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慧军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CR检测石蜡切片中HBV DNA
- 1996年
- 目前,PCR检测乙肝病毒DNA多为血清标本,而对肝组织尤其是石蜡包埋组织方面应用报道甚少。我们尝试把此项技术用于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HBV DNA,并与血清检测进行了对照研究。
- 张亚琳崔广林李振峰职慧军
- 关键词:肝肿瘤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 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肝癌、癌旁组织中HBV DNA及与血清学标记之间关系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应用先进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27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癌及癌旁双份组织中的乙肝病毒DNA(HBV DNA),并探讨了与血清学标记物(HBV-M)之间的关系.检测结果表明:癌组织中HBV DNA检出率较癌旁组织中检出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合并HBeAg阳性者检出HBV DNA最高,癌旁组织中慢活肝中HBVDNA检出率最高.
- 崔广林李振峰崔新科职慧军刘益清
- 关键词:乙肝病毒
- 中国部分地区丁型肝炎的流行特点及特异性诊断试剂的制备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研究采用免疫学方法对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102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抗-HD阳性率为1.7%。首次在我国新疆、内蒙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发现 HDV 感染,并对其与 HBsAg 亚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阐明了我国丁型肝炎的一些流行特征。采用 HDV 感染携带 WHV 的东方土拨鼠,建立了HDV 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利用土拨鼠肝脏提取纯化 HDAg,制备了检测抗-HD 的诊断试剂盒。该试剂与爱尔兰 Noctech 公司同类试剂相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均相一致。重复性好,操作方便.诊断快速。可解决国内丁肝试剂短缺的问题。
- 金志宏买凯杨小昂张亚冰职慧军汲振余陈洪涛熊诗松
- 关键词:丁型肝炎动物模型诊断试剂
- 抗-HBe阳性患者乙肝病毒前核心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 1995年
-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9例抗-HBe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中扩增了含PreC和C基因的DNA片段,并分别与载体pUC18相连接,成功地克隆入大肠杆菌中,为后续的DNA测序及分析PreC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并建立了快速、简便的PCR直接筛选和鉴定阳性克隆的方法。
- 职慧军蒋菊赵世桢熊诗松
-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乙型肝炎病毒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sAg(-)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BV DNA
- 1993年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53例HBsAg(-)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结果为:53例患者中38例阳性,占71.70%;其中慢性肝炎15例,阳性率83.33%(15/18);肝炎后肝硬化7例,阳性率58.33%(7/12);原发性肝癌16例,阳性率69.57%(16/23)。结果提示在HBsAg(-)慢性肝病中,仍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
- 崔广林崔新科元阿萍李振峰职慧军刘益清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
- 青海喜马拉雅旱獭感染矛形双腔吸虫的观察被引量:2
- 1992年
- 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在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等省区。多寄生于牛羊,也可见于猪、驴、犬等,但旱獭感染矛形双腔吸虫尚未见报告。本研究首次在青海喜马拉雅旱獭肝脏胆管中发现矛形双腔吸虫,并对其所致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 喜马拉雅旱獭分布于青藏高原,为草食性动物。由于它与东方土拨鼠属同一属系动物,生活习性相似,并在旱獭肝脏和血清中发现病毒样颗粒,曾试图将其作为乙型肝炎实验动物。在对300只旱獭剖腹探查中,
- 金志宏杨小昂职慧军汲振余陈洪涛晋雪香
- 关键词:矛形双腔吸虫喜马拉雅旱獭病毒样颗粒病理学变化
- HDV重组抗原的测定及与其它抗原的比较
- 2002年
- [目的]为了研究重组HDV抗原的性质及与其它HDV抗原的差别。[方法]本文用ELISA方法对重组HDAg进行了测定,并与肝脏提取的HDAg及美国HDAg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重组HDAg能与抗-HD特异性结合,中和抑制试验平均抑制率为86%,该抗原在37℃放置1~7d稳定性良好。[结论]三种抗原对抗-HD阳性血清和HBsAg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一致,表明基因重组 HDAg可以替代诊断试剂中的其他HDV抗原。
- 杨小昂高峰方华职慧军金志宏
-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重组抗原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及肝脏中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的研究
- 1993年
- 本文报道了简便快速检测血清及肝脏中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单浆献血员61例,其中抗-HCV阳性30例,检出血清HCV RNA阳性者17例;抗-HCV阴性31例,检出血清HCV RNA阳性者9例。检测6例血清HCV RNA阴性、抗-HCV阳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标本,发现4例HCV RNA阳性。说明本文所建立的PCR方法是诊断HCV感染的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一种新方法。检测肝组织内的HCV RNA可提高HCV RNA的检出率。本文还对标本的处理及如何避免假阳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职慧军金志宏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 河南省部分地区1140名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被引量:6
- 1993年
- 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对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筛选,可减少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1989年,美国 Choo 等应用基因克隆技术,获得了一株表达 HCV 抗原的克隆。此后,应用 RIA 和 EIA 检测抗 -HCV 的方法相继建立。近年又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HCVRNA,使丙型肝炎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 职慧军张亚冰杨小昂葛乐芳赵爱香王恩久王妙玲陈洪涛金志宏
- 关键词:输血血浆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