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细胞
  • 2篇甲状腺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碘营养
  • 1篇碘营养状况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凋亡相关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CY
  • 1篇血症
  • 1篇盐碘

机构

  • 7篇承德市中心医...
  • 3篇承德医学院

作者

  • 7篇王立东
  • 4篇郝凤杰
  • 2篇刘丹
  • 2篇周志安
  • 2篇汪冬梅
  • 1篇周桂荣
  • 1篇苏彬
  • 1篇郭海梅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承德地区盐碘新标准实施后孕早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功能调查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承德地区盐碘新标准实施后孕早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功能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承德地区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当地生活6个月以上孕早期妇女136例开展调查问卷,采集每位孕早期妇女家中食用碘、血样,分析盐碘、尿碘、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2018—2019年孕早期妇女尿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与不同尿磺水平组甲状腺疾病检出率(P>0.05)。结论承德地区盐碘新标准实施后,2019年孕早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已明显改善,但摄入碘营养水平仍有少量不足;且碘摄入异常早期孕妇发生甲状腺疾病率高于碘适宜孕妇。
刘丹汪冬梅郝凤杰王立东
关键词:孕早期妇女碘营养状况甲状腺功能
以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首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全面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视以及对住院疑诊患者合并较为少见菌血症的认知。方法分析1例以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首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例66岁既往体健的老年男性以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为首诊,通过不断追踪病因,完善检查,最终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予以综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病原学指标复查均阴性,病情好转后于上级医院进一步化疗,后期规律随访疗效较好。结论及时发现并确诊及规范治疗是控制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及隐匿的原发病病情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佟晔张昕宇周志安王立东
关键词:非伤寒沙门菌非霍奇金淋巴瘤
基于机器学习对2型糖尿病肾病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4年
目的寻找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KD)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DKD发病风险的最佳机器学习(ML)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以2019年10月—2020年9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52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集(370例)和验证集(158例),训练集依据是否合并DKD分为DKD组(89例)和非DKD组(281例)。单因素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辅助检查,将其中有意义的变量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回归筛选最佳预测因子,将LASSO回归筛选出的最佳预测因子通过Logistc回归(LR)、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朴素贝叶斯(NB)、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8种ML算法,经3重交叉验证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Delong检验、GiViTI校准曲线选择最佳预测模型。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年龄、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甘油三酯(TG)、胱抑素C(Cys-C)、25羟基维生素D[25(OH)D]、单核细胞计数(Mon)是DKD的独立预测因子。8种ML模型中,ANN模型表现最佳。GiViTI校准曲线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P>0.05),决策曲线显示预测模型曲线在0.027~0.612的阈值概率区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DKD发生风险的ANN模型有助于早期识别DKD的高危T2DM患者。
王娴刘霞明陈曼玉赵君王立东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单核细胞神经网络计算机
C型、脑型利钠肽与肝硬化门脉高压
2005年
C型利钠肽(CNP)、脑型利钠肽(BNP)具有强大扩血管、利尿利钠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的血浆CNP、BNP发生改变,并认为其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王云中王立东张国银
关键词:利钠肽肝硬化门脉高压
柚皮苷通过miR-34a下调MET表达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调控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柚皮苷(NRG)对甲状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检测NRG对TPC-1和SW173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RG对TPC-1和SW1736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通过RT-qPCR实验检测甲状腺组织内miR-34a及间质表皮转化因子(MET)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甲状腺癌组织、TPC-1和SW1736细胞内增殖相关蛋白(cyclinD1和c-Myc)、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2、caspase-3和Bax)及炎性介质(CCR6、CXCR4和CXCR7)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TPC-1和SW1736细胞内MET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和p-AKT)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a与MET的靶向关系。结果NRG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TPC-1和SW1736细胞的增殖,并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内cyclinD1和c-Myc mRNA表达。同时,NRG促进TPC-1和SW1736细胞凋亡,剂量依赖性的下调细胞内survivin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ax mRNA的表达。炎性介质CCR6、CXCR4和CXCR7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TPC-1和SW1736细胞内表达上调,NRG处理后细胞内炎性介质CCR6、CXCR4和CXCR7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miR-34a在甲状腺癌组织、TPC-1和SW1736细胞内的表达下调,NRG可有效上调miR-34a在细胞内的表达。MET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TPC-1和SW1736细胞内的表达上调,NRG则可以抑制MET mRNA和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NRG还可抑制TPC-1和SW1736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miR-34a负调控MET在TPC-1和SW1736细胞内的表达。过表达miR-34a后显著抑制TPC-1和SW173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同时,过表达miR-34a还显著转抑制cyclinD1、c-Myc、survivin和Bcl-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内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ax mRNA的表达。此外过表达miR-34a也显著抑制TPC-1和SW1736细胞内炎性介质CCR6、CXCR4和CXCR7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miR-34a在甲
汪冬梅刘丹郝凤杰王立东王兴波
关键词:柚皮苷甲状腺癌凋亡相关蛋白炎性介质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临床效果与AST ALT U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临床效果与AST、ALT、U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的3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采用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采用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AST、ALT、UA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显效78例,有效5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5.33%;B组患者显效80例,有效6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LT、AST、UA各项指标中,B组指标明显优于A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也应注意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卢晓静周志安苏彬郝凤杰王立东周桂荣邢晓芳郭海梅
关键词:苯溴马隆糖皮质激素
血清Hcy、A-FABP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预测中的作用
2016年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水平并分析两种因子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9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5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4例,并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就诊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等),检测并比较三组就诊者的空腹静脉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探讨血清Hcy、A-FABP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TC、LDL-C、Hcy、A-FABP在健康对照组、单纯T2DM组、T2DM合并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三组中依次递升;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中水平依次递减;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PG、TG、TC、LDL-C、Hcy与A-FABP水平呈正相关(r=0.605,0.338,0.479,0.359,0.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cy、A-FABP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A-FABP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FPG、TG、TC、LDL-C、Hcy等存在联系。
何志明郝凤杰王立东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