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 作品数:1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康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态度与儿童期虐待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态度与儿童期虐待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自杀态度问卷(QSA)及儿童期虐待量表(CTQ)对纳入的67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10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自杀行为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的比较上,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儿童期虐待的评分上,研究组在情感忽视(中位数M=10分)及躯体忽视(中位数M=9分)两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中位数M=8分)、(中位数M=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儿童期虐待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中,情感忽视与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181,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儿童期虐待,主要表现为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情感忽视越重,患者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愈肯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柑晴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
- 毕建强周志坚王建冀二妮朱炼杨海晨刘铁榜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儿童期虐待自杀态度
-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炎症机制被引量:6
- 2016年
- 综述神经炎症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 邵园王建许海云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神经炎症
- 轻度行为损害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20年
- 轻度行为损害(MBI)是指50岁以后首次出现的以精神行为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认知功能损害不明显的一类疾病,将来极易发展为痴呆,可作为痴呆的早期阶段。对MBI患者及早识别干预,将明显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现对MBI概念的由来、诊断标准、评估量表等作一综述。
- 邵园王建范京怡郭润蒲王永军
- 关键词:痴呆
- 综合康复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精神卫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从深圳市精神疾病防治网络系统以及同期在医院门诊长期药物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各随机抽取200例患者分为社区组(药物治疗联合精神卫生综合康复治疗,最终完成122例)和门诊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最终完成124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ESE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中文版(WHO-DAS-Ⅱ)分别在基线时和康复治疗1年后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精神症状、不良反应、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PANSS、RESES、WCST及WHO-DAS-Ⅱ评分基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1.34,P〉0.05);康复治疗1年后社区组阴性症状、RESES、WHO-DAS-Ⅱ中与他人相处及社会参与较门诊组显著改善,组间主效应明显(F=5.030,F=15.869,F=7.822,F=9.713;P〈0.05或P〈0.01)。社区组复发率、再入院率、肇事肇祸率、经济负担方面较门诊组显著下降(χ^2=5.35,χ^2=4.34,χ^2=3.86,t=5.84;P〈0.05或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轻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提高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冀二妮段卫东杨海晨曾志强王建朱炼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综合康复治疗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神经营养因子,其对突触可塑性及神经网络功能的调节有重要作用;抑郁症与神经元网络可塑性的降低也有密切关联。本文就BDNF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建张印南许崇涛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抑郁症抗抑郁药基因多态性
- 轻度行为损害的临床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 2021年
- 研究发现轻度行为损害(MBI)将来发展为痴呆的风险极高,可作为痴呆的早期阶段。探讨MBI的临床评估方法,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早识别出MBI,进一步有利于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现对MBI的临床评估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概述,旨在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规范、全面、合理的评估方案。
- 邵园王建朱俊王永军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背景与目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好...
- 王建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质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喹硫平减轻精神分裂症小鼠脑内胶质细胞增生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喹硫平(quetiapine,QTP)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作用,探讨喹硫平抗精神病的受体外药理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QTP+铜腙(cuprizone,CPZ)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CPZ组、QTP组、NS组等4组,每组12只。通过旷场实验评测小鼠的自发活动,用免疫荧光标记的anti-胶质纤维样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抗体和anti-钙离子连接蛋白分子-1(calcium bing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抗体分别检测脑内胼胝体、皮质和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数量。结果旷场实验中QTP+CPZ组小鼠总路程比NS+CPZ组减少(P<0.01);NS+CPZ组与NS组相比总路程增多(P<0.05)。QTP+CPZ组和NS+CPZ组比较,脑内GFAP(P<0.05)和Iba-1(P<0.01)阳性细胞均减少;NS+CPZ组与NS组相比,脑内GFAP(P<0.01)和Iba-1(P<0.01)阳性细胞增多。结论QTP能够减轻CPZ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脑内胶质细胞增生。
- 邵园王建朱俊毕建强冯飞许海云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喹硫平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 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 背景和目的: 抑郁症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和自杀倾向的常见精神障碍,快速抗抑郁效应机制的研究对抑郁症治疗意义重大。睡眠剥夺能够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但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近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
- 王建
- 关键词:睡眠剥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慢性应激氯米帕明
- 文献传递
- 认知功能损害老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对照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损害的老人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4、IL-6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的特点。方法:78名≥60岁老人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分为认知损害组(54人)和认知正常组(对照组24人);使用人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两组血清IL-1β、IFN-γ、IL-4、IL-6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认知损害组血清IL-1β(t=-4. 95,P=0. 000)、IFN-γ(t=-2. 44,P=0. 018)、IL-6(t=-2. 76,P=0. 007)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IL4/IL1β比值(t=3. 99,P=0. 000)及IL4/IFN-γ比值(t=3. 10,P=0. 004)低于对照组; IL-4(t=-1. 04,P=0. 304)及IL4/IL6比值(t=-0. 77,P=0. 44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L-1β、IFN-γ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老人认知功能受损的生物学标记物。
- 邵园吴东辉王建冯飞宋伟东陈宇邹良玉
- 关键词:认知功能损害血清细胞因子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