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兆才

作品数:28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染色
  • 19篇染色体
  • 9篇细胞
  • 8篇遗传学
  • 8篇染色体异常
  • 8篇产前
  • 7篇细胞遗传
  • 7篇细胞遗传学
  • 7篇核型
  • 6篇产前筛查
  • 5篇胎儿
  • 5篇综合征
  • 5篇产前诊断
  • 4篇胎儿染色体
  • 4篇染色体病
  • 4篇聚合酶
  • 4篇合酶
  • 3篇新生儿
  • 3篇羊水
  • 3篇孕早期

机构

  • 28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28篇王兆才
  • 26篇黄飞飞
  • 26篇王应太
  • 23篇杨艳丽
  • 23篇廖世秀
  • 9篇李怡
  • 7篇郝冰涛
  • 5篇司艳梅
  • 5篇宋子博
  • 5篇朱文玉
  • 4篇屈献忠
  • 3篇陈汉平
  • 2篇王怀立
  • 2篇何真
  • 2篇张涛
  • 1篇王亚娟
  • 1篇黄飞飞
  • 1篇杨艳丽
  • 1篇耿建华
  • 1篇苗振华

传媒

  • 7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遗传
  • 2篇Journa...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8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21S1409和D21S11基因座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D2 1S14 0 9和D2 1S11在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河南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血样 ,应用Chelex法提取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 ;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外周血、绒毛、羊水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细胞培养分析比较。结果 :得到D2 1S14 0 9和D2 1S11在河南汉族群体中的基因频率 ,分别有 6、11个等位基因 ,12、3 5个基因型 ,杂合度为 0 65、0 81,个体识别率为 0 81、0 94,非父排除率为 0 3 7、0 94。在 12例怀疑为唐氏综合征的患儿中 11例D2 1S14 0 9和D2 1S11诊断与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分析一致 (11/12 ) ,另 1例染色体核型正常而基因诊断为唐氏综合征 ;另 1例绒毛和 1例羊水产前诊断与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分析一致。结论 :在河南汉族人群中D2 1S14 0 9和D2 1S11多态性较好 。
李怡郝冰涛王应太杨艳丽司艳梅王兆才朱文玉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染色体病细胞遗传学
320例受检妇女弓形体PCR检测结果分析
1996年
320例受检妇女弓形体PCR检测结果分析王兆才,王应太,杨艳丽,黄飞飞,瘳世秀河南省人民医院遗传所(450003郑州)弓形体(Toxoplasmosis,TOX)是人畜共患细胞内寄生虫,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是先天性弓形体病。孕妇感染后约有40%可将T...
王兆才王应太杨艳丽黄飞飞瘳世秀
关键词:弓形体病弓形体妇女聚合酶链反应
性发育异常者的病因探讨(附241例遗传学分析)
1998年
性发育异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外生殖器男女分辨不清,第二性征与性腺性别不符以及性腺性别与染色体性别不符等。性发育异常虽然自身无大病痛,但影响其性生理、性生活及生育能力,部分患者易产生恶变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显得十分重要。现代细胞遗...
王兆才王应太黄飞飞杨艳丽廖世秀郝冰涛李怡
关键词:性发育异常病因遗传学病例分析
郑州地区2小时~14岁儿童先天性智力低下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患儿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 ,了解各种异常染色体对先天性智力低下 (MR)造成的影响。方法 运用常规外周血高分辨、脆性X检测技术 ,制备中期细胞染色体 ,采用C、G、Q、R带多种显带方法 ,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在 1171例MR中发现染色体异常 345例 ,占 2 9.4 6 % ,常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 30 2例 ,占异常病例的 87.5 4 % ,性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 4 3例 ,占 12 .4 6 %。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引起小儿MR的重要病因 。
黄飞飞王兆才廖世秀杨艳丽宋子博
关键词:智力低下先天性儿童染色体核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非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1996年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非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王兆才,王应太,杨艳丽,黄飞飞,廖世秀河南省人民医院遗传所(450003郑州)目前病原体中细菌性感染逐渐得到控制,而非细菌性感染如HCMV,HSV,TDX等已被人们所重视。这些病原体的共同特征是感染普遍,临床症...
王兆才王应太杨艳丽黄飞飞廖世秀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聚合酶链反应
全文增补中
血清生化标记物结合胎儿颈部半透明膜厚度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方案。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TRFIA)对孕 11 14周的 2 739例孕妇血清中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β 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 A)进行检测 ,同时利用腹式或阴道B型超声波测量胎儿颈部半透明膜 (NT)厚度 ,筛查出 2 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 (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诊断 ) ,比较分析 2 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与 870例对照组三种标记物水平。结果 :病例组NT和 β hCG值明显较对照组高 ,PAPP A值明显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项指标联合筛查 ,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 91.6 7% ,假阳性率为 11.16 %。结论 :孕早期NT +β hCG +PAPP A三联筛查方案对孕早期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廖世秀黄飞飞杨艳丽宋子博王应太王兆才屈献忠陈汉平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生物学标记产前诊断
河南地区新生儿染色体畸变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
为了解河南地区群体染色体畸变发病率情况,研究可能与染色体畸变有关的因素及再现风险。综合运用多种现代细胞遗传学技术对3068例新生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染色体核型异常者进行家系分析、再现风险及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新生儿染色体畸变发生率为2.74%;其中13.1%由亲代遗传,86.9%为子代新生突变;病例组84例中有46例再次生育,再现染色体畸变8例,染色体畸变再发生率为17.39%;孕妇高龄、异常妊娠史、妊娠期间致畸因素接触史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可能是新生儿染色体畸变的高危因素。
廖世秀杨艳丽黄飞飞李怡郝冰涛司艳梅王应太王兆才
关键词:新生儿染色体畸变流行病学调查
妊娠中期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通过对妊娠中期高危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了解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情况。方法 抽取 1983年 3月至 2 0 0 3年 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 342例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妊娠中期孕妇羊水细胞进行培养 ,制备中期细胞染色体 ,用C、G、Q、R带等多种显带技术 ,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在 342例孕妇羊水中发现 2 3例染色体异常 ,占 6 7% ,其中数目异常 5例 (2 1 8% ) ,嵌合体 3例 (13 0 % ) ,结构异常 15例 (6 5 2 % )。结论 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病最终仍需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来确诊。
孟跃进黄飞飞王兆才廖世秀王应太
关键词: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妊娠中期胎儿染色体病
1388例遗传咨询及染色体分析
1993年
本文分析1388例遗传咨询者的外周血染色体,发现异常核型104例,占7.49%,其中9例经鉴定为世界首报核型,2例为国内首报。提示染色体结构异常多表现为孕产史异常(占70.59%),而数目异常则多伴有先天性智力低下(占73.58%)。就诊原因以孕产史异常为主(68.88%),其次为先天智力低下及性发育异常(8.86%及6.78%)。
王兆才王应太黄飞飞杨艳丽
关键词:染色体分析细胞遗传学核型
河南汉族群体八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对河南省汉族群体的 8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研究 ,得到河南群体 TH0 1、FES、D19S40 0、D7S82 0、D16 S5 39、D2 0 S16 1、D3S15 45和 D5 S818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EDTA抗凝血样采自河南 117名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 ,酚氯仿法抽提DNA,PCR扩增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 ,银染显色分析。结果 得到 8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 ,各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 :0 .6 6、0 .6 7、0 .80、0 .76、0 .79、0 .79、0 .78、0 .78;个体识别率 :0 .83、0 .83、0 .94、0 .91、0 .93、0 .93、0 .92、0 .92。结论  8个 STR基因座具有较高的杂合度 ,等位基因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 ,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
郝冰涛李怡杨艳丽王应太黄飞飞廖世秀王兆才司艳梅朱文玉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法医学亲权鉴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