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玉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4篇蛋白
  • 4篇胃肿瘤
  • 4篇肠肿瘤
  • 3篇基因
  • 3篇肠癌
  • 2篇直肠
  • 2篇直肠肿瘤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聚合...
  • 2篇转录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胃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结直肠

机构

  • 13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泰安市肿瘤医...

作者

  • 13篇王明玉
  • 5篇陈廷武
  • 5篇孟凯
  • 3篇毕维民
  • 3篇刘忠民
  • 3篇赵云霞
  • 2篇李毅
  • 1篇崔刚
  • 1篇姜希宏
  • 1篇徐克森
  • 1篇李建修
  • 1篇聂胜男
  • 1篇张其胜
  • 1篇于冰
  • 1篇章佳新
  • 1篇宋志清
  • 1篇李岩
  • 1篇马骏
  • 1篇寿楠海
  • 1篇郭文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Chines...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有效性及机制。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0例,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不同时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流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浓度。结果脾切除加断流术的肝硬化患者16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30分钟、60分钟、1周时,门静脉压力分别下降0.45±0.34 kPa(P<0.05)、0.52±0.32 kPa(P<0.05)、0.43±0.24 kPa(P<0.05),门静脉血流量、最大血流速度较用药前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浆肾素活性从4±2 mg/ml·h 升高到14±6 mg/ml·h(P<0.05),血浆醛固酮浓度从125±5ng/L 下降到45±4ng/L(P<0.05),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快速降低门静脉压,不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长期应用降低门静脉压力效果明显。
张其胜章佳新陈廷武王明玉李建修
关键词:门静脉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肽基二肽酶A
全文增补中
脂质与一氧化氮产生的关系
2008年
宋志清郭文王明玉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作用一氧化氮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情况,其中14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RP表达率。结果36例胃癌组织中29例MRP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0.6%,MRP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无关。FCM检测结果显示,MRP的平均表达率为39.1±13.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1.9±2.5%,P<0.01)和阴性对照(1.9±0.1%,P<0.01)。认为胃癌组织存在较高的原发耐药,MRP测定有助于选择化疗药物。
刘忠民毕维民王明玉陈廷武寿楠海姜希宏徐克森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多药耐药性MRP
乳癌组织中人宫颈癌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宫颈癌癌基因(HCCR)在乳癌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TRIZOL法提取乳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乳癌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RNA,用RT-PCR技术检测HCCR mRNA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乳癌组织中,HCCR mRNA相对表达强度为0.836±0.106,癌旁正常组织中其相对表达强度为0.438±0.132,差异有显著性(t=6.63,P<0.05)。在PBMC中,乳癌病人HCCR mRNA的表达强度为0.206±0.089,而正常人未检测出,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4,P<0.05)。结论HCCR基因可能参与了乳癌的发生与发展,与乳癌的病理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明玉孟凯赵云霞
关键词:乳腺肿瘤宫颈肿瘤癌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肛瘘再手术15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肛瘘患者再手术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复发原因。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肛瘘术后复发患者157例,再行手术治疗,对其复发原因进行总结。结果复发原因如下:内口处理不当占55.41%,瘘管残留占35.03%,异物残留占3.18%,术后创面假性愈合占3.18%,骶前囊肿感染误诊为肛瘘占1.91%,特殊感染占1.27%。157例患者均随访半年,复发率5.10%。结论对于肛瘘患者尤其是高位及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术中正确处理内口,做好创口敞开引流;术后规范换药,是治愈肛瘘不可或缺的三部分。
于冰王明玉
关键词:肛瘘复发手术
人结肠癌组织HCCR-1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宫颈癌HCCR-1基因蛋白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法分析HCCR-1基因蛋白在152例人结肠癌组织、43例癌旁组织及37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CCR-1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在结肠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癌旁组织中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HCCR-1的阳性率为80.9%,高于癌旁组织,P<0.05。HCCR-1在人正常结肠组织中几乎无表达,癌旁组织中弱表达,结肠癌组织中有较强表达;结肠癌Duke分期B~C期中HCCR-1阳性率(87.3%)高于A期中的阳性率(63.6%),P<0.05。结论:HCCR-1在结肠癌组织呈过表达,HCCR-1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指标之一。
王明玉赵云霞孟凯
关键词:结肠肿瘤基因表达
胃肠道间质瘤97例临床分析
2005年
回顾性分析9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间质瘤占66.9%,小肠间质瘤占32.1%。术前诊断率为68.8%。腹痛、腹部包块、便血、肠梗阻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内镜、B超可作为首选检查,钡餐透视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靳常海李岩王明玉
关键词:胃肿瘤肠肿瘤间质瘤
胃癌组织中抑癌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nm23和E-cadherin及肿瘤相关基因CD44s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和44.5%及52.0%。nm23和E-cadherin基因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均<0.05。CD44s阳性表达与肿瘤是否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CD44s表达与nm23表达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nm23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nm23和E-cadherin及CD44s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可预测胃癌转移和侵袭程度。
马骏聂胜男张建波孟凯王明玉
关键词:胃肿瘤抑癌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Detection of occult metastases in lymph nodes from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 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淋巴结的微转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苏木素-伊红(HE)病理切片染色和细胞角蛋白20(CK20)的RT-PCR 法检测了经病理证实的39例大肠癌患者的260枚淋巴结的肿瘤转移情况.10 枚正常淋巴结为阴性对照,HT29结肠癌细胞和5例大肠癌标本为阳性对照.结果 10枚正常淋巴结CK20表达阴性,HT29细胞和大肠癌标本CK20表达阳性.HE 染色查见转移的1 6例患者的29枚淋巴结CK20 mRNA全部阳性,而在组织学未见转移的淋巴结中,有5例患者的28枚呈CK20阳性表达,即存在癌转移,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11.1%和21.9 %,P<0.01).按照HE染色结果,Dukes' A、B、 C和D期的病例数分别为3、20、12和4 例,在20例Dukes' B期患者中,5例有CK20表达阳性的淋巴结.结论 CK20的RT-PCR检测是发现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特异和简便的方法.大肠癌患者淋巴结CK20 mRNA 的检测可用于大肠癌的准确分期和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但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刘忠民毕维民王明玉陈廷武叶欣李毅
关键词:大肠癌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淋巴结角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换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淋巴结的微转换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苏木素-伊红(HE)病理切片染色和细胞角蛋白20(CK20)的 RT-PCR 法检测了经病理证实的39例大肠癌患者的260枚淋巴结的肿瘤转换情况。10枚正常淋巴结...
刘忠民叶欣毕维民王明玉李毅刘君陈廷武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结角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