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N-苄基-3(S)-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S)-[4(S)-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4-基]-2-氧吖丁啶的合成被引量:1
- 1999年
- 以L-抗坏血酸(1)为原料, 经3 步反应制得(S)-缩异丙氧叉甘油醛(4). 该手性醛与苄胺缩合制得相应的手性亚胺(5). 甘氨酸经保护后制成酰氯, 在有机碱作用下首先生成不稳定的烯酮(8), 继与手性亚胺5 迅速进行[2+ 2]环加成反应, 合成标题化合物N-苄基-3(S)-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S)-[4(S)-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4-基]-2-氧吖丁啶. 由于环加成的面向立体选择性容易控制,
- 李恒光吴彤谢如刚胡键王建伟胡晓斌
- 关键词:Β-内酰胺环加成内酰胺
- 藿香正气全浸膏剂薄层色谱分析法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藿香正气全浸膏剂是由13味中药组成的新剂型。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全浸膏剂中的甘草与陈皮,厚朴与生姜的同时定性鉴别方法,并用该法对不同批号和加速试验样品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可靠,可作为本品中上述药材的良好鉴别方法。
- 黄静万新胡晓斌马鹏
- 关键词:藿香正气薄层色谱法中成药药品检定
- 西藏产茅膏菜黄酮类成分的研究(Ⅰ)被引量:6
- 1994年
- 胡晓斌杨培全刘卫建嗄玛曲培
- 关键词:茅膏菜黄酮
- (R)-丙叉甘油醛对映选择性合成取代的β-内酰胺(英文)
- 1999年
- 由(R)-丙叉甘油醛得到的手性亚胺1能与烯酮2 在温和条件下迅速反应。而由混合酸酐或双烯酮代替酰氯,中间体也可能是烯酮或烯醇5。[2+ 2]环加成在手性亚胺和烯酮2或烯醇5之间进行,前者主要生成顺式结构的β-内酰胺,后者为3-乙酰基反式异构体,且均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和较高的化学收率。
- 李恒光胡键谢如刚吴彤王建伟雷叶明胡晓斌
- 关键词:Β-内酰胺手性药物
- 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 1992年
- 本文对玉屏风散近年来的有关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 杨培全胡晓斌
- 关键词:玉屏风散药理学
- 西藏产茅膏菜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2年
- 继从西藏产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lunata)中分离得到一个新茚满酮化合物,又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经UV,IR,~1H-NMR,^(13)C-NMR,MS 及理化方法等确定了其结构。其中3个为酚(酉安)类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Ⅸ),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Ⅹ),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Ⅺ)。另1个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Ⅻ)。
- 刘卫建胡晓斌杨培全
- 关键词:茅膏菜
- 茅膏菜中的一种新茚满酮成分被引量:4
- 1991年
- 茅膏菜系茅膏菜科(Droseraceae)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lata Smith Lunata(Buch-Ham.)C. B. Clarke)以全草人药。民间常用于祛风除湿,治疗跌打损伤及结核病。又为一常用藏药,在西藏地区民间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瘰疠等症,又作为滋补药。文献报道含有萘醌成分。 样品采于西藏。全草干燥细粉重5.5kg,用乙醇提取,粗提物的乙醚溶解部分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得到一种新的茚满酮,命名为:泊尔酮A(peltatone A)(Ⅰ)50 mg;0.00091%。 根据元素分析和质谱数据,相应分子式为C10H8O5,Ω=7,IR提示含有苯环、羟基及羰基,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蓝色。1H NMR提示存在2个芳氢(δ7.38,s),1个甲基(δ1.70,s),乙酰化物1H NMR提示Ⅰ含有2个酚羟基,1个醇羟基。IR说明有β—双酮结构(VmaxKBr cm-1:1730,1693),13C NMR及DEPT谱也说明分广内存在对称结构,确定Ⅰ的结构为2—甲基,2,4,7—三羟基—1,3—茚二酮。
- 胡晓斌杨培全刘卫建
- 关键词:茅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