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龙 作品数:36 被引量:124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云南中三叠世(安尼期)纯信龙的新材料及其意义 最近在三叠系中发现的一些信龙类的头骨证实三叠纪纯信龙类为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大量繁盛的蛇颈龙类较近的祖先分子。它们是内华达中北部Favret组(晚安尼期)中的Augustasaurus hagdirni Sander,19... 程龙 陈孝红 SANDER P Martin 张保民关键词:三叠纪 文献传递 关岭生物群的起源与环境演化 在系统介绍扬子地区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分布、时代和组合特征基础上,结合海生爬行动物多样性特点及其与海平面变化、火山活动和古地理变化关系的讨论,分析和讨论了关岭生物群的起源与环境演化特点, 指出关岭生物群是古生代末期全球生物... 陈孝红 王传尚 程龙关键词:关岭生物群 环境演化 三叠纪 文献传递 关岭生物群研究的进展 <正>通过近五年来化石发掘,以及与德国马丁路得大学、波恩大学、壳灰岩博物馆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有关的沉积和地层古生物学家在岩石、生物、层序和化学地层以及系统古生物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以及对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中三叠和早侏... 汪啸风 陈孝红 王传尚 程龙 陈辉明 陈立德 徐光洪 孟繁松 曾庆銮 Gerhard H.Bachmann Martin Sander Hans Hagdorn Gilles Cuny文献传递 云南罗平中三叠统一海龙类新材料 被引量:1 2010年 海龙类前肢化石标本(YIGM SPC V 0832-2)采自于云南省罗平县新寨一带中三叠统安尼阶(Pelsonian亚阶)关岭组二段顶部.其不仅为海龙类在罗平生物群中的首次发现,而且为长颈型海龙的最早记录.该海龙类新材料虽然保存不全,但是仍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桡骨远端两侧边缘平行;尺骨远端扩展;11个硬骨化腕骨;第三掌骨近端内侧缘发育横突;指式为2-3-4-4-4(?).虽然上述特征尚不足以建立一海龙类新属种,但是仍然反映了部分海龙类单元在向海洋适应辐射的过程保留有原始爬行类的特征.这些原始特征暗示着部分海龙类可能以营陆生生活为主. 程龙 陈孝红 张保民 汪啸风关键词:海龙目 三叠纪 地层学 贵州关岭创孔海百合新材料的发现 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采自贵州关岭地区三叠系小凹组的2块海百合化石标本的研究,认为该标本与以前发现于该地区相同层位的Traumatocrinus hsui Mu在冠部和茎部结构特征均有较大差异,并据此建立新种Traumatocrinus strumiformis sp.nov.。 王传尚 陈孝红 汪啸风 程龙关键词:三叠系 关岭生物群——世界上罕见的化石库 被引量:17 2003年 以产保存完美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多门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共同繁盛,且夹带有少许古植物化石的关岭生物群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珍稀古生物组合。其化石保存之完美,类型之多样,数量之丰富,堪称世界上少有的晚三叠世“化石库”。在该“化石库”中,海生爬行动物主要有鱼龙类(ichthyosaurs):QianichthyosauruszhouiLi(1999),CymbospondylusasiaticusLietYou(2002),PanjiangsaurusepicharisChenetChenggen.etsp.nov.;海龙类(thalat鄄tosaurs):Anshunsaurushuangguoshuensis(Liu,1999),Xinpusaurussuni(Yinetal.,2000),X.bamaolinensisChengetLiusp.nov.齿龙类(placodonts):SinocymodusxinpuensisLi(2000)以及某些尚待研究的类型。在所储藏的海百合化石中,以重新厘定的许氏创口海百合Traumatocrinushsui(Mu)[?=T.caudes(Dittmar,1866);?=T.guanlingensisYuetal.]为主,新的发现说明,此类海百合营假浮游生活方式,它们通过其网状或铰接状根簇附着在漂浮树干上而广泛分布。共存的化石还有:新近发现和重新厘定的Metapolygnathusnodosus带的牙形石,少量鱼类(Asialepidotussp.nov.),大量软骨鱼类(elas鄄mobranchichthyoliths)鳞片和牙齿化石的新类型,Trachycerasmultituberculatus带的菊石,Halobia-“ 汪啸风 陈孝红 陈立德 徐光洪 王传尚 程龙关键词:关岭生物群 晚三叠世 海生爬行动物 海百合 牙形石 化石 飘泊海百合类在我国三叠系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07年 产于贵州关岭三叠系营浮游生活的漂泊海百合类(roveacrinids)是该类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描述其中2种:Osteocrinus cf.virgatus和Osteocrinus spinosus。Osteocrinus的形态是以萼部为中心、由位于中背骨之上的5块辐板生长出5个一级腕,从5个一级腕的第2个腕骨后再分出10个二级腕,共同构成一个纤巧的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鉴于辐板外侧中上部的韧带凹口与冠部中轴近于平行,腕与冠部的中轴近于垂直联结,表明Osteoc-rinus的形态与Saccocoma tenella(Goldfuss)雷同,其生活方式应与之类似,为口面向上的浮游生活方式。 王传尚 汪啸风 Hans Hagdorn 陈孝红 程龙关键词:三叠系 贵州晚三叠世关岭生物群大型鱼龙化石一新属种 被引量:19 2003年 根据采自贵州关岭上三叠统小凹组下段两个分别具有完整骨架和呈立体保存的头骨标本,命名和描述为一种大型的长体型的鱼龙Panjiangsaurusepicharisgen.etsp.nov.。这类鱼龙以下颌后部缺齿,荐前椎数约69节,前肢边缘的凹口出现在桡骨、接桡骨和远端腕骨上为特征。Panjiangsaurus外鼻孔的骨片组成与中、晚三叠世Shastasaurus和Cymbospondylus的外鼻孔相似,肩带和腰带也具有晚三叠世卡尼期Shonisaurus的肩带和腰带的特点,但其桡骨、接桡骨和远端腕骨均发育有凹槽的前肢,可以与晚三叠世诺利期Macgonwani以及早侏罗世Stenopterygius的前肢相比较,而具有侏罗纪鱼龙的特征。 陈孝红 程龙关键词:关岭生物群 晚三叠世 鱼龙类 旋齿鲨属(Helicoprion Karpinsky 1899)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1 2007年 基于一个呈正、反面保存,完整愈合的齿圈标本,描述了产自湖北荆门子陵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中发现的旋齿鲨属一新种—荆门旋齿鲨(Helicoprion jinmenense sp.nov.).标本具有413圈的椭螺旋形齿圈;齿冠切叶较宽,且从3个半齿圈的开始,宽度大于高度;中部的高度大于切叶的高度;基部较短;外部2个齿圈相邻二齿冠间存在明显的"不被珐瑯质覆盖的间隙";复合齿根高度中等,中央凹槽高度约为同一齿冠高度的1/10;脉管孔位于齿冠中部靠下;海绵状齿骨质层发育.与国外已知的旋齿鲨分子相比,与H.ferrieri和H.bessonowi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H.ferrieri的切叶较短,基部较长、复合齿根较宽.而H.bessonowi除了具有一个相对较宽的复合齿根外,每一个齿圈上齿冠的数目大于40个,多于新种每一个齿圈上齿冠的数目.新种在总体形态、大小和组织学特点上与中国以往所报道的旋齿鲨类化石不同,但由于后者模式标本保存的不完备性,因此,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种不仅是中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完整的旋齿鲨类齿旋化石,而且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旋齿鲨属化石,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和生物地理意义. 陈孝红 程龙 尹开国关键词:二叠系 旋齿鲨 贵州关岭三叠纪海龙类化石一新种 被引量:19 2003年 描述了采自贵州省关岭巴毛林小凹组的海龙类(新铺龙属)化石,并确定其为一新种———Xinpusaurusbamao-linensissp.nov.。头骨和下颌骨受到背腹向挤压,且有少许错位。各骨块形状、接触关系等方面与孙氏新铺龙都极为相似,所以认为其与孙氏新铺龙同为新铺龙属。但又以其特长的吻部(吻长是头长之半)、外鼻孔由鼻骨和上颌骨围成、较短的齿骨(占下颌长度的47.2%)和非常靠后的顶孔等为特点与Xinpusaurussuni相区别。 程龙关键词:晚三叠世 海龙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