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远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城市水环境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在分析城市水环境系统及水环境控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水环境控制决策支持系统 ( DSSWEC)的总体结构框架 ,并分析了各子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初步建成了有实用价值的城市水环境控制决策支持系统 .DSSWEC包含信息系统、模型系统及决策分析系统 ,预留应用模型接口供扩展 ,DSSWEC中使用对话框、文本框、菜单、命令按钮建立了面向对象的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
- 朱春龙周明耀王文远
- 关键词: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城市
- 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 1997年
- 从国外城市排水系统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最新进展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国内外的差距,提出一些初步想法:适当的调整政策,并加大投资,以加快发展;引入城市排水管理的新观念,全面规划,提高效益;选择污水截流加处理作为改造现存直排式合流制的主要方案;积极创造条件,修订设计规范;建立我国的城市暴雨径流过程的计算机方法。
- 王文远王超
- 关键词:排水系统城市管理污水截流
- 国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与启示被引量:42
- 1998年
- 国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与启示王文远王超(河海大学)1发展概况第一阶段是创建阶段。十九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先后发展了现代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英国早期的排水工艺只是建造管渠工程,将污废水及雨水直排水体。到1911年德国已建成70个污水厂,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城市...
- 王文远王超
-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
- WASP5水质模型在平原河网区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6年
- 以平原河网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选择了WASP5系统作为平原河网水质模拟的基本工具,针对WASP5系统自带的DYNHYD5水动力模型功能的局限性,以及平原河网水力调控系统复杂的特征,选择了具有产汇流模拟、闸坝控制模拟及河网水流模拟等功能的三级联解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通过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三级联解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与WASP5水质模型的耦合,使之可以应用于平原河网水环境的模拟。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引调水工程中去,模拟引调水工程中不同实施方案下的环境效益,为引调水工程实施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唐迎洲阮晓红王文远
- 关键词:平原河网水环境水动力模型
- 城市雨水入渗及排水系统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通过透水铺盖面的土柱雨水入渗和透水雨水管道模型试验,对渗透式雨水利用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影响雨水入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雨水入渗率和透水雨水管的稳渗量公式.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透水铺盖面及渗透式雨水管道系统,对削减径流、补充地下水源有显著效果.
- 纪桂霞王文远徐向阳
- 关键词:土柱入渗试验
- 感潮河流中污染带模型及其在长江南京段的应用被引量:1
- 1991年
- 以污染带随机扩散模型与感潮河段传输机理相结合,合理地解决了感潮河流中污染带浓度的预测问题。用长江南京段实测资料进行检验,74.6%测点的相对误差,小于30%,精度较好。
- 陈鸣钊王文远王三林
- 关键词:感潮河流污染带长江南京段
- 污染带随机扩散模型的应用——长江污染带预测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探讨了对流扩散基本微分方程与微观微粒群运动、宏观紊流随饥扩散理论的内在联系,给出了半经验、半理论的关系和修正值的论据;将长江污染带随机扩散模型与感潮河段传输机理以及互不相容事件的概率之和等概念结合起来,合理地解决了感潮河流中污染带浓度预测问题.实测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
- 陈鸣钊王文远徐幼云王三林
- 关键词:污染带长江
- 长江南京段Cl^-浓度的计算被引量:1
- 1990年
- 1 问题的提出描述河流中污染物输移规律的二维对流-扩散方程为?式中c——t时刻存有的污染物质的浓度[ML-3];x,y——河流纵向、横向距离[L];u,v——河流顺河向(x向)及横向(y向)流速[LT-1];Ex,Ey——x,y方向上的湍流扩散系数[L2T-1];K——降解系数[T-1];Q——源或汇[ML-3T-1].
- 王文远陈鸣钊余志顽王三林
- 关键词:长江CL^-浓度污染
- 提高基因算法求管网经济管径计算效率的尝试被引量:28
- 2000年
- 在用基因算法求给水管网经济管径的课题中 ,试用管径系列直接编码、引入特定的初始解、采用动态的评价函数、保护最优个体等方法 ,在简化计算机编程 ,提高计算效率方面作了尝试 。
- 王文远
- 关键词:给水管网基因算法经济管理
- 透水雨水管道的雨量入渗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本文通过透水雨水管道模型试验,对渗透式雨水管道雨量入渗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到了判定管道开孔情况的临界面积公式,以及透水雨水管道在不同开孔条件下单位管长的雨水稳定渗透量计算公式。这些公式的建立为渗透式雨水排水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奠定了基础。透水雨水管道的减流实测结果显示,透水雨水管道的减流百分比达到21%~39%。由此可见透水雨水管道对削减管道的流量负荷、补充涵养地下水源和保护自然水文环境效果显著。
- 纪桂霞王文远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