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芦进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系统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微粒群
  • 2篇优化算法
  • 2篇生产管理
  • 2篇群集
  • 2篇群集智能
  • 2篇微粒群优化
  • 2篇微粒群优化算...
  • 2篇粒群优化
  • 1篇蛋白质折叠
  • 1篇蚁群
  • 1篇群算法
  • 1篇微粒群算法
  • 1篇看板
  • 1篇工程项目
  • 1篇多种群
  • 1篇多状态
  • 1篇仿真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移动通信...

作者

  • 5篇芦进
  • 3篇肖人彬
  • 2篇李婷婷
  • 1篇张晓龙
  • 1篇陶振武
  • 1篇易文明

传媒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第六届中国管...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面向拉式生产系统的多状态蚁群劳动分工模型及其仿真
看板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拉式生产系统。本文针对拉式生产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多状态蚁群劳动分工模型。通过对系统的运行特点与蚁群劳动分工模型的对比,将系统中的执行Agent定义为人工蚂蚁,根据拉式生产环境的多品种小批量的...
肖人彬芦进
关键词:生产管理
文献传递
面向拉式生产系统的蚁群劳动分工建模及仿真被引量:6
2010年
分析了拉式生产系统中的看板控制策略所存在的局限性,论述了看板控制策略与群集智能中的固定阈值蚁群劳动分工模型之间的相似性,提出将后者引入看板控制策略,以弥补看板控制策略缺乏全局优化能力的不足,实现平衡生产。据此对基本的固定阈值蚁群劳动分工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多状态蚁群劳动分工模型。通过一个多状态蚁群劳动分工模型执行过程的示例,给出了其算法实现步骤,进而选取一个典型的生产加工实例,采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肖人彬易文明陶振武芦进
关键词:生产管理群集智能
群集智能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
目前,由于实际的工程问题具有复杂性、约束性、非线性和建模困难等特点,寻找适用于领域实践需求的新兴智能计算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在没有集中控制且不提供全局模型的前提下,群集智能为寻找复杂的分布式问题提供了一...
芦进
关键词:工程项目群集智能微粒群优化算法
文献传递
面向工程约束优化的自适应分工微粒群算法
2007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结构,通过建立"局部环境因数"模型,利用集中式处理模式,动态分配全局勘探和局部开采子种群比例,有效地实现分工目的,平衡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将其应用到两个不同类型的实际工程约束优化问题中进行验证,并与其他文献的改进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其他改进算法在计算精度、效率、鲁棒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芦进肖人彬李婷婷
关键词:微粒群算法
基于Toy模型蛋白质折叠预测的多种群微粒群优化算法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基于Toy模型的蛋白质折叠结构预测问题是一个典型的NP问题。提出了多种群微粒群优化算法用于计算蛋白质能量最小值。该算法采用了一种新的算法结构,在该结构中,每一代的种群被分为精英子种群、开采子种群和勘探子种群三部分,通过改善种群的局部开采能力和全局勘探能力来提高算法的性能。分别采用Fibonacci蛋白质测试序列和真实蛋白质序列进行了折叠结构预测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更精确地进行蛋白质折叠结构预测,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张晓龙李婷婷芦进
关键词:蛋白质折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