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超
- 作品数:100 被引量:31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胃恶性肿瘤术前CT诊断价值(附15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胃恶性肿物的CT表现及其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纤维胃镜及活检病理证实15例胃恶性肿瘤作CT薄层及重叠扫描。结果 15例中,胃癌9例,胃恶性溃疡1例,胃底癌4例,胃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7例胃癌及1例胃恶性淋巴瘤无任何肿瘤转移及外侵征象,作了手术切除,术中发现与术前CT检查相符,7例已有肝转移及胃外侵,不宜手术治疗。结论 CT是胃恶性肿瘤手术前评估最有效方法,应作为外科术前常规。
- 任永祥区携乐谢志骏吴荣达罗汉超
- 关键词:胃恶性肿瘤胃恶性淋巴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彝药苦参疱疹酊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苦参疱疹酊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对31例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苦参疱疹酊局部保湿外敷给药并观察疗效。结果用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皮损结痂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外用苦参疱疹酊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止痛迅速、效果显著、病程明显缩短、安全及使用方便等诸多特点。
- 楼有益罗汉超
- 关键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读《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有感
- 2003年
- 对《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作一评价。认为栏目的设计和发表的文章质量均高 ,能充分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性病是该期刊的强项。对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 ,如PCR、慢性前列腺炎和支原体感染等问题 ,均有相应文章及时发表 ,正确导向读者 ,提高认识 ,更新知识。建议对有争议的新疗法加注编者按。
- 罗汉超
-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误诊医疗纠纷
-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艾滋病相关的特异口腔表现被引量:1
- 1989年
-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oral hairy leu-koplakia,OHL)1984年由 Greenspan 首先报道,系指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好发于男性同性恋等艾滋病(AIDS)高危人群的舌侧缘、表面呈毛状的白色斑块性病损。由于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故又称为口腔病毒性白斑(oral viral leukoplakia)。此外,该病的光镜特点与生殖道的扁平疣相似,有作者又称之为口腔扁平湿疣(oralcondyloma planus)。本文就目前对OHL 的认识综述如下。一。
- 陈谦明李秉琦罗汉超
- 关键词:口腔艾滋病
- 斑秃皮损性激素受体的检测被引量:2
- 1995年
- 用荧光素类固醇激素结合法对21例斑秃患者和16例正常人头皮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雄激素受体(AR)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斑秃表皮基层PR高于正常人(P<0.05),汗腺分泌部 AR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皮损毛囊外根鞘 ER、PR显著增多(P<0.01),AR无变化,毛母质细胞出现ER、PR和AR阳性表达,而正常为阴性;斑秃毛乳头ER、PR和AR显著降低(P<0.01);立毛肌和皮脂腺上ER、PR、AR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 兰长贵周光平姚先莹罗汉超
- 关键词:斑秃受体雌激素雄激素
- CT诊断后颅窝软骨瘤1例
- 2003年
- 任永祥区携乐罗汉超
- 关键词:CT
- 102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真菌带菌率调查报告
- 1989年
- 为了解妇女阴道的真菌带菌情况,我们对我院妇产科就诊及健康检查的已婚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共1020例,现报告结果如下: 调查对象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已婚妇女包括各种妇科病患者、孕妇及健康检查者。
- 罗汉超李志玉
-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带菌率带菌情况念珠菌属热带念珠菌
- 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被引量:10
- 1996年
- 脑灰质异位症是一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如缺乏放射学检查,临床容易误诊。现报道11例经MRI证实的患者,均有难治性癫痫,但不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和中枢运动障碍。结果提示,此病与癫痫发作有密切关系,应提高认识,以避免对MRI的发现作出错误判断。
- 孙圣刚孔祥泉童萼塘罗汉超
- 关键词:癫痫脑灰质异位症MRI
- 男性型秃发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综述了男性型秃发的抗雄性激素治疗、生物反应修饰因子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并介绍了这几种治疗的适应证和副作用.
- 李利罗汉超
- 关键词:秃发男性型
- 肝脏Gd-DTPA快速动态增强MRI的临床应用──较小HCC与FNH的动态增强表现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运用梯度回波(GRE)的快速场回波(FFE)技术,对20例肝肿块进行Gd-DTPA动态增强,旨在探明不同肿块的增强规律,提高肝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选取经过其他影像学检查未确诊的20例肝肿块,作常规自旋回波(SE)平扫后作Gd-DTPAFFE序列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信号强度(SIlesion),灶周正常肝脏信号强度(SIlivsr),背景噪声信号强度和标准差(SInoisec±s),计算不同病变不同时相的肝-病灶对比噪声比(C/N),描出不同肿块(本文只评价其中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肿块,包括肝细胞癌10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的时间-病灶C/N曲线。结果:HCC与FNH两者曲线较接近(包括强化峰值和升降坡度),但在增强早期,HCC的C/N值高于FNH,3分钟以后二者强化值均下降,且FNH的C/N值大于0,HCC的C/N值小于0,此差异可持续15~20分钟。结论:不同的肝肿块,动态增强后的时间-C/N曲线不同,对HCC及FNH而言,增强早期(1分钟以内)及3分钟以后曲线差异较大,最有助于鉴别诊断。动态增强MR成像可作为肝脏常规SE序列成像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法。
- 郑金龙罗汉超邱光淮肖学宏刘定西彭振军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NMRGD-DT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