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红 作品数:9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的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补液的同时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复查羊水指数(AFI),脐动脉血流阻力(S/D比值),分娩时观测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测量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发生,观察治疗组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AFI较对照组明显增多,S/D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治疗组新生儿体重较对照组重,新生儿Apgar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治疗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疗效确切且安全,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李勤 罗彩红 索冬梅 刘正平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羊水过少 妊娠中晚期 疗效 胎膜早破新生儿咽喉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与亚临床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新生儿咽喉分泌物细菌分布特点及其与亚临床宫内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50例孕足月胎膜早破12h内剖宫产孕妇为实验组,随机抽取150例同期非胎膜早破孕足月因相对头盆不称、胎位不正、疤痕子宫等原因而采取剖宫产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产前均未使用抗生素,对其分娩的新生儿咽喉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细菌阳性率及亚临床感染率。结果 150例实验组新生儿咽喉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8例,150例对照组分离出菌株1例,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以G-为主。实验组亚临床感染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P=0.042。亚临床宫感染者与新生儿咽喉分泌物细菌检出率两者呈正相关,r=0.438,P<0.05。胎粪污染组与羊水清组相比新生儿咽喉分泌物检出水平和亚临床宫内感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与亚临床宫内感染及新生儿咽喉细菌培养高阳性率正相关,为避免胎膜早破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建议对胎膜早破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咽喉细菌培养,根据细菌检出情况对不同患者有针对性选用抗生素。 罗彩红 索冬梅 刘正平 李勤 史燕红 颜胜关键词:胎膜早破 细菌培养 操作带教分级培训管理在产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1 2014年 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产科实习是临床医学实习大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能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为更好的配合院校实习大纲要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教研室做了大量的尝试,并制定了一整套的操作带教分级管理及流程。 罗彩红 索冬梅 刘正平 李勤 艾文关键词:产科学 教学 佛山市23187例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时间规律探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佛山市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出生时间规律,为产科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3年期间产科23187例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出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全部足月顺产新生儿及男婴、女婴在出生时间月份分布和昼夜分布存在集中趋势。全部新生儿的出生时间月份分布高峰期为当年7月4日到次年3月3日,男婴月份高峰期为当年7月5日到次年3月6日,女婴月份高峰期为当年7月3日到次年3月2日;全部新生儿的出生时间昼夜分布高峰期为3时24分到19时45分,男婴昼夜高峰期为3时21分到19时44分,女婴昼夜高峰期为3时27分到19时48分。男婴、女婴出生时间在月份和昼夜高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出生时间存在时间节律,具有出生月份和昼夜高峰期集中特点,应在高峰期合理配置产科资源,以便给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 李勤 黄兴芳 索冬梅 罗彩红关键词:圆形分布法 新生儿 自然分娩 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对妊娘期糖尿病(GDM)发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孕妇1,516例,均在妊娠11〜14周检测血液总25(OH)D含量和血清Ca^(2+)、Mg^(2+)、碱性磷酸酶、孕妇骨密度值等其它实验室指标,在妊娠24〜28周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共有264例孕妇诊断为GDM。根据年龄±3岁并按1:2的比例匹配了528例非GDM孕妇进行研究。应用配对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维生素D缺乏与GDM发生的关系。应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维生素D缺乏及GDM发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25(OH)D<50nmol/L]与GDM发生无相关,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后,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早产发生风险较高,OR值为2.124(95%CI:1.111〜4.060,P=0.023)。未发现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与其他妊娠结局如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和低出生体重儿等有关。结论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早产发生的风险,定期检测维生素水平,指导维生素D缺乏孕妇积极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罗彩红 李志菊 魏方 鲁云涯 江润昌 胡贵方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 妊娠早期 妊娠期糖尿病 早产 妊高症产妇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妊高症产妇的疗效与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143例妊高症产妇,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妊高症产妇,并对抽取的妊高症产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分别为72例与71例,对照组的71例妊高症产妇应用常规法治疗,研究组抽取的72例妊高症产妇则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妊高症产妇患者应用常规疗法与联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与临床特征。结果两组妊高症产妇通过常规治疗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后,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总有效率为95.83%优于对照组的80.28%,研究组产妇血压稳定率为96.63%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血压稳定率为74.15%,且研究组产妇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水肿明显、抽搐等表现的几率为4.66%低于对照组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水肿明显、抽搐等表现的几率为15.5%,研究组对象因妊高症出现的胎儿窘迫、可发性肺水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出现的胎儿窘迫、可发性肺水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高症产妇在治疗中选择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稳定患者的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史燕红 李勤 罗彩红 索东梅 刘正平关键词:妊高症 并发症 双胎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对比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双胎新生儿之间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析双胎中第一胎儿与第二胎儿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产科分娩的双胎妊娠114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第一胎儿与第二胎儿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H、PCO_2、PO_2、阴离子间隙、BE水平。结果第一胎儿的pH值要高于第二胎儿(t=3.01,P=0.003),第一胎儿的PCO_2要低于第二胎儿(t=-2.41,P=0.018)。第一胎儿与第二胎儿之间的pH差值与孕周存在负相关(r=-0.289,P=0.002)。结论双胎分娩时,第二胎儿较第一胎儿易发生潜在的缺氧风险,应根据孕妇及胎儿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分娩时机、分娩方式,缩短分娩间隔时间,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吴丹燕 覃珠玲 蓝夏 劳群秀 罗彩红关键词:双胎妊娠 脐动脉 血气分析 6230例GDM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妊娠和分娩结局观察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了解广东佛山地区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率变化趋势,分析GDM患病的相关因素,探讨GDM与妊娠结局和出生结局及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统计2013至2017年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GDM人数,以及每年住院分娩的孕产妇总人数,计算GDM患病率,并分析其患病趋势。同时收集孕妇妊娠前及本次妊娠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妊娠前疾病、妊娠结局及相关并发症、后代出生结局及相关并发症,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GDM患病的相关因素,以及GDM与妊娠结局和出生结局的关系。结果①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5年期间共50 895名产妇分娩,其中6 230例GDM患者,每年GDM患病率分别为8.5%、8.9%、13.3%、12.4%、15.6%,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47,P<0.001)。②GDM发生相关危险因素中,经过二元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有6项进入回归模型:妊娠前患高血压(OR=2.454),婴儿数(B>1)(OR=1.494)、流产史(OR=1.148)、死胎史(OR=1.682)、高龄(OR=1.135)、试管婴儿妊娠(OR=1.402)。单因素分析中,年龄>35岁孕妇患GDM的风险是年龄≤35岁的3.219倍(95%CI:3.012~3.441)。孕妇患GDM风险随着胎次、产次的增加而升高(χ~2/F值分别157.634、180.456,均P<0.01)。③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中,经过二元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GDM患者与非GDM患者相比,GDM孕妇发生剖宫产和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产后转重症监护的风险分别是非GDM孕妇的1.909、1.851、1.523、2.115、1.777、1.248、2.291倍(均P<0.05)。GDM孕妇后代发生不良出生结局的危险性均高于非GDM孕妇,包括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气促、新生儿低血糖(OR值分别为1.163、1.563、1.374、1.435、4.859,均P<0.05),其中GDM孕妇新生儿低血糖的患病风险最高,是非GDM孕妇的4.859倍,远高于其他不良结局。结 索冬梅 郭绮棱 罗彩红 刘常为 冯锦屏 葛浦锋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不同分娩方式对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胎、生殖道GBS感染产妇共计467例及其所分娩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经阴道分娩组(247例)及剖宫产组(220例)。生殖道GBS感染孕妇在临产后或破膜后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分析分娩方式、胎膜早破、阴道分娩行人工破膜、分娩时长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5)。在胎膜早破孕妇中,不同分娩方式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中,不同破膜方式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组,总产程越长产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和羊水粪染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在围产期孕妇中开展生殖道GBS筛查,对GBS筛查阳性者在临产后或破膜后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经阴道分娩没有增加绒毛膜羊膜炎、羊水粪染、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败血症、肺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经阴道分娩时应积极干预、缩短产程,人工破膜不作为禁忌证。经剖宫产分娩应注意预防产褥感染。 吴丹燕 鲁云涯 史燕红 罗彩红关键词:B族溶血性链球菌 人工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