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 作品数:34 被引量:490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北京地区一次低层冷空气侵入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分析
- 2013年6月4日出现了北京地区入汛以来的首场全市性强对流及降水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初始是在弱天气背景下产生的,而出现的时间、触发条件都具有和以往典型的北京地区夏季强对流及暴雨有明显区别,因此在预报分析上出现了一定偏差和漏...
- 雷蕾王华孙继松吴庆梅
- 关键词:强对流锋生
- 北京"5.31"冰雹天气的环境场特征分析
- 雹暴是北京地区夏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由于其具有来势迅猛、破坏力强、局地性很强的特点,给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加强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5月31日午后一场历史罕见的...
- 王华孙继松李津
- 关键词:冰雹天气环境场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日的θ_e廓线特征
- 利用NCEP资料对北京地区1999年~2003年7~8月出现的雷暴大风日的θe平均廓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流层底层有一个θe的极大值,它主要通过影响风暴云中上升气流对雷暴大风的产生起间接作用。在对流层中层(500~...
- 廖晓农王华石增云杨洁
- 文献传递
- 回流冷空气与地形相互作用背景下的局地对流暴雨
- 2013年6月4日白天北京地区出现了入汛以来首场全市性强对流降水天气过程。此次天气过程是在弱天气背景下产生的,即:没有明显的西来槽和高空冷空气等天气尺度系统强迫作用,数值模式和主观预报在降水强度上均出现了漏报和偏差。本文...
- 雷蕾孙继松王华吴庆梅丁青兰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地形作用
- 初春北京一次罕见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 本文采用GSM卫星云图、常规测站资料报义、自动站资料和航空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多层嵌套模式输出产品,对2007年3月3日至4日出现在北京地区的罕见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背景场和多种物理量的综合分析。
- 魏香王华
- 关键词:降水卫星云图环流形势物理量
- 文献传递
- 北京一次大雾天气成因分析及模式预报性能检验
- 在对2012 年3月16-17日北京大雾天气形势及能见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数据与BJ-RUC数值模拟结果,比较研究了雾的分布区域、温度、湿度、风速及液态水含量的边界层分布特征.总结...
- 尹晓惠时少英王华吴进
-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数值模拟水汽条件
- 文献传递
- 华北连续大雪过程对比分析
- 本文利用实况探空资料与地面探测资料,对2011 年2 月25~27 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大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诊断分析, 通过对其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的演变过程的详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此次降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
- 郭锐王华雷蕾杨波
- 关键词:大雪高空槽切变线动力诊断分析环流特征
- 北京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统计分析
-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是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亟待解决的研究性与业务性难题。总结出适用于北京地区的简单合理的增雨效果评估技术和方法,为提高本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提供依据,对促进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和首都水资源的可...
- 李宏宇王华
- 关键词:人工增雨
- 文献传递
- 北京一次大雾天气成因分析及模式预报性能检验
- 在对2012年3月16-17日北京大雾天气形势及能见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数据与BJ-RUC数值模拟结果,比较研究了雾的分布区域、温度、湿度、风速及液态水含量的边界层分布特征。总结雾...
- 尹晓惠时少英王华吴进
-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数值模拟水汽条件
- 文献传递
- 2010年北京春季两次沙尘天气的比较分析
- 2010年3月20日和22日,北京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这两次沙尘天气在沙尘强度、持续时间、起沙源地和到达北京的路径方面基本相同,然而此后的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这两次沙尘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地面形势、地...
- 尹晓惠郭金兰王华张明英
- 关键词:沙尘天气气流运动地面温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