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俐聪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化学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气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晶须
  • 10篇硼酸镁
  • 8篇硼酸
  • 7篇压电
  • 7篇压电陶瓷
  • 7篇硼酸镁晶须
  • 6篇氧化镁
  • 6篇氢氧化镁
  • 4篇浓海水
  • 4篇卤水
  • 4篇氯化镁
  • 3篇水热
  • 3篇陶瓷
  • 3篇中试
  • 3篇准同型相界
  • 3篇钛酸铅
  • 3篇锆钛酸铅
  • 3篇氯化溴
  • 3篇纳米
  • 3篇扩试

机构

  • 24篇自然资源部天...
  • 10篇天津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天...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天津长芦海晶...

作者

  • 38篇王俐聪
  • 19篇黄西平
  • 14篇张雨山
  • 13篇王玉琪
  • 7篇路绍琰
  • 7篇张琦
  • 6篇张旖
  • 6篇姚颖
  • 6篇孙清池
  • 6篇董泽亮
  • 5篇王国强
  • 5篇张淑芬
  • 4篇刘骆峰
  • 4篇蔡荣华
  • 4篇孙琳
  • 4篇骆碧君
  • 4篇曹冬梅
  • 4篇王亮
  • 3篇刘涛
  • 3篇高春娟

传媒

  • 8篇盐业与化工
  • 7篇化学工业与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应用化工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海湖盐与化工
  • 2篇压电与声光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天津化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海洋技术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化溴中试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文章在实验室合成氯化溴工艺(低温—液相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100 t/a氯化溴合成的中试技术研究,中试结果及分析表明:合成温度在-15℃^-13℃之间,相应产品中溴含量为69.29%(理论值为69.27%);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氯化溴在四氯化碳溶液中的吸收峰对应的吸收波长为380nm,与文献值吻合[1]。中试的成功,填补了国内氯化溴产品和技术空白,并为其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张淑芬王国强王俐聪姚颖赵荣芬
关键词:氯化溴中试
苦卤制备硼酸镁(Mg_2B_2O_5)晶须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以苦卤、硼酸、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高温助熔剂工艺制备了硼酸镁(Mg2B2O5)晶须。系统研究了苦卤的脱色、镁硼比例以及成核方式对晶须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苦卤体积确定的情况下,脱色剂次氯酸钠的加入量在0.2~1.0mL之间时,色度去除率随着脱色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镁硼比例为0.50和0.67时合成产物为Mg2B2O5;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与籽晶法生长晶须相比较,自发成核制备的晶须细而短,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制备所需形貌的晶须。
张旖王俐聪王玉琪张雨山黄西平
关键词:苦卤硼酸镁晶须
硅胶负载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被引量:7
2010年
以壳聚糖、硅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硅胶负载交联壳聚糖树脂,采用红外光谱(IR)、X-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结构性能表征,并研究了树脂对金、银离子的吸附行为。重点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介质pH值和初始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树脂材料吸附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金银离子的吸附率均大于90%。对于金离子的吸附而言,控制pH值在4,吸附时间90min时吸附率最高;对于银离子的吸附而言,控制pH值在4~6,吸附时间100min时吸附率最高。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对树脂材料的吸附率影响不大。
高春娟王俐聪刘骆峰张雨山
关键词:壳聚糖硅胶树脂
浓海水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浓海水综合利用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课题。该课题是针对我国目前海水综合利用的现状,对淡化后浓海水的综合利用问题进行的工艺技术及产品品种的优化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海水淡化及浓海水利用的综合效益,提高化学资源的提取率,节省土地面积,为盐化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介绍了该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果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景。
张家凯蔡荣华刘骆峰王玉琪王俐聪张雨山
助熔剂工艺制备硼酸镁(Mg_2B_2O_5)晶须的扩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对以六水氯化镁、硼酸、氢氧化钠为原料,氯化钠为助熔剂制备硼酸镁(Mg2B2O5)晶须的工艺进行了百吨级扩试。研究了温度、硼镁比例、助熔剂含量等对晶须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应用容量分析、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颗粒统计系统对制备的晶须进行了检测和表征。通过工艺优化得到了硼酸镁晶须的最佳合成条件:温度为880℃,硼镁的最佳摩尔比为1.4、助熔剂与镁的最佳摩尔比为3.0。XRD分析表明制备的产品为单一相三斜结构硼酸镁(Mg2B2O5);SEM电镜分析表明制备的晶须形貌规整,无团聚;颗粒统计系统分析表明直径在1~5μm之间的晶须占统计总数的96.36%,长度在40~60μm之间的晶须占统计总数的69.25%。该扩试的完成为推动硼酸镁晶须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俐聪王玉琪张雨山黄西平张家凯
关键词:助熔剂硼酸镁晶须扩试
煅烧条件对硼酸镁晶须组成和形貌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以六水氯化镁、硼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为原料,采用高温助熔剂工艺制备了新型复合材料增强剂——硼酸镁晶须。系统研究了马弗炉炉丝缠绕方式、匣钵形状及尺寸、匣钵材质——石英、黏土、刚玉以及莫来石等对晶须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温控程序下,矩形石英匣钵体积为3 500 mL、马弗炉炉丝采用内穿丝缠绕方式时制备的晶须为单一相三斜结构硼酸镁,且形貌均匀,无团聚,研究结果将为硼酸镁晶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王俐聪张旖王玉琪黄西平张雨山
关键词:硼酸镁晶须六水氯化镁
制备条件对氢氧化镁和碱式氯化镁组成和形貌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以六水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水热法合成出了氢氧化镁和碱式氯化镁晶须。利用XRD、SEM、TG、FT-IR对产物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原料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氯化镁浓度和一定氨水滴加量的条件下产物为厚度20~50 nm,具有规则形状的纳米六方片层及其组合玫瑰花球结构的氢氧化镁,增大氯化镁溶液浓度同时减小氨水滴加量产物为直径0.5μm、长度200μm的碱式氯化镁单晶。
路绍琰李先国王俐聪张慧峰吴丹黄西平张琦
关键词:水热法氢氧化镁碱式氯化镁晶须
新型高效氯化溴100吨/年中试技术
张淑芬张德强王国强李萌王俐聪彭鹏姚颖孙美芳张旖谭乃军张慧峰魏军素赵荣芬
该项目摒弃了日本专利“昭54-9195”(氯化溴合成技术)复杂的逐级分离工艺,改进了美国自升压工艺的“高压”工艺,研制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低温液相一步法合成氯化溴”的中试工艺,该技术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申请了国内发明专...
关键词:
关键词:氯化溴中试技术
硼酸镁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硼酸镁一维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短纤维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带以及纳米晶须等。其在纳米器件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面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综述了硼酸镁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现状。最后对制备工艺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王俐聪王玉琪董泽亮王亮陆永超黄西平刘源
关键词:硼酸镁一维纳米材料
浓海水或卤水制备氢氧化镁粉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我国拥有丰富的浓海水和卤水资源,但利用率较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开发其中的镁资源是海水卤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海水卤水化学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出发,综述了直接以制盐苦卤、盐湖卤水和浓海水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粉体材料的研究状况,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对氢氧化镁粉体的开发和研究进行了分析。
董泽亮张雨山黄西平王俐聪郭淑元曹冬梅
关键词:卤水氢氧化镁粉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