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杏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性善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组织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思维
  • 1篇人权
  • 1篇人权保障
  • 1篇人权思想
  • 1篇人权外交
  • 1篇人性
  • 1篇人性论
  • 1篇人性善
  • 1篇社会科学理论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国家
  • 1篇世界新秩序
  • 1篇尼克松
  • 1篇尼克松政府
  • 1篇尼克松主义
  • 1篇主权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7篇王杏芳
  • 1篇赵军宝
  • 1篇金正昆
  • 1篇孙伯辉
  • 1篇曾子熠

传媒

  • 2篇国际问题研究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新西部(中旬...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1
  • 1篇198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再认识被引量:13
2002年
王杏芳曾子熠
关键词:国家主权原则世界新秩序
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及美国的战略调整被引量:5
1991年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第37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执政时期所提出的调整美国对外战略的指导原则。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以及《世界现代史》等课程中对尼克松主义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是对于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战略调整这两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粗浅见解。第一,关于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西方学者以及尼克松本人的着法是,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对记者发表的谈话中所提出的“新亚洲政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说:尼克松“就职后前往关岛(1969·7),宣布减少美国驻外部队,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
王杏芳金正昆
关键词:尼克松主义尼克松政府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对外战略美国政府
论梁漱溟以“无私的感情”为基础的“理性”主义伦理观
2017年
本文首先阐释了“理性”范畴的“无私的感情”中“感情”的含义,其次分析与明确了“感情”与“家庭”之间的先后关系,最后解释了“以对方为重”及“互以对方为重”的伦理情谊,体现出个体的“以对方为重”的个人准则以及在社会中的“互以对方为重”的社会准则。梁漱溟在解释中国传统哲学时的伦理观点,是国人应当深思并应当坚持的价值取向。
王杏芳
关键词:伦理观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刍议
1988年
改革的浪潮已经席卷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汹涌澎湃,不可逆转。苏联的现状急需指导改革的系统理论,这种理论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全方面地改变过去僵化的传统的观点,对当前国际国内一系列重大问题重新思考,作出新的明确的回答,必须有重大的理论突破。戈尔巴乔夫的新的政治思维就是这样适时应运而生的。“新的政治思维”
王杏芳宋柱修
关键词:政治思维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历史教训社会科学理论
浅议人权保障与人权外交
2000年
人权与外交有联系 ,但属两个范畴。美国自卡特政府始开展人权外交 ,里根政府进一步发展深化。布什政府加以继承 ,并提出“超越遏制战略” ,并以此处理东西方关系。冷战后人权外交面临严重挑战。
王杏芳
关键词:人权思想人权保障人权外交
全文增补中
试析荻生徂徕的人性论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围绕荻生徂徕的人性思想进行分析,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徂徕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取向,从人的"性者,生之质也"本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气质不可变化",以这两点上来明确徂徕对人性的基本态度。之后再论述人虽然有本性,但又不限于本性,它在后天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这便是第二部分要讨论的"习性"。习性与性善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它与性、德、材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讨论的重点。另外,习性在受到诸种条件的影响时,应当如何去规范它使它合于正当性呢?以这个问题为线索,从而进入到第三部分人性善移而"养性"的话题。最后为本文结论部分。
王杏芳
关键词:荻生徂徕人性习性
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及其制约因素被引量:15
2003年
这些年来非政府组织与新闻、企业一起被称为平民社会的三个主体。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很多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享有咨商地位。他们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与工作,其影响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对联合国有关政策的制订、执行及监督的影响。但是,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它的影响力仍相当有限,往往受制于许多因素。文章探讨了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的影响,并分析了造成非政府组织影响力有限的因素。文章有助于了解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现状。
王杏芳孙伯辉赵军宝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联合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