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团美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分析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HHFNC)治疗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71例胎龄不足35周的NRDS住院患儿,随机分为HHHFNC组36例及NCPAP组35例,比较2组干预0 h、12 h、24 h、72 h时p(O_2)、Sa(O_2)、p(CO_2)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评估不同呼吸支持方式的疗效;比较2组插管上机率、气胸、慢性肺疾病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NRDS病患在应用PS后,使用HHHFNC与NCPAP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经治疗后其p(O_2)、Sa(O_2)均能得以明显改善,p(CO_2)明显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疗效越好(P均<0.05);HHFNC组仅Sa(O_2)较NCPAP组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其他指标2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插管上机率、气胸、慢性肺疾病发生率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鼻部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结论 NRDS使用PS治疗后,应用HHHFNC与NCPAP的治疗效果相当,但HHHFNC在不增加插管上机率、慢性肺疾病、气胸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同时可降低鼻部损伤发生率。
- 许莹王团美杨丽蔡莹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了解HIE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HIE监测中的意义。方法:以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符合HIE诊断标准的新生儿为病例,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急性期)和出生后第7天(恢复期)的血清IL-1β、IL-6、IL-8、IL-10和TNF-α水平。结果:①急性期,HIE组患儿血清IL-1β、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新生儿,且随着HIE病情的加重,IL-1β、IL-6、IL-8、IL-10、TNF-α5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显著性上升;②恢复期,HIE轻度患儿和正常新生儿的IL-6、IL-8、IL-10、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HIE中度患儿和正常新生儿的IL-8、IL-10无显著性差异,HIE轻度患儿和中度患儿IL-1β、IL-8、IL-10无显著性差异,HIE中度患儿和重度患儿TNF-α无显著性差异;③急性期IL-1β、IL-6、IL-8、IL-10和TNF-α5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都显著高于恢复期。结论:血清IL-1β、IL-6、IL-8、IL-10和TNF-α参与了新生儿HIE脑损伤过程,随着HIE病情的加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上升,在HIE脑损伤好转的过程中,细胞因子水平逐渐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HIE病程监测的重要指标。
- 王团美刘晓亮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细胞因子
-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对大脑皮质区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目的:现今普遍认为除兴奋毒性机制氧自由基损伤外炎症在发育中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作为强有力的抗炎物质,能有效地抑制致炎症信号和相关基因表达,但在脑发育期不恰当应...
- 王团美
- 关键词:惊厥发育期脑损伤
- 文献传递
- 湖南省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抗生素使用多中心调查报告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对湖南省新生儿病房极低出生体重(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ELBW)患儿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规范湖南省新生儿病房住院早产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数据。方法对湖南省24家三级医疗机构新生儿病房上报的2017年1~12月住院VLBW/ELBW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4家医疗机构2017年全年住院VLBW/ELBW患儿共1?442例,抗生素中位使用时间为17 d(范围:0~86 d),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的53.0%。各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时间占住院时间的百分比差异较大,最高达91.4%,最低为14.6%,2/3(16家)的单位超过50.0%。血及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共113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84%,各机构细菌培养阳性率不同(0%~14.9%)。败血症常见致病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29例(25.7%),大肠杆菌12例(10.6%),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2.7%)。使用最多的抗生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占全部抗生素使用的41.00%;其次为青霉素类抗生素(32.10%),再次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3.15%)。抗生素使用时间占比与出生体重Z值、出生体重与出院体重Z值的差值呈负相关(分别r_s=-0.095、-0.151,均P<0.01),与病死/放弃率呈正相关(r_s=0.196,P<0.01)。结论湖南省新生儿病房住院VLBW/ELBW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不同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差别大。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比例较高。
- 王铭杰岳少杰林锦高喜容彭小明陈孟雨彭华保曹蓓曾云清王淑莲文波黄西林李小萍张爱珍曹庭陈艺华陈铁强叶春华薄涛蒋德林黄秀群任娜芳陶龙章姚芳田昌军李鸿鸣张爱民黄芙蓉张卫国陈湘红刘玉婵刘正林许燕山明靖松陈理朱宁一贺军民易赛君王团美李朝晖王桂田
- 关键词:多中心调查抗生素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
-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对皮质区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目的现今普遍认为除兴奋毒性机制氧自由基损伤外炎症在发育中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作为强有力的抗炎物质,能有效地抑制致炎症信号和相关基因表达,但在脑发育期不恰当应用...
- 王团美
- 关键词:惊厥糖皮质激素受体
- 文献传递
- 不同亚低温时间窗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在不同时间窗下(生后6h内及生后6~12h)予全身亚低温治疗后的临床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效果对比,了解尤其是生后6~12h予以全身亚低温治疗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诊断HIE且符合条件的3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予以治疗的起始时间是否超过6h,分为6h内组(对照组)19例及6~12h组(治疗组)17例,分析其治疗后差异。结果:两组HIE患儿临床分型均以中重度脑病为主,两组间的性别、出生胎龄、体重、脐动脉血气PH值、BE值(绝对值)、Apgar评分等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HIE患儿分别在亚低温治疗前20分钟、治疗72小时及生后7天等3组时间段的aEEG分值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两组的三次测量时间段间的aEEG分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亚低温治疗72h及生后7d的aEEG分值均较前明显升高;治疗组患儿成熟睡眠觉醒周期(SWC)出现的时间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延迟;两组患儿间分别在生后7d和28d的NBN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HIE患儿在生后28d的NBNA评分较生后7d的NBNA评分均有明显升高。结论:不论是时间窗6 h内还是6~12 h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同样都有脑保护作用。
- 黄珂王团美刘君
- 关键词:亚低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间窗振幅整合脑电图
- 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胱抑素C早期诊断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意义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期诊断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收集100例窒息新生儿为病例组,以同时期1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完善研究对象ACR、RBP、Cys C以及肾功能检测,比较2组新生儿各项生化指标;(2)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联合检查ACR、RBP、Cys C的诊断意义。结果病例组新生儿ACR、RBP、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ACR、RBP和Cys C三项联合检测效果优于单项检测和双项检测(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ACR、RBP和Cys C早期诊断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敏感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杨琴王团美王曼知许莹李红梅黄珂米霞杨丽潘建华
-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胱抑素C
- 新生大鼠反复惊厥对皮质区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大脑皮层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的影响。方法生后(postnatal,PN)7d的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成两组,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分别于PN-13d、15d和19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GR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PN-15d时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胞浆中GR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在PN-15d、PN-19d时胞核中GR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N-13d时,惊厥组大鼠顶叶区GR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AOD)明显降低(P<0.05);PN-15d时,惊厥组大鼠皮层顶叶区GR免疫化学AOD明显降低(P<0.01);PN-19d时,惊厥组大鼠皮层顶叶、颞叶、额叶区GR免疫化学AOD明显降低(P<0.01)。结论新生大鼠反复惊厥造成皮质GR表达的异常,可能参与发育期脑损伤。
- 王团美薄涛王曼芝朱晓华里健李杏芳毛定安
- 关键词:惊厥糖皮质激素受体新生大鼠
-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了解并评价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相关文献,并选取其中采用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运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共纳入中文文献8篇,其中,C级文献3篇,B级文献5篇,共计患儿580例,其中试验组294例,对照组286例;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退热时间比单纯采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更短(Z=7.11,P<0.001),治疗无效率比单纯采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更低(Z=4.16,P<0.001),且不良反应较少;3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所纳入的文献无发表偏倚。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有助于早日改善小儿临床症状,有效降低病毒性脑炎的病死率,临床使用安全,应用价值较高。
- 王团美查文婷
- 关键词:更昔洛韦丙种球蛋白小儿病毒性脑炎META分析
- 反复惊厥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DCX和LIS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反复惊厥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蛋白DCX、LIS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生后7天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惊厥组各24只,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 min,连续6天;对照组不吸入三氟乙醚。两组大鼠分别于日龄14、17、21天各选取8只大鼠断头取脑,用Western Blot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皮层DCX、LIS1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日龄增加,对照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DCX和LIS1免疫组化累计光密度(AOD)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日龄14天时,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DCX和LIS1免疫组化AOD值明显降低[DCX:(2920±152)比(3718±222),LIS1:(8146±367)比(11 965±385),P<0.05],17天时大脑皮层LIS1免疫组化AOD值明显增高[(8881±333)比(7164±286),P<0.05],21天时大脑皮层DCX免疫组化AOD值明显增高[DCX:(2776±135)比(2379±110),P<0.05]。Western Blot示与对照组比较,日龄14天时,惊厥组大脑皮层DC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21天时,惊厥组大脑皮层LIS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LIS1、DCX在正常新生大鼠大脑皮层中表达随时间进展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反复惊厥影响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移行相关蛋白DCX和LIS1蛋白表达,DCX和LIS1蛋白可能参与惊厥对脑发育的影响。
- 王团美薄涛王曼知杨琴许莹黄柯李红梅
- 关键词:惊厥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