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健坤
- 作品数:38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泌尿系统疾病的双能量减影检查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DR)双能量减影(DE)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0例泌尿系统DR图像和能量减影图像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E图像对泌尿系统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DR检查。结论DE图像能去除肠气及肠内容物,对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晰,能提高普通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的诊断能力。
- 翟健坤黄汉强谭键彬
-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泌尿系统
- X线双能量减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 2008年
- 翟健坤黄汉强曹彭钢李克华
- 关键词:双能量减影技术X线肺内结节性病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胸部检查气道病变
- 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影像诊断(附68例分析)
- 2004年
-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影像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资料及影像检查方法和影像表现。结果输尿管异位开口并发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44例,并发发育不全肾畸形24例。IVU检查全部显示了重复肾的直接或间接征象,但对严重发育不全肾及异位开口的输尿管显示率较低。8例CT检查均显示了重复肾或发育不全肾及其引流的输尿管。结论IVU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多数病例能够作出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定性和定位诊断,少数病例需要辅以CT检查方可明确诊断。
- 翟健坤刘立炜
- 关键词:小儿输尿管异位影像诊断放射摄影术影像检查
-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1月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行单纯臭氧髓核消融术;B组50例,行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1 d、治疗后3、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3 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1 d明显降低(P<0.01或P<0.05),B治疗后3 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 d,3、6个月总有效率为86%、80%、74%;B组治疗后3 d,3、6个月分别为98%、88%、84%,B组治疗后3 d,3、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
- 胡文军曹彭钢翟健坤黄奕梅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臭氧神经根阻滞介入
-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前介入栓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介入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及栓塞,5例直接手术切除。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的颌内或(和)咽升动脉,栓塞物为明胶海绵。结果:栓塞后10例(占83%)肿瘤血管血供完全消失,8例栓塞后瘤体缩小约2/5,栓塞后48~72h手术最理想。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介入动脉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翟健坤曹彭钢胡文军黄奕梅邵培坚
- 关键词:鼻咽肿瘤栓塞治疗性血管造影
- 先天性早发性型骨梅毒4例报告
- 2004年
- 翟健坤
- 关键词:小儿X线表现
- 介入栓塞在急诊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2009年
- 目的评价急诊外伤性脾破裂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插管,将导管送至脾动脉主干及下一级分支动脉,经导管将明海绵条,明胶海绵颗粒或钢圈。推注入脾动脉栓塞。结果急诊外伤性脾破裂21例行介入治疗者均能达到止血目的,成功保留脾脏,平均住院时间为4.5d.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急诊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保留了脾脏,维护了机体的免疫机制。
- 胡文军翟健坤
- 关键词:介入性栓塞治疗
- 小儿肠套叠气压整复的临床应用分析
- 2005年
- 目的:通过对85例小儿肠套叠气压整复的临床观察,分析肠套叠的坏死征象,从而提高肠套叠诊断准确性和整复率,减少灌肠并发症。材料和方法:近三年来,用气钡灌肠机确诊小儿肠套叠共85例,分析小儿肠套叠气压整复的体会和成功率。结果:85例确诊小儿肠套叠,除7例伴肠坏死,2例严重淤血水肿未能整复外,其余76例(90%)全部整复,无出现灌肠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要注意抓住肠坏死特有X线征象,避免或减少灌肠并发症为重点。采用简便安全的整复术,可提高整复率,有极好临床应用疗效。
- 翟健坤
-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气压X线征象肠坏死整复术
- 注射用丹参(冻干)介入再通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结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9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入研究,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DSA下行经改进输卵管造影、再通和灌注术。药物组注入丹参粉针、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的输卵管开放率、宫内妊娠率及宫外孕发生率。结果术后12个月,药物组输卵管总通畅率为94.39%,对照组为85.87%;术后24个月,药物组宫内妊娠率50.00%,对照组35.71%,药物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外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粉针结合改进的输卵管再通术对提高宫内妊娠率有一定积极作用。
- 翟健坤胡文军黄奕梅周伟生
-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介入再通灌注丹参
- 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的X线造影和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RMS的临床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和/或膀胱造影检查,其中4例行CT扫描。结果:造影显示膀胱内葡萄簇状充盈缺损8例,膀胱三角区大的分叶状充盈缺损影2例,6例膀胱壁毛糙。4例CT检查均显示膀胱腔内典型葡萄簇状低于腹壁肌肉密度软组织肿块,局部膀胱壁增厚,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结论:膀胱RMS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患儿年龄及临床特征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 翟健坤梁欢庆张绍伟麦卫国
- 关键词:膀胱横纹肌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