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耘
- 作品数:42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回顾与展望:三十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被引量:1
- 2010年
- 王耘
-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 论文学技巧的思维模式
- 2006年
- 人们对文学技巧的理解大致循此三种路径:源流论、价值论和辩证论。然而,我们却将从体用论角度来探讨文学技巧问题。思维模式就是文学技巧的本体。据此,本文又将文学技巧的本体描述成四种类型:点状取象、矢量延展、循环往复和错综复杂,分四节对它们进行详细论证。
- 王耘
- 关键词:文学技巧
- 论查斯丁护教哲学中的理性原则
- 2010年
- 查斯丁护教哲学中的理性原则是一种融摄性原则,区别善恶原则和带有预言性的理论概念。
- 王耘
- 关键词:善恶
- 空为果论——佛教美学的构造前提被引量:2
- 2017年
- 空若作为美学概念出现,视空为果,乃其不可或缺之条件。如果把因果理解为一种时间"序列"的话,"果"无疑是此过程的终点。这一"序列"本身蕴涵的是理性的求索,强调终点,则确立了审美的视界。空的历史发展表明,它越来越果位化了,越来越偏重于对心识所转,心意所得这一结果的证明以及描摹,越来越趋近于一种审美范畴。
- 王耘
- 关键词:佛教美学
-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出路选择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着眼于当代中国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研究现状,意在探讨其出路的选择中所隐含的文化取向。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究竟应当如何走出理论困境,构想不一;对如是构想之所以出现的来由分析,是推动其客观发展的前提。本文指出,一方面,在总体趋势上,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出路选择呈现出的是一条从建构到解构的曲折道路,八十年代思想建构的浪潮最终消弭于九十年代文本解构的冲动中。另一方面,在方法论上,开放性的系统观被广泛接受,封闭性的整体理念所潜在的话语权力遭到了抽离和消解。这使得学者们更愿意采用多元与对话的视角和态度思考问题,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激发下,于个人思性层面,以个性的自由与融通走出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研究的理论困境。
- 王耘
- 关键词:古代文论解构开放性
- 中国观音菩萨女性化现象考察
- 2023年
- 古印度教中,观音菩萨是男性形象,传入中国后,逐渐变成女性形象。这种变化表现了汉传佛教鲜明的中国特色。该形象的转变由多方面引起,包括佛教自身演变、佛教中国化、女性社会地位变化、佛教伦理化与世俗化等因素。基于观音菩萨女性化的史实,分析研究观音菩萨女性化的流变、女性化的原因,对于探讨宗教艺术形象学视野下的造像女性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房子兮王耘
- 关键词:佛教观世音菩萨女性化女性地位
- 论周瘦鹃及其散文的吴地情结
- 2009年
- 吴地情结究竟给周瘦鹃及其散文带来了怎样的意义空间?取决于周瘦鹃对自我“身份”的认定。周瘦鹃身上与生俱来的双重“角色”,一个不算“道地”的鸳鸯蝴蝶派作家,一位生于斯长于斯长眠于斯的苏州文人,彼此交叠的同时,同样潜藏着难以通约的矛盾。周瘦鹃现实的人生道路表明,替换是他的选择:从青春梦忆的紫兰宫到“入定”后平静安详的杨柳渡,从间断着偶尔去过上海的哀情巨子到终于回归故里的苏州俊彦,从畅销“海”内外的海派小说家到朴实、快乐并歌唱着的种花人——
- 王耘
- 关键词:周瘦鹃情结散文鸳鸯蝴蝶派
- “深绿”的突围——复杂性生态哲学初探被引量:4
- 2008年
- 借观“深绿”生成的缘起可以知道,“深绿”形成的初衷正在于其对“浅绿”形上体系的否定与超越。如果说“浅绿”是一种对现代性社会以来的科学理性中技术主义原则过度膨胀的解构,那么“深绿”则是一种对“浅绿”所依赖的传统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形上体系的解构。
- 王耘
- 关键词:生态哲学突围技术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
- 论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被引量:1
- 2010年
- 与对宇宙图形的想象紧密关联,中国古人的知觉习惯中,方是最主要的建筑造型。西方建筑中的方围绕中心展开;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方则是一种四方概念的系统化结果。中国古代建筑实际上塑造出的是一个四方聚合的复杂系统,是一种生态美学的选择。
- 王耘
- 关键词:建筑
- “回顾与展望:三十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0年
- "回顾与展望:三十年来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18日至21日在苏州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文艺研究》编辑部、苏州大学文学院主办,常熟理工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协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七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苏州大学文学院刘锋杰教授主持,苏州大学文学院黄镇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中玉教授、钱谷融教授、《文艺研究》副主编陈剑澜、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丁晓原教授先后致辞。
- 王耘
-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