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姗姗
- 作品数:22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污染花生籽实中镉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膳食健康的风险分析被引量:29
- 2007年
- 通过对污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籽实中镉(cd)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它们对膳食健康的风险性。结果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不超标的情况下,供试花生籽实的重金属cd含量在0.21~0.748mg·kg^-1间,测定值全部超标,且达食品cd限量标准的1-4倍;花生籽实种皮的重量只占籽实的2.15%-2.94%,但由于其中cd浓度高达1.101-1.952mg·kg^-1,建议可以去皮食用花生籽实,以降低其对人体膳食健康的影响。花生籽实各营养成分中cd占总cd的比例顺序为蛋白质〉残渣〉脂肪;花生脂肪中cd含量随花生籽实中全cd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中cd含量随籽实全cd含量的增加而显著线性增加。供试花生籽实进入人体后的cd总摄入量TDI(total daily intake)占最大允许摄人量的比值,即%ADI值为114.1—221.3,其中脂肪的贡献率为0.027%,蛋白质的贡献率为99.973%。因而,将该cd污染花生籽实作为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
- 王姗姗王颜红张红
- 关键词:镉
- 欧盟消费者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策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被引量:12
- 2009年
- 风险评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农产品及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公认及应用。本文总结了当前欧盟在消费者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面的现状和进展,包括消费者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的原理、基础、方法及模型现状;概括了欧盟在开展消费者膳食暴露风险评估工作时对化学物质残留浓度、食物消费量、消费者体重以及毒物学参考值的数据收集与统计情况:介绍了两种用于消费者膳食暴露的风险评估模型——比利时POCER模型和英国Consumer模型:鉴于当前我国在消费者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两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欧盟在消费者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我国该方面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颜红王姗姗王世成李国琛王万红
- 关键词:欧盟风险评估数学模型
- 一种镉污染菜地边生产边修复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镉污染菜地土壤的植物修复与农业安全利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镉污染菜地边生产边修复的方法。在镉污染土壤上间作种植镉低积累大葱与镉超富集植物龙葵,待镉低积累大葱与镉超富集植物龙葵完全成熟后,分别将植株整体从污染土壤...
- 魏树和李旭辉周启星詹杰李云萌王姗姗
- 文献传递
- 一种鱼体受镉污染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体受镉污染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鱼体中磷脂的总量和各种磷脂成分的变化量,应用建立的统计模型,检测与评价鱼体受镉污染的情况,对食品安全起到指示作用。包括如下步骤:(1)鱼体样品的采集;(2)鱼体样品的处理;(...
- 王世成王颜红李国琛王姗姗
- 文献传递
- 代谢组学技术以及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代谢组学的研究目的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器官及生物样品中特定状态下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及外源性复合物对人体所有代谢产物的影响。体液或组织的代谢谱可以作为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在食品及其危害物残留对机体的影响可用代谢组学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主要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
- 王世成王颜红胡小燕王姗姗
- 关键词:代谢组学分析技术食品安全
- 镉胁迫对花生籽实品质的影响及响应机制被引量:16
- 2007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镉(Cd)对花生籽实品质安全性的影响及花生籽实对镉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供试镉处理范围内(≤10mg.kg-1),镉胁迫对花生籽实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但品种间存在差异;花生籽实中的镉含量随外源镉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且在土壤低镉浓度(≤1mg.kg-1)下籽实更易富集镉;受镉污染的花生籽实,其蛋白质是络合镉的主要营养部位,且其镉含量远高于食品中镉的限量值,而脂肪中镉的含量甚微,因此供试花生籽实不能作为人体植物蛋白来源,但可以作为人体食用油脂来源。
- 王姗姗王颜红张红
- 关键词:镉脯氨酸
- 土壤类型与作物基因型对花生籽实镉积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以花生主产区的棕壤和潮土为供试土壤,以种植面积最大的白沙1016、花育22和湛油27基因型花生(Arachishypogaea)为供试作物,采用不添加Cd(对照)和添加Cd(1.5mg.kg-1)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土壤类型和作物基因型对花生籽实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对照处理的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而Cd处理下均高于食品安全标准.同种土壤Cd处理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基因型间表现为湛油27>白沙1016>花育22,棕壤花生籽实Cd含量及总量均高于潮土.对照处理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生物富集系数均大于1.0,Cd处理下多小于1.0,表明花生籽实对土壤中Cd的累积能力较强,土壤Cd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其生物富集能力降低.
- 王姗姗张红王颜红王世成崔杰华李波杨晶晶
- 关键词:土壤类型基因型籽实镉
- 一种镉污染菜地的安全利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镉污染菜地的修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镉污染菜地的安全利用方法。在镉污染土壤上种植镉低积累茄子种子,实现对镉污染菜地的修复。本发明利用镉低积累茄子即辽茄3号使得镉污染菜地土壤能够被安全使用的同时,实现中低水平镉污...
- 魏树和王姗姗李云萌焦洪静
- 文献传递
- 辽北农田土壤除草剂和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被引量:21
- 2010年
- 采用GC-MS法对辽北农田土壤中3种除草剂和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和乙草胺100%检出,最大残留量分别为21.20ngg-1和203.18ngg-1,半衰期分别约为18.2~23.6d、25.4~43.8d,阿特拉津在农田中降解速率较实验室和小区实验要快,而乙草胺降解速率则较慢。施用5个月后,二者在玉米地残留量仍显著高于未施药的蔬菜地和水稻地,长期使用使得蔬菜地和水稻地普遍受到污染。丁草胺在水稻地全部检出,最大残留量为30.87ngg-1。8种有机氯农药仅六氯苯、狄氏剂和艾氏剂有检出,其中六氯苯100%检出,其残留量呈蔬菜地〉水稻地〉玉米地的规律,最大残留量为7.07ngg-1,狄氏剂和艾氏剂检出率和残留量较低。所有检出农药均呈正偏态分布。与国外相关标准及国内外残留现状相比,辽北农田土壤中阿特拉津和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较低,乙草胺残留水平相对较高。
- 王万红王颜红王世成王姗姗李国琛
- 关键词:土壤除草剂有机氯农药
-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0年
- 通过总结近年来植物与菌根真菌、根瘤菌以及非共生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探究植物-微生物的联合修复机理。旨在为新发现的超富集植物构建微生物强化修复措施。认为以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为核心,辅以一些化学强化措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牛荣成魏树和周启星詹杰马丽辉李云萌王姗姗张立丹王晓静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菌根真菌根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