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脓毒
  • 2篇细胞
  • 1篇单胞菌
  • 1篇毒效
  • 1篇性激素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抑素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护理
  • 1篇预后
  • 1篇在职
  • 1篇在职教育
  • 1篇职教
  • 1篇治疗糖尿病
  • 1篇肾病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机构

  • 7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7篇石慧
  • 3篇郑岚
  • 2篇姚晓玲
  • 2篇杨晓双
  • 1篇李宁
  • 1篇张淑秋
  • 1篇乔艳
  • 1篇郭普
  • 1篇金强
  • 1篇郑浩
  • 1篇陈睿

传媒

  • 3篇淮海医药
  • 2篇蚌埠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1995年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代谢素乱的疾病.笔者近6年中护理疾病48例,现特将糖尿病饮食护理总结如下。
李宁石慧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糖尿病饮食护理临床分型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方法:对某3家医院分离的14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培养、鉴定,分析其耐药性和引起医院感染的7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结果:1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ICU病区占32.65%、呼吸病区和老年病科均占12.24%、骨科病区占10.20%;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切口感染,分别占62.59%和19.05%;ICU患者,年龄>60岁老年患者、住院时间>30 d、免疫力低下、肿瘤放化疗、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气管切开和使用呼吸机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4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6.94%、37.41%、37.41%、31.29%和30.6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30.00%。结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与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卞丽娟乔艳郭普石慧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Hcy、CysC和U-mAL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联合检测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值将患者分为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Hcy、CysC和U-mALB的联合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早期DN组患者的血清Hcy、CysC和U-mALB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DN组患者中Hcy、CysC和U-mALB指标单纯阳性检出率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Hcy、CysC和U-mALB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单独检测方法与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cy、CysC和U-mALB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夏欢金强郭晓婕石慧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
Th1/Th2细胞因子谱在不同感染程度病人水平变化及其对脓毒症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1型或2型辅助型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谱对不同感染程度病人的临床应用及其对脓毒症病人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78例脓毒症病人(脓毒症组),64例局部感染病人(普通感染组)以及42例非感染病人(非感染组),收集3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入科后各组病人细胞因子浓度,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其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依据随访结果,将脓毒症病人分成存活组(31例)和死亡组(47例),比较2组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脓毒症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病人28 d生存率进行亚组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病人28 d累积生存情况。结果: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IL-4水平逐渐降低,IL-6、IL-8及IL-10水平逐渐升高;普通感染组和脓毒症组病人IL-5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IL-4与感染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1);IL-6、IL-8、IL-10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随访28 d,脓毒症病人死亡率60.26%。死亡组病人IL-5、IL-6、IL-8、IL-10浓度均大于存活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5和IL-8是脓毒症病人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最佳截断值对IL-5、IL-8进行亚分组,结果提示IL-5、IL-8升高,增加了脓毒症病人28 d死亡的风险。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进一步证实了IL-5≥0.55 pg/mL组病人的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IL-5<0.55 pg/mL组病人(P<0.05);IL-8≥54.61 pg/mL组病人的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IL-8<54.61 pg/mL组病人(P<0.01)。结论:Th1/Th2细胞因子谱与感染严重程度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且IL-5及IL-8对脓毒症病人28 d生存情况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石慧郑岚姚晓玲陈睿杨晓双郭晓婕
关键词:脓毒症T淋巴细胞
感染管理科在院内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1995年
院内感染是一项细微而复杂的工作,牵扯的面很广,与医院的思想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均有密切关系.自1989年以来,我们相继做了如下工作.
石慧张淑秋
关键词:感染管理科流行病学消毒效果在职教育
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测对高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联合性激素检测对高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卵巢储备功能不同的35~39岁高育龄女性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3组:卵巢功能正常组34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组(DOR组)29例及卵巢早衰组(POF组)24例。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指标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血清AMH水平比较,正常组水平最高,POF组最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受试者基础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E2与AMH呈正相关(P<0.01),FSH、LH与AMH呈明显负相关(P<0.001);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高育龄女性血清AMH水平是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可靠的指标,并与FSH、LH、E2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治依据。
石慧郑岚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性激素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联合细胞因子检测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细胞因子检测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感染患者117例,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脓毒血症组40例,重症感染组32例和普通感染组45例(非脓毒血症患者),对比不同患者体重指数BMI、感染部位、基础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和SII、IL-6、IL-8等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评估SII、IL-6和IL-8在脓毒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普通感染组、重症感染组及脓毒血症组SII、IL-6、IL-8水平逐渐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APACHE-II评分、SII、IL-6、IL-8为脓毒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脓毒血症患者BMI、SOFA评分、APACHE-II评分高于非脓毒血症患者(P<0.05)。IL-8是诊断脓毒血症最强的独立危险因子。联合SII、IL-6、IL-83种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更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0.00%、91.20%、0.914),均比SII、IL-6及IL-83项单独检测时高。结论SII、IL-6和IL-8指标可以判定感染的严重程度,且是脓毒血症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3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脓毒血症早期诊断效率,及时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郑岚石慧姚晓玲杨晓双郑浩
关键词:脓毒血症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