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祥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血型
  • 4篇ABO血型
  • 3篇血型不合
  • 3篇肾移植
  • 3篇排斥
  • 3篇排斥反应
  • 3篇细胞
  • 3篇灵长类
  • 3篇灵长类动物
  • 3篇急性排斥
  • 3篇急性排斥反应
  • 3篇ABO血型不...
  • 3篇超急性排斥
  • 3篇超急性排斥反...
  • 1篇蛋白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细胞
  • 1篇血型系统
  • 1篇一氧化碳
  • 1篇移植后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王军祥
  • 7篇陈刚
  • 6篇王筱啸
  • 5篇陈松
  • 5篇王璐
  • 3篇赵越
  • 2篇阮永乐
  • 1篇钟山
  • 1篇陈实
  • 1篇向莹
  • 1篇明长生

传媒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灵长类动物ABO血型不合肾移植后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建立灵长类动物ABO血型不合肾移植后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选择B型血食蟹猴为受者,A型血食蟹猴为供者,行ABO血型不合同种肾移植.根据是否接受致敏预处理,将受者猴分为2组:(1)未致敏对照组(n=1),直接施行血型不合的同种肾移植术;(2)KLH-A预致敏组(n=3),预先皮下注射钥孔戚血蓝蛋白(KLH)偶联血型抗原A(KLH-A抗原),致敏2周后施行血型不合的同种肾移植术.检测受者猴血清抗A血型抗体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受者猴在移植术中开放血流1h内及术后移植肾存活情况,并对移植肾进行病理学检测及诊断.结果 在术中未观察到未致敏对照组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术后存活超过30 d(血肌酐为263 μmol/L);KLH-A预致敏组3例受者猴在致敏后14 d,血清中抗A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肾移植术中血流开放1h内移植物即转为紫黑色,HE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均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通过KLH偶联血型抗原预先致敏,以显著升高受者猴相应血型抗体水平的策略,能成功建立灵长类动物ABO血型不合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王军祥钟山王筱啸陈松陈实陈刚
关键词:ABO血型不合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灵长类动物
补体抑制为基础的策略克服灵长类动物ABO血型不合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背景:已有研究证明补体抑制为基础的策略能够使供者皮肤预致敏的受者移植肾长期存活和产生'适应'.本研究旨在证明采取类似的策略能否使ABO血型不合的肾移植产生同样的效果.方法:因为食蟹猴的ABO血型抗体水平较人类低,所以我们...
王军祥钟山陈松王璐赵光远王筱啸陈刚
补体抑制为基础的策略克服灵长类动物ABO血型不合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正>背景:已有研究证明补体抑制为基础的策略能够使供者皮肤预致敏的受者移植肾长期存活和产生'适应'。本研究旨在证明采取类似的策略能否使ABO血型不合的肾移植产生同样的效果。方法:因为食蟹猴的ABO血型抗体水平较人类低,所...
王军祥钟山陈松王璐赵光远王筱啸陈刚
文献传递
小鼠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同种幼稚T淋巴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同种幼稚T淋巴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和TH17的能力。方法培养Balb/c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加入脂多糖刺激DC成熟。分别将inff)C与成熟DC(mDC)与同种C57BL/6小鼠幼稚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Tn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2]、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TH17类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情况。imDC和miX;分别与同种幼稚T淋巴细胞在加入IL-2及转化生长因子B,的条件下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结果分别与imDC或mDC共同培养后,T淋巴细胞中分泌IFN-γ细胞的数量分别为(11.67±2.18)/2×105个细胞和(182.00±23.71)/2×105个细胞(P〈0.01),分泌.IL-2细胞的数量分别为(26.67±2.96)/2×105个细胞和(318.30±18.62)/2×105个细胞(P〈0.01),分泌IL-4细胞的数量分别为(17.00±3.78)/2×105个细胞和(45.33±3.48)/2×105个细胞(P〈0.01),分泌IL-10细胞的数量分别为(7.00±1.00)/2×105个细胞和(158.70±10.90)/2×105个细胞和(P〈0.001),分泌IL-17细胞的数量为(0.66±0.33)/2×105个细胞和(238.30±24.39)/2×105个细胞(P〈0.001)。imDC诱导产生的Treg细胞占(22.70±1.53)%,高于mDC诱导产生的(5.42±1.27)%(P〈O.001)。结论imDC诱导同种幼稚T淋巴细胞较多分化为Treg细胞,而较少分化为TH1、TH2和TH17细胞。
赵越王璐阮永乐王筱啸向莹王军祥陈刚
关键词:树突细胞移植耐受
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与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体外淋巴细胞杀伤效价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相同浓度下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与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杀伤淋巴细胞的效价。方法将相同浓度的ATG和ALG倍比稀释,对正常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毒试验(CDC),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体外淋巴毒试验中,ATG和ALG对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稀释滴度的增加逐渐下降。ATG及ALG滴度为1∶1时对淋巴细胞杀伤比率分别为54.06%~82.49%和38.06%~70.38%;ATG在1∶128时杀伤比率〈10%,ALG在1∶64时杀伤比率〈10%。ATG和ALG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杀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B淋巴细胞杀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G和ALG均可显著清除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相同浓度下,ATG的效价大约是ALG的2倍。ATG较ALG有更强的清除B细胞的作用。
王筱啸王军祥赵越李迎坤陈刚
食蟹猴皮质区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ABO血型抗体水平的新方法
2014年
目的探讨以食蟹猴皮质区肾小管上皮细胞(RCTEC)为靶细胞检测ABO血型抗体滴度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食蟹猴原代RCTEC,蛋白质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的表型与纯度。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BO组织-血型抗原在RCTEC上的表达、RCTEC与人血清血型抗体的结合能力以及比较人红细胞与RCTEC测定血型抗体滴度的差异。结果分离得到的肾皮质细胞绝大部分是RCTEC。39.90%~73.80%的RCTEC表达ABO组织-血型抗原,且能与人血清中的血型抗体特异性结合。较长时间冻存对RCTEC的ABO组织-血型抗原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冻存前表达B型抗原的阳性细胞比例为39.90%,冻存10个月后复苏再培养9d,阳性细胞的比例为39..65%。利用钥孔戚血蓝蛋白偶联的血型抗原A(KLH—A)致敏前后的食蟹猴血清对比原代RCTEC与人红细胞检测血型抗体滴度的效果,结果显示,在RCTEC检测组,未出现凝集现象,与两种血清中抗体结合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MFI)均在最低血清稀释度(1:16)时最高,其后均随血清稀释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未致敏血清的MFI值在稀释度为1:128时降至基线水平,致敏血清的MFI值在1:8192稀释度时降至基线水平,在1:16~1:8192稀释度之间,未致敏血清的MFI值均低于致敏血清;在人红细胞检测组,当抗体滴度高时凝集现象明显,未致敏血清MFI值的最高峰出现在1:64稀释度时,致敏血清MFI值的最高峰出现存1:32稀释度时,且随血清稀释度的增加呈现无明显规律的波动,在1:64~1:512稀释度之间,未致敏血清MFI值高于致敏血清。利用RCTEC检测血型抗体滴度的MFI值能较准确地反映抗体滴度自;变化。结论食蟹猴RCTEC高表达AN)组织-血型抗原,比人红细胞更适用于血清中血型抗体滴度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具有良好的临床与科研应用潜力。
王璐王军祥王筱啸陈松陈刚
关键词:肾皮质ABO血型系统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效应。方法制备Balb/c小鼠原位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在32℃下完全阻断小鼠左肾血流40min,然后恢复血流灌注,同时切除小鼠对侧肾脏。小鼠分别于术前1h经尾静脉注射CORM-2溶液(CoRM-2组)或失活CORM-2溶液(iCORM-2组),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再灌注24h后,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取肾脏组织行HE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检查,评价其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再灌注1、3、7d后,取小鼠肾脏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的情况。结果IRI组出现明显肾功能损害,其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M-2组肾功能损害程度减轻,其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低于IRI组和iCORM-2组(P〈0.05)。常规病理学检查发现,IRI小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坏死;CORM-2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减轻。IRI组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再灌注1d和3d),肾脏组织中出现大量MPO阳性中心粒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急性炎症反应。CORM-2组MPO阳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明显减少。结论CORM-2可以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中的炎症反应,发挥保护作用。
阮永乐王璐赵越王军祥陈松明长生陈刚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