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磊
- 作品数:35 被引量:4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三亚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的同时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疾病相关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4周后,2组口眼歪斜、意识不清、言语謇涩、肢体偏瘫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胺酸(Hcy)水平、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4周后,2组全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治疗2、4周后低于治疗前,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且治疗4周后低于治疗2周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可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中医证候、疾病相关因子的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郑全成刘建浩萨仁刘道龙王天磊冯星源朱金莉曾令慧符海燕
- 关键词:中风偏瘫补阳还五汤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
- 通督开喑针法联合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及对血清CGRP和ET水平影响被引量:2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通督开喑针法联合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及对血清CGRP和E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头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督开喑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语言功能评分、CRRCAE评分、血清CGRP和ET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两组患者气短乏力、头晕、舌质暗和自汗等症候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自发语言、复述能力、口语理解能力和命名能力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CRRCAE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CGR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ET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通督开喑针法联合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血清CGRP和ET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徐琼刘建浩王天磊谭春凤
-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运动性失语症
- 太阳透地仓、颊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太阳透地仓、颊车治疗周围性面瘫(PFP)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影响。方法120例PFP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透刺组,每组60例。针刺组予常规针刺治疗,透刺组加用针刺太阳透地仓、颊车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在肌电图、微循环、相关积分、House-Brackmann量表(H-B量表)、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额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眼轮匝肌的M波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运动潜伏期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透刺组显著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H-B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透刺组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DI、H-B量表评分显著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管袢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流态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透刺组流态积分显著低于针刺组,余显著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H-B量表Ⅰ级、Ⅱ级比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Ⅲ级、Ⅳ级、Ⅴ级比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透刺组Ⅲ级、Ⅳ级、Ⅴ级比率显著低于针刺组,Ⅰ级、Ⅱ级比率显著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透刺组SP、VIP、CGRP显著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阳透地仓、颊车能促进PFP面神经传导功能和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恢复面神经功能,改善症状。
- 王波谭春凤徐琼黄建福王天磊
-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透刺法
- 三线针法联合祛风愈瘫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三线针法联合口服祛风愈瘫丸与单纯三线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线针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线针法联合口服祛风愈瘫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H-B)分级、Sunnybrook(S-B)评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和波幅变化、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的身体功能指数(FDIp)和社会功能指数(FDIs)比较及血清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治疗后2组患者H-B(P<0.05)、S-B(P<0.001)及FDIp(P<0.001)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MAP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延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波幅明显延长(P<0.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三线针法联合祛风愈瘫丸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肌电图指标及血清ET、NO水平,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李为成王天磊潘能毅彭亚婷樊伟刘建浩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内皮素
- 针灸及合其它疗法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概况被引量:1
- 2010年
-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发挥中医传统优势治疗本病,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针灸及其相关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 王天磊万文蓉
-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针灸
- 《伤寒论》针灸辨证论治思想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梳理和探讨各类文献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实践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伤寒论针灸辨证论治进行了理论以及临床的深入分析。针对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中的三阳三阴提纲证结合针灸各个穴位的功效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三阴的里寒虚证和三阳的外热实证,选取扶正或祛邪等不同的治疗方向。结合伤寒论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不同的症状做出准确的判断,给出最佳的针刺方法和配穴治疗方案,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并结合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证明了伤寒论针灸辨证论治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 王天磊刘建浩
- 关键词:针灸伤寒论三阴三阳配穴外邪
-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头针对气虚血瘀证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12例USN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对照组采用头针,1次/d,6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补阳还五汤,1剂/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USN严重程度评分采用直线评分试验、线段删除试验和画钟试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抑郁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均采用第三者评价,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直线评分试验、线段删除试验和画钟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量表上、下肢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Barthel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WHO-QOL-100量表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生活质量总分等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内服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USN,可有效的减轻病情程度,改善认知功能和血液流变性,减轻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针药结合方案有利于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
- 王天磊刘建浩郑杨杨徐琼谭春凤
- 关键词:单侧空间忽略脑卒中补阳还五汤血液流变学
- 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9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初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持续治疗4周;试验组加用电针疗法,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持续治疗4周。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肢体功能,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hs-CRP、IL-6、IL-10水平降低(P<0.01),FMA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hs-CRP、IL-6、IL-10水平较低(P<0.01),FMA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较高(P<0.01),NIHSS评分较低(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能够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王天磊刘建浩徐琼谭春凤樊伟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电针补阳还五汤肢体运动功能
- 针刺面部敏感点配合温和灸治疗陈旧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针刺面部敏感点配合温和灸治疗陈旧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1组26例、对照2组26例,分别采用针刺面部敏感点配合灸法、常规针刺配合灸法、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治疗观察30次后,...
- 王天磊
- 关键词:陈旧性面瘫针刺疗法
- 加减葛根桂枝汤结合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3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佳疗法。方法将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牵引组(21例)、中汤药结合针刺牵引组(22例)、单纯牵引组(20例)。结果中药结合针刺牵引组、针刺牵引组愈显率分别为90.91%、85.71%,优于单纯牵引组的55.00%(P<0.05);中汤药结合针刺牵引组的第1疗程痊愈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中汤药结合针刺、牵引治疗本病效果好,疗程最短。
- 费旭昭王天磊吴忠恩
- 关键词:颈椎病牵引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