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压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内皮
  • 2篇高血压
  • 1篇丹红
  • 1篇丹红注射液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6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6篇胡静涛
  • 1篇穆晓燕
  • 1篇张小丽
  • 1篇朱红丽
  • 1篇李艳茹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RAG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9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及48例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CHD者分为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组(185例)、重度狭窄组(212例)。采用PCR-RFLP检测-429T/C、1704G/T、G82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对照组受试者、冠脉狭窄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RAGE基因内含子区G82S多态性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75.0%GG,22.92%GS,2.08%SS),(62.7%GG,36.22%GS,1.08%SS),(52.83%GG,36.79%GS,10.38%SS),且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RAGE基因G82S多态性的S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中度狭窄组(P<0.05)。另外,对照组受试者G-Gly-T单倍体分布频率高于其他两组CHD患者,而重度冠脉狭窄组患者G-Ser-T单倍体分布频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单倍体G-Ser-T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携带RAGE基因G82S多态性的单倍体型是冠状动脉发生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胡静涛李艳茹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冠状动脉狭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等位基因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017年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s CD40L治疗前后降低程度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效果显著,改善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安全,是一种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的药物。
胡静涛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AHD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0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CAHD的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H)
胡静涛张小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76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4粒,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内皮素(endothelin,ET)-1、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FPB、P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ET-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NO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的逆转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高血压的进展。
胡静涛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通心络胶囊内皮功能氧化应激
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13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hs-CRP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P<0.05),尤其观察组TC、TG、LDL-C、hs-CRP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调脂效果明显,能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少。
朱红丽穆晓燕胡静涛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糖尿病高脂血症血脂C反应蛋白
盐酸咪达普利联合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盐酸咪达普利联合丹红注射液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咪达普利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咪达普利+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证候积分、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治疗前后血清因子(APN、NO、ET-1、MMP-9)水平。结果研究组达标率(90.70%)较对照组(69.77%)高;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DBP及SBP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PN、NO水平较对照组高,ET-1、MMP-9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6.28%、9.3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采用丹红注射液及盐酸咪达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改善血清APN、NO、ET-1、MMP-9水平及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
胡静涛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高血压血清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