯董光耿海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X线计算机微血管密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SPECT骨显像评价骨质疏松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SPECT骨显像诊断骨质疏松及其相关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42例经确诊的骨质疏松及其相关病变患者,其中男14例,女28例。所有患者行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显像后对所有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放射性分布增高者颅骨32例(76.2%),腰椎28例(66.7%),同时出现颅骨、胸骨及腰椎放射性分布增高者和股骨放射性分布稀疏者15例(35.7%)。颅骨放射性分布增高者中有18例(56.3%)顶部呈"帽样"改变,其余14例(43.7%)不均匀放射性分布增高。SPECT骨显像能发现在骨质疏松背景下发生的骨髓瘤、多发性骨折、骨关节炎等相关病变。结论 SPECT核素骨显像可作为骨质疏松患者的辅助检查项目。
戴生冯坤牛庆亮夏祥阶谭华云
关键词:核素骨显像骨质疏松症骨髓瘤骨质疏松性骨折
急性胰腺炎累及降结肠系膜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累及降结肠系膜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AP的腹部CT资料,并计算AP的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结果:(1)82例中,轻度AP 3例(MCTSI为0~2分),中度38例(MCTSI为4~6分),重度41例(MCTSI为8~10分)。系膜密度增加和(或)系膜内血管边缘模糊、不伴系膜内血管周围积液25例,系膜密度增加和(或)系膜内血管边缘模糊、伴系膜内血管周围积液7例。(2)AP累及降结肠系膜受累程度与其MCTSI评分有相关性(r=0.526,P<0.01)。结论:AP累及降结肠系膜的CT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陈华成牛庆亮王倩倩涂颖珊王雅琴董鹏
关键词:胰腺炎结肠系膜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正常宫颈、宫颈癌DWI的表现特征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估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 MRI、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测量宫颈癌癌灶ADC值,并以20例成年健康女性志愿...
杜汉旺牛庆亮武希庆姜小梅朱亚宁田培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宫颈癌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CT表现(附10例报道)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10例(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8. 4岁。采用Philips 256层i CT机行全腹、盆腔CT平扫加增强检查,并分析其CT表现特征。结果 1) 10例均出现广泛肠壁增厚,以空回肠为主,2例累及胃; 2)肠壁分层,可见"靶征"; 3)肠系膜血管充血、增粗,边缘血管弓及直小血管清晰展现,可见"梳状征"; 4) 10例肠管内均可见积气、积液,3例出现不全肠梗阻,6例可见腹腔积液。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主要CT表现为肠壁广泛增厚、分层、系膜血管增粗,CT敏感性较高,但缺乏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武希庆陈华成赵洪力李明志牛庆亮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胃肠炎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ADC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患者资料,DW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EPI)。感兴趣区(ROI)包括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并计算相应的ADC值。结果49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平均为49.1ng/ml。肿瘤病灶ROI的ADC值在X、Y和Z轴方向分别有41、9和13例获得;前列腺良性增生分别在3个方向为39、11和13例;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为31、9和10例。前列腺癌在X、Y和Z轴方向平均ADC值分别为2.282×10-3mm2/s、2.293×10-3mm2/s和3.017×10-3mm2/s;BPH各个方向平均ADC值分别为2.559×10-3mm2/s、2.812×10-3mm2/s和3.585×10-3mm2/s;正常前列腺外周区组织3个方向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892×10-3mm2/s、3.303×10-3mm2/s和4.112×10-3mm2/s。前列腺癌在X轴方向的ADC值明显低于相同方向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周围带的ADC值(P<0.005)。结论DWI和ADC值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应用方便、易行,ADC值是区别前列腺癌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可靠指标。
王锡臻王滨牛庆亮张强刘金刚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