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腾飞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艺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电影
  • 2篇政治
  • 2篇制片
  • 1篇电影工业
  • 1篇电影家协会
  • 1篇电影叙事
  • 1篇电影研究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事件
  • 1篇新媒体语境
  • 1篇虚构
  • 1篇虚拟技术
  • 1篇虚拟影像
  • 1篇叙事
  • 1篇序曲
  • 1篇遗产
  • 1篇影人
  • 1篇影像
  • 1篇战后
  • 1篇中国电影

机构

  • 7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7篇王腾飞
  • 2篇石川

传媒

  • 3篇当代电影
  • 1篇电影艺术
  • 1篇电影新作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李香兰的死亡秘语——论争场域·审判对象·新媒体事件被引量:2
2015年
2014年9月7日,山口淑子(李香兰)逝世,一时间,"李香兰去世"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有意思的是,除去2014年她真正的香消玉殒之外,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两次李香兰"死亡"的公开报道,分别发生在1944年和1945年。李香兰两次"被死亡"以及2014年的去世,均折射出彼时社会的话语生态,即1944年日伪与重庆基于政治需要而展开的宣传对抗,1945年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和道德话语支配的"审奸"运动,以及当下新媒体语境下多元话语对李香兰的再审视。
王腾飞
关键词:审判对象新媒体语境
影史之盲:战后“华影”的接收与处置
2014年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宣部会同地方党政系统着手对"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遗留的各种有形或无形资产进行善后清算、接收。本文将从固定资产、影片审查、人员处置三方面重绘国民党对"华影"的接收图景。
石川王腾飞
关键词:战后抗战胜利后无形资产国民党中宣部清算
上海隆重纪念中国电影皇帝金焰百年诞辰被引量:1
2010年
为纪念中国电影皇帝金焰百年诞辰,2010年9月21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影演员剧团、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金耀影坛焰映银海——纪念电影皇帝金焰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包括瞻仰纪念碑、图片展览、回顾缅怀、影片观摩等。上午,在福寿园举行了金焰纪念碑瞻仰仪式。瞻仰前,在简短的仪式上。
王腾飞
关键词:皇帝
论虚拟技术在电影叙事中的运用
电影自诞生起,天然与技术共存,技术每一次革新,都或多或少促使电影艺术发生改变。自上世纪计算机形技术诞生以来,以计算机形像技术为基础的虚拟技术逐渐产生,其在短时间内改变了电影,不断促使电影艺术,尤其是电影叙事发生翻天覆地的...
王腾飞
关键词:虚拟技术电影叙事虚拟影像虚构
转折与序曲——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及发展被引量:2
2015年
在沦陷时期上海电影史叙述中,相比较于日伪电影机构的完成时态"华影"而言,"中联"因其存在的短暂及过渡性角色,导致对它的研究时常一笔带过,掩盖了其本身的复杂性。同时,"附逆"标签以及意识形态主导的评价体系,掩盖了"中联"在政治与商业纠缠中所营造的娱乐空间。对于身处其中的中国电影人而言,道德感十足的标签也湮没了那份现实困境基础上的无奈甚至痛心疾首。本文意欲重构"中联"的面貌,通过对其成立背景、资本情况、组织机构、人员与创作等四部分的内容描述来呈现"中联"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王腾飞
关键词:政治
政治、商业的交汇与纠缠——“华影”制片、发行、放映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沦陷时期上海最重要的电影机构,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从诞生之日起便始终无法摆脱与日伪国策电影沆瀣一气的负面历史形象。但作为一个有着强烈市场和商业诉求的股份制电影公司,"华影"又无法回避追本逐利的赢利动机。正是政治与商业两者的相互交汇与纠缠共同塑造了"华影"的整体事实。本论文从"华影"的制片、发行、放映角度分析政治与商业对"华影"整个电影制播流程的影响。
王腾飞石川
关键词:放映
争议的遗产—沦陷时期上海电影研究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黑洞。从1941年12月8日至1945年8月15日,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长里,电影逐渐成为日伪统治的“国策”机构,与此相关的所有的话题均处于民族、道德、经济等多重话语的交锋中,因而...
王腾飞
关键词:沦陷电影工业影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