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颖鹏 作品数:8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更多>>
基于感容辅助网络的低谐波输入三相整流器 2011年 为了改善直流侧带电容滤波的三相二极管整流器的输入电流畸变,从拓扑形成规律出发,总结了在传统整流器输入侧增加感容辅助网络的无源校正方法,并依据不同的辅助网络结构,推出了八种低谐波输入三相整流器拓扑。优选了三种整流器拓扑,从电路工作模式、参数设计和变换器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无源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并揭示了该族整流器拓扑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证明了文中分析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有利于推动该族整流器拓扑在实际中的应用。 陈仲 罗颖鹏 陈淼 朱银玉关键词:三相整流器 辅助网络 谐波 功率因数校正 一种采用单功率管桥臂的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航空电网高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三相四线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parallel active power filter,PAPF)。该拓扑的桥臂均为单功率管单二极管结构,替代了传统桥式功率电路中双功率开关管串联的桥臂,从根本上杜绝了其桥臂直通隐患,并且这种结构利于有源滤波器系统效率及其补偿性能的提升。详细分析其工作原理,研究适宜的电流控制策略和直流侧分裂电容均压控制的实现。设计了一台3kVAAPF的系统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并联有源滤波器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陈仲 陈淼 罗颖鹏 石磊 崔连杰关键词: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拓扑优化 控制策略 滞后臂并联辅助网络的新型ZVS全桥变换器 被引量:6 2011年 提出一种新颖的零电压开关(zero-voltage-switching,ZVS)全桥变换器。通过在滞后臂并联无源辅助支路提供软开关辅助电流,该变换器可以在宽负载范围实现滞后管的ZVS。辅助网络结构简单,既不影响变换器的主功率传输,而且无源辅助支路产生的能量可以随着负载的变化而自适应的变化。详细分析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无源辅助支路的作用机理,并对电路关键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成一台1 kW(28 V/35 A)、开关频率为100 kHz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种拓扑的优点。 陈仲 陈淼 罗颖鹏 史良辰关键词:辅助网络 全桥变换器 移相控制 零电压开关 航空有源滤波器关键技术研究 随着飞机“多电化”进程的发展,航空电源系统的系统容量不断增加。机载电子设备、电作动装置的大量应用在提高飞机舒适性和先进性的同时,也使得航空电源系统中的电能质量问题愈发凸现。谐波、无功等电能问题降低了发电设备、用电设备的工... 罗颖鹏直流侧采用C滤波的改进型低谐波输入三相整流器 2009年 针对传统三相不控整流器接容性负载时网侧电流严重畸变,提出了一种直流侧采用C滤波的改进型低谐波输入三相整流器,该整流器由交流侧电感、三相不控整流桥、整流桥上桥臂并联电容以及直流侧滤波电容组成。分析了该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和原有的直流侧采用LC滤波的整流器进行了比较,并针对这两种整流器分别给出了其参数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交流侧辅助电感和电容的办法,可有效改善网侧电流波形;且直流侧采用C滤波的电路结构更加简洁、辅助元件取值较低,因而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提高了该类型整流器的应用潜力。 陈仲 朱银玉 罗颖鹏关键词:整流器 电容滤波器 谐波 功率因数 参数设计 基于交流侧LC滤波的近正弦输入电流三相整流器 被引量:10 2009年 基于交流侧LC滤波的三相整流器尽管由来已久,但对其原理和特性并没有深入、准确地研究,且缺乏有效的设计方法。根据交流侧电容充电完成时刻的不同,将该整流器分为小、中和大负载电流三种工作模式,详细阐述了其在小负载电流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基于拓扑演变论证了该整流器和典型近正弦三相整流器的关联性;此外,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案并探讨了该整流器的工作特性,实现了不同模式下输入电流近正弦且与输入电压同相的目的。最后通过三台小功率(250W)样机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和设计的可行性。 陈仲 朱银玉 罗颖鹏关键词:整流器 无源滤波器 基于PQ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APF控制机理解析 对于并联型APF不同控制策略之间的关联,前人研究证明了其电流控制的等效性,但缺少更深入的机理分析。本文对基于“p-q”理论的常规控制进行了等效和演化,通过数学推导发现:对基于pq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APF常规控制方法可认为... 石磊 陈仲 罗颖鹏关键词:电流控制 无功功率理论 文献传递 并联型APF两种典型控制方式的机制解析 被引量:21 2010年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parallel active power filter,PAPF)存在着常规控制和直流侧电压反馈控制两种典型控制方式,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尚缺乏较深入的研究。该文对基于"p-q"理论的并联型APF常规控制进行等效和演化,通过数学推导发现:常规控制方法可认为是在直流侧电压反馈的基础上加入了负载基波电流前馈;且不同补偿目标下,前馈电流的成分也不同,可能是全部的负载基波电流,也可能是其中的有功分量。此外,在常规控制策略中的前馈作用和反馈作用大小也存在差别。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该研究对于理解和把握并联型APF的控制机制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仲 罗颖鹏 石磊 陈淼关键词: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