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秀夫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重组大肠杆菌分批-补料培养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过程控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优化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的调控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比生长速率、3种控氧方式以及诱导强度对细胞和类人胶原蛋白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结果比生长速率显著影响类人胶原蛋白的产量,且最适比生长速率为0.15~0.20h-1;在提高罐压的条件下,细胞和类人胶原蛋白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控氧方式,充入富氧空气的细胞和类人胶原蛋白的浓度均最低;诱导强度对细胞生长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非常大,当细胞浓度达47±2g/L(DCW)时,开始升温至42℃进行诱导,最佳条件为42℃保温2~3h,然后降温至39℃继续培养5~6h。结论通过优化重组大肠杆菌分批补料培养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工艺,使得细胞和类人胶原蛋白浓度分别达68.94g/L(DCW)和13.02g/L。
- 骆艳娥范代娣花秀夫张兮王小刚
- 关键词:类人胶原蛋白重组大肠杆菌比生长速率
-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动力学研究
- 本文研究了重组类人胶原蛋白基因工程菌在分批补料发酵个阶段的底物消耗,细胞生长和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并根据动力学模型进行高密度发酵优化研究。
利用动力学参数常规方法,MATLAB最小二乘法(lsqnonlin)和四...
- 花秀夫
- 关键词:类人胶原蛋白高密度发酵动力学模型
- 文献传递
- 重组类人胶原蛋白工程菌补料发酵过程建模
- 2006年
- 对产类人胶原蛋白的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批式和分批-补料培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发酵过程的基质浓度、菌体量和产物浓度,建立了一组反映发酵的动力学模型,并考虑了非工程菌存在的影响,分析了细胞生长、底物消耗、基因工程产物生成的过程, 结果显示该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发酵过程。
- 米钰花秀夫范代娣张兮
- 关键词:动力学发酵胶原蛋白
- 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补氮策略优化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优化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的调控工艺。利用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考察了连续流加和分阶段式两种不同补氮策略对细胞生长和类人胶原蛋白产量的影响。不同补氮方式显著影响类人胶原蛋白的产量。分阶段式补氮方式优于连续流加补氮方式,有利于细胞生长和类人胶原蛋白的表达,最终细胞浓度为76.01 g.L-1(DCW),类人胶原蛋白浓度为16.75 g.L-1,蛋白表达量为22.1%。
- 张兮范代娣花秀夫骆艳娥马晓轩
- 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类人胶原蛋白分批补料培养